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却是微微一愣:“治儿,真的是治儿吗?”
长孙湛没夸李治,而是随口道:“看来陛下想要的,其实是儿孙和睦,盛世稳定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看着长孙湛那个歪歪扭扭的‘晋’字:“看来,你说的对……但,高句丽未平,漠北漠南又多生事端……”
说着说着,李世民叹了口气。
长孙湛微微一笑:“陛下,不止。”
“不止什么?”李世民疑惑地问。
“不止高句丽,漠北漠南。”长孙湛一边说,一边觉得自己其实该给李世民露一手除了能给魏征治病的‘紫微星’技能。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支钢笔,在墨盘里沾了沾,之后随手抽了一张纸,摊开在案几上。
“这是大唐现在的疆域。”长孙湛一边说,一边在纸的中央大致画了一个唐朝地图。
为了能更好地获取威望值,长孙湛早已在仓库里熟背大唐地图,自然也是怕被大臣们考住。
“没错,就是这样。”李世民走到长孙湛身边,赞许地看着。
“这边是高句丽,还有漠南漠北,尚未平定。”长孙湛在地图东边和北边又多画了几个图形。
“没错。”李世民说。
“还有这边的罗伏州、玄阙州、安息州、哥勿州。”长孙湛又在地图的南边,北边,东边,西边再次多画了几块。
李世民终于露出些疑惑的表情:“咦?这些地方……”
其实这些地方都是长孙湛在唐史里看到的,李世民在贞观二十年派人出征平定,将大唐疆域扩张到的地方。
“这些地方虽然尚未归顺,但若是陛下派兵出征,依然可以在几年之内,将其收归大唐。”长孙湛说。
“噢……”李世民了然地点头。
“但,还有这边,琉球岛。传闻,秦皇派徐福出海求药,到的就是这里。”长孙湛隔开一片空地,画出一个长条状的图案。
“这……朕还没派人出使过,不过,琉球的使臣曾来大唐觐见。”李世民说。
“您觉得,这些地方,您能在几年之内征战完成么?”长孙湛问。
李世民犹豫着点头:“朕觉得……应该可以。”之后他又叹口气,“在朕百年之前,替治儿打下这片江山!”
长孙湛微微一笑:“但臣还没说完。”
说着,他又在图上继续画了起来:“陛下请看,琉球以东,越过这片海,其实还有一片陆地。这片陆地虽然没有我大唐广袤,但也不小。上面的是美洲,下面的是南美洲。”
李世民呆呆地看着地图,又看了看长孙湛,半晌后才道:“国师受我一拜!”
“不敢不敢……”长孙湛急忙拜回去,“陛下折煞臣了!”
“这难道就是紫微星为朕带来的福祉吗……”李世民看起来仿佛即将热泪盈眶,他继续道,“国师,你继续说!”
长孙湛再次用他的钢笔沾了沾墨水,然后把纸向右拉了拉,在地图的左侧大致又画上了两块陆地:“越过一大片蛮荒的地带,就到达了非洲,而在他们的北边,还有一片陆地,是为欧洲。”
李世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里:“朕空为九州之主,却没想到,九州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疆域!”
长孙湛又把地图最北端的边缘扩大了些,才放下笔:“陛下,臣的意思是,世界很大,不可能一朝一夕时间内就将其开拓完成,大唐的国力也不够支撑这么远,这么多的战争。”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端起这份尚不完整的世界地图:“国师,你是大唐之宝啊!”
“陛下不用这么说,如果不是陛下英明神武,紫微星也不会派臣前来,辅佐陛下。”长孙湛现在说起关于紫微星如何如何的话,已经一点都不生涩了……
就仿佛他真的是神仙下凡似的。
之后他又道:“臣的意思是,开拓疆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大唐稳固,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之后,才能一点点地扩张版图。所以,陛下不用顾虑晋王殿下并非征战之主,他能守成,能让大唐百姓安乐,便是一个最好的帝王了!”
李世民连连点头:“国师说的是啊!解开了朕这么多天以来的心结!朕只觉得,恪儿像朕,但朕若是让恪儿上位,那他会不会只照拂自己的同母兄弟,薄待他的其他兄弟?而他又有些争强好胜,之后会不会因为自己并非嫡出,而对其他的兄弟痛下杀手?朕实在是被玄武门那天早上的事情吓怕了啊!”
这是这么多年来,李世民第一次主动提到玄武门的事情,他的表情顿时变得很复杂。
长孙湛却没有劝,而是道:“陛下如此了解吴王殿下,但陛下是否了解晋王殿下呢?”
“你说什么?”李世民凛然的眼神看向长孙湛。
“去把晋王叫来,一起用午膳吧。”李世民安排道。
立刻有宦官得令跑出。
之后李世民又笑眯眯地向长孙湛道:“国师也留下一起吧!”
既然李世民都这么要求了,长孙湛便知道他大概是有事情要说,毕竟现在已经确认了李治为储,所以长孙湛也躬身答应:“臣遵旨。”
但是他之前说散朝之后要去看魏征,估计魏征也在等他。
那么就让魏征继续等着吧……
李治很快赶来,向李世民行礼之后又向长孙湛行礼,毕竟国师的地位非同小可,而长孙湛又是一品上,相当于除了李世民之外,他比任何人的官位都要高。
因为皇后,太子,各王爷,最多也只是一品。
“晋王快别这样对我,臣无福消受啊!”长孙湛比李治的腰躬得更深,“表弟,别这样,咱俩都认识那么久了,别这样……”
李世民也不说话,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那好吧,既然表哥还肯叫我一声表弟。”李治笑着说。
“怎么不肯啊?陛下封我为国师,我也不能因此而骄傲,对吧?做人要谦虚,更何况我也还是要为陛下做事的!”长孙湛义正辞严地说。
李世民的嘴角抿得更用力,连法令纹都出来了。他听过多次他安排在矿上的人向他汇报长孙湛的事迹,那人每次在汇报完之后都会加上一句,长孙湛大人今日又训话了。
在李世民看来,长孙湛简直是孩子脾气,逮到装逼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都不必客气了,国师想和我们做家人,那也是我们的福气。”
李世民说完就坐下了,李治和长孙湛也跟着坐下,两人都在等着对方先坐,顿时弄得像是在慢动作。
果然,宦官还没布菜,李世民就开口问了:“治儿啊,你对储君之位,有何看法啊?”
李治不动声色地朝长孙湛这边瞥了一眼,之后道:“儿臣并无看法。”
“一点看法都没有?就算不自荐,那也总要推荐一下别人吧?”李世民问。
长孙湛默默给李治捏了一把汗,虽然他们已经决定李治为储,但是……如果回答得不好,似乎也挺尴尬的。
但没想到李治却说:
“以儿臣对几位兄弟的了解,吴王勇猛,他的封地上定然不会有歹人为非作歹,治安肯定很好。蜀王明理仁慈,所以他的封地上,百姓定然和睦,粮食有收成。
而儿臣自己的封地,定然要大力发展农耕,水利,还要多建私塾,向朝中输送更多人才。但,现在大哥四哥都犯错,所以若是儿臣日后登基,定然会让各位兄长都发挥各自所长。”
长孙湛一惊。
他本以为李治会推脱,会推荐李恪,却没想到李治会直接推荐自己!
这让长孙湛感到很意外,也让李世民顿觉惊喜。
饭桌上安静了几秒,之后李世民突然一边大笑,一边鼓掌:“朕真是低估了治儿啊!”
“若儿臣说错了,还请父皇赎罪。”李治说。
“你说的的确并不完善,吴王勇猛,若是今后他和你一心,自然也可以带兵讨伐,镇守边关。但,蜀王和吴王是同母兄弟,若是吴王带兵,蜀王定然不能留在长安,而是要派往封地。”
“儿臣……”李治想说儿臣明白了,但他又发现,自己似乎不明白。
“嗯,是你理解的这样。”李世民看着儿子惊愕的表情,“朕打算立你为储!已经得到了紫微星的认可!”
他自然不会说,是在紫微星的建议下才立李治的,这样定然会让本就不甚亲密的父子关系变得更疏远。
李治一愣,立刻躬身拜倒在地:“谢父皇信任!儿臣定然不负父皇嘱托!”
李世民笑着点头:“朕相信你。”之后又指着长孙湛,“你也要谢谢紫微星……”
长孙湛急忙从座位上站起,也拜倒:“臣恭喜陛下喜提……啊不是,确定储君人选!陛下,请陛下答应臣,此后将臣当作一品国师对待,微臣代表紫微星,却也不想每日被陛下报以尊敬之意!”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被一个比自己岁数大得多的人拜,那也太诡异了。
就算不被李世民拜,被魏征,或者被比他小的李治拜……
那也太诡异了,长孙湛怎么说也是一个沐浴在新世纪阳光下的五好青年,没有喜欢被别人跪下磕头的爱好。
好在李世民笑着同意了:“好!国师此言妙矣!”
长孙湛扶着李治起来,两人再度落座,宦官和侍女终于把菜布好了,大概御厨房也知道长孙湛是神仙下凡,被封国师,要和陛下一起用膳,所以,伙食也变得丰盛了许多。
长孙湛也早就饿了,此刻闻到饭菜香气便等不及,李世民一动筷,他就也跟着食指大动,大快朵颐起来。
更是等到李世民吃完之后,长孙湛也没有按照宫里的规矩,陛下落筷之后同桌人必须落筷,而是指着一个盘子问:“你们不吃这个了吧?我都吃了啊?”
得到李世民憋着笑的回应之后,长孙湛直接把盘子端了过来,用馒头擦着菜汤吃光了。
本来西安的面食就是一绝,唐朝的馒头应该叫‘古法发酵’,吃起来更香。
饭菜一扫而空,李世民嘴角的笑意也更浓:“看来长孙府的伙食不好,把国师饿成这样啊!”
“唉,我住在别府,也就只有一个侍女天天给我做饭,手艺也就那样,很多菜还是我教她的。”长孙湛叹口气。
毕竟小芸从开始照顾他的时候,就夏天炖白菜,冬天煮土豆,别说做,就是见都没见过别的菜。
“怪不得表哥要把四哥的酒楼要过去,开的却是火锅店。”李治也揶揄道。
“哦?开了火锅店?朕倒是没听说这件事,只是知道长孙大人怒撕仆役们的卖身契。”李世民笑着说。
而且在百姓们拜他的时候,特地让百姓不要拜他,只能拜皇帝。
这让李世民的心情顿时更好了!果然,这紫微星是承认李家正统的!
长孙湛讪笑:“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传到陛下耳朵里了?哎,其实也只是一种激励底下人的策略罢了。”
“嗯,朕也支持这种做法。”李世民点点头,却没有多谈这件事,又说道,“既然别府没有厨子……”
“哎陛下千万不要赏厨子给我,我只是没吃过宫里这么好吃的东西,今天有些失态,还请陛下赎罪。平常我都很少在府里吃饭,若是派了御厨,恐怕最后也会沦为给那些矿工做饭。”长孙湛急忙道。
但李世民却笑了:“谁说,朕要派厨子给你了?朕是邀请你,进宫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