第133章土地沙化
孤城寂2020-07-07 15:472,171

  曹默呵呵一笑,“我在每个站点上都安排了小吏,不仅要分发干饼,还要宣传回乡抗灾自救,老百姓总是舍不得自己的家园的,只要能帮他们找到水源,他们也不愿意四处流浪。”

  “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

  萧玉珪点点头,虽然曹默安排的很好,可他并不觉得这是曹默的主意,他觉得这是萧逸想出来的法子,却偏不早点告诉自己,让自己着急,太不孝顺了。

  萧玉珪现在怎么看曹默怎么不顺眼,就感觉他抢走了自己的孝顺儿子,现在儿子只跟媳妇一心,不跟自己一条心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萧玉珪还真不敢对曹默做什么,因为曹默手上有压缩干饼,这些干饼能让灾民们立刻吃饱肚子。

  ……

  午后,第一批灾民走过来了,他们是西面旱情最严重的那个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条件好一点的坐着牛车,车上坐着老人和孩子。

  拉车的老牛瘦的皮包骨头。

  肖成带着五个人混在这群灾民队伍里,他早前收到了曹默的信,要打听灾民的具体情况,于是边走边擦着汗水跟牛车上的老村长说话。

  “肖兄弟,你说的安置点在哪儿呢?怎么还没见到?”

  肖成手搭凉棚四面望了望,指着远处的一个标记激动道,“快到了,您看,这是路标呢,这上面写着灾民安置点,呵呵,我就说,我家世子夫人办事那是说到做到的,绝对不会糊弄人。”

  老村长看着那几个字别的不认识,“民”字和“安”字,他是认识的,于是大声吆喝道,“大家加把劲儿啊,朝廷在前面设了安置点儿了,靖安侯世子夫人亲自发放赈灾粮米,咱们去了就有吃的了!”

  老村长这一吆喝,那饿急了人就等不得了,害怕晚了,粮米都放完了,都想抢到前头去,这样一来,身体好的速度就更快了,身体差的落的就更远了。

  路标距离安置点有十里远,最前头的一批不过二百来人,一边检查身体做登记,一边发压缩干饼。

  拿到压缩干饼的人,稍有些失望,只半个巴掌大的饼,能管饱吗?

  饥肠辘辘的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到压缩干饼就往嘴里塞,一咂嗼,味道不错,还有肉味儿,好吃!

  几口下去,一块干饼下了肚,这肚子居然没那么难受了,就是有些发渴,再灌上几碗水,这肚子立刻胀了起来。

  这压缩干饼还真能管饱!

  很快,跟着牛车一起过来的肖成到了安置点了,他扶着老村长去见曹默。

  曹默正在帐篷里指挥人们搬装压缩干饼的箱子,见到肖成扶着个老人,立刻走了过来,“辛苦你了,这位是?”

  肖成认真的回答道,“他是我在路上遇到的灾民,他们那里旱的太厉害了,地里的农作物全都干死了,连人都没水喝,这一路上,原本有五千多人来的,可是能到这里,估计最多也只有四千出头了。”

  老村长抹着眼泪,“世子夫人慈悲,不是我们不肯回去原籍,那里都被黄沙掩盖了,回去是死路一条啊!”

  曹默很是为难,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不回去,那别人就更不愿意回去了,大家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所以一味的想要去别的地方。

  “你说的情况我明白了,我会帮你们想办法,只是你们有什么打算吗?”曹默皱着眉头问。

  “我们打算去京城附近佃些田地来种,那里至少不会渴死。”

  老村长住的村子,很可能是荒漠化了,这样沙子会把好地吞噬,人们的居住环境就会越来越差,这样的情况除了搬迁再没有别的办法解决。

  “可是你们这样子根本就到不了京城,更何况去了京城也不会有人佃地让你们租种。”曹默很难过的说。

  “为什么?我们也是大兴的子民啊,皇上怎么能不管我们呢?”老村长急了。

  曹默说道,“离乡百里需要朝廷开具的路引方能入城进镇,你们没有路引自然是去不了京城的。”

  老村长顿时蹲在地上大声哭起来。

  “你先别着急,大家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曹默看着几十岁的老人,在自己面前哭的像个孩子,自己的心也软了。

  “如今之计只能异地安置了,我先写封信呈上去,看看上面怎么说,再做决定吧,你们先去下一个收容站,等有了消息,我立刻派人去通知你们。”曹默把老村长扶了起来,“您先把粮米领回去。”

  曹默让肖成把老村长领走之后,外面又来了一批灾民,小吏们辛苦的忙着安置,有想要多领物资闹事的,被推了出来打板子示众。

  吃饱喝足的人们,按事先的安排,绕过平林镇往回走,边走边质疑怎么转回去了。

  路上的小吏解释道,“朝廷已经安排工部的人下来打井了,大家回到乡里就不会缺水了。”

  可是路上的人们不相信,有带头的人想抢夺安置点的干饼,被萧玉珪召来的定州老兵给镇压下去了。

  一时间灾民进京的情况稳定了下来。

  ……

  萧玉珪住在平林镇上的官驿里,虽然他这一路是坐车来的,可还是吃了一嘴的沙子。

  萧玉珪洗漱完毕,正要吃饭的时候,一个亲随送了封信来,他打开一看,是曹默写的一封请愿信,信中说西部土地沙化,是灾民增加的重要原因,希望朝廷能处理一下西部沙化的问题,这批重灾区的灾民,无法回去原籍了,只能异地安置重新落户。

  萧玉珪是跟老侯爷出过兵的,曹默这封信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所在,他皱着眉头,说,“治理沙化土地?说的容易,要真能治理,每年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流民了。”

  “转移安置”萧玉珪是同意的,反正西部地广人稀,只要找个能活人的地方,让这些想进京城的人们老老实实的呆着就好。

  可萧玉珪看着曹默信上写的,用几十年的时间来治理“沙化土地”,当时就拉下脸来。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谁能说的准治的好治不好呢?

继续阅读:第134章 守株待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贤妻不能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