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泰完成地志的消息便传遍了长安城,虽然广大百姓不知道了李泰编写地志的价值。
但是这个消息在长安的文士之中却已经炸开了的锅,毕竟此书是由不少长安的文士参与其中。
在他们的眼中,这书就相当于他们的作品,虽然最后他们连名字都没有方法署上。
这不妨碍他们为李泰的地志造势,在赵子云眼中这种自来水行为应该就是长安文士眼中的文脉大兴之象。
赵子云如今也对李泰编写的地志来了兴趣,之前自己献上《大唐坤舆图》应该是刺激了李泰的神经,促使李泰也想要在这方面所有作为讨好李世民。
不过相比于冗长的书本,赵子云认为还是自己坤舆图更为好用,最少自己的坤舆图只需较低的文化水平便可教授理解。
这冗长的书本若非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根本难以理解其中的词句。
而且自己的坤舆图注重军用,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见解各地的地形和气候、习俗只占很少一部分。
而相比之下李泰编撰的地志则是注重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记录,主要以人文地理为主。
想到此处赵子云不禁笑了出来,这便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能证明谁更好。
若是自己坤舆图能够李泰的地志相辅相成,日后对大唐治理疆域有着莫大的裨益。
李泰也在经过文士的一番造势后,成功将地志的热度抄起,引起了朝臣的注意。
就在李泰编撰的地志热度在长安城居高不下时,大唐的司空长孙无忌悄然来到了赵子云的神威王府。
赵子云对长孙无忌的到来有些意外,毕竟自己除非李世民召见,很少主动参与朝政之中。
平日之中更多地是在经营自己的产业和训练军队捍卫大唐的繁华。
长孙无忌的到来让赵子云觉察出一丝诡异的气息,似乎是暴雨来临前大地上涌的潮气。
赵子云将长孙无忌请入客厅,笑着让仆从上茶。
“司空忙于政务,这么有时间来看我这个不问朝政的闲散之人?”
听到赵子云的话,长孙无忌当即大笑着说道:“子云可是我大唐的倚天国柱,怎么会是闲散之人呢?”
赵子云见长孙无忌以长辈自居称呼自己,拱手笑着说道:“司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长孙无忌闻言吸了一口气,似乎要平复自己的心绪。
“子云可听闻青雀编撰的地志几近完成?”
“魏王的地志,子云倒是听说了一些,乃是记录我大唐十道和三都护的风土人情”
赵子云看着面前的长孙无忌,知道他这是在抛砖引玉,如今这砖抛出来,会引出什么样的璞玉,这让赵子云有些好奇。
长孙无忌轻笑着说道:“没想到子云也对此事有兴趣?”
“子云乃是大唐武勋,自然是想着将此书用于军务,正好可以配合我《大唐坤舆图》。”
听到赵子云耿直的回答,长孙无忌愣了一下,继续说道:“如今青雀文名满天下……”
赵子云听到此处便知道长孙无忌今日前来的目的,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也暗中参与到易储之中。
“司空,此事我等贵胄似乎不适合参与吧!”
长孙无忌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高明体弱多病,若是……最后皇位若是旁落,只怕我等外戚都要受到牵连!”
听到长孙无忌此言,赵子云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担忧,如今自己和长孙无忌都算是长孙皇后一系的外戚。
长孙无忌担忧一旦皇位落入不是长孙皇后嫡子的皇子手中,难免会遭到新君的清算。
对于长孙无忌的担忧,赵子云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毕竟历史上的长孙无忌虽然扶持的亲外甥李治上位,却也成为了李治树立权威的开刀对象。
长孙无忌终究是逃过了初一没有逃过十五。
不过此时的长孙无忌显然还是在担忧其他皇子登基清算自己。
“司空的意思是?”
赵子云将问题抛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闻言深吸一口气说道:“子云,文德皇后对你信任有加,所以我才特意前来找你商议此事。”
“我知道你和青雀有矛盾,不过那不过是之前的鸡毛琐事而已。”
“如今我欲联合大臣上书陛下,请求陛下易储,立青雀为太子!”
赵子云顿时眉头一皱,看着面前的长孙无忌。
“司空,易储之事不可妄议,如今太子无过而废只怕会引起天下大议。”
“魏王虽得陛下宠爱,终究还是次子,只要太子尚在一日,陛下都不可能废掉太子!”
“还望司空认真思索一番,陛下登基之初所面临的的困境。”
“司空认为魏王能够妥善处理好吗?还是司空想要外戚干政?”
长孙无忌听了赵子云的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若是前两句还算是正常的规劝之语,后两句则是赤裸裸的警告。
陛下当初宫变登基,加上外虏入寇,人心浮动各地皆有反叛之徒,若非赵子云横空出世,突厥之患还会更甚。
好在陛下也是年少作战,铁胆雄心将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
而最后一句,长孙无忌甚至在赵子云眼中看到一丝杀意。
毕竟前朝文皇帝杨坚便是外戚得国,赵子云的话明显是在警告自己不要有妄想。
“王爷言重了,我绝非想要专权,而是为了儿孙之福考虑。”
“还请完王爷也好好思索一番!”
长孙无忌言毕离神威王府,返回家中认真思索起赵子云的话,现在借助地志之势劝说陛下易储是否能成功?失败的下场又是如何?
就在长孙无忌因为赵子云眼中的杀意有所退却之时,一些想要借助从龙之臣位极人臣的少壮派已经等不及了。
他们已经主动在坊间放出消息,调动舆论准备为李泰造势。
而东宫中的李承乾因为李祐之事再度把注意力放在了朝政上,而他也敏锐感觉到长安城中的风向有异样的变化。
李承乾忽然发现此时自己的名望竟然已经完全被李泰压制,一股强烈的不安感直冲李承乾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