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医难以置信,小芸也是被吓了一跳,之后她立刻兴奋起来:“这是我们家少爷的独门绝技,怎么能随便说出去?”
长孙湛笑着看了小芸一眼:“你去帮我弄点早餐吧,我饿了。”
小芸轻哼:“连午膳的时辰都早就过了!”
说着,还是绕去殿后,朝小厨房的方向去了。
“你怎么做到的?”萧太医不依不饶。
“我是紫微星啊,有什么不能做到的?”长孙湛放下卷起的袖子,施施然道,“你今天去给陛下请平安脉了吗?”
萧太医一摆手:“请了,你别转移话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紫微星之力,给我自己治个病还是很轻松的,只是我之前在边关的时候没想到而已。”长孙湛轻描淡写地说完,又问,“陛下今天忙吗,心情好不好?”
萧太医无奈,只得暂且放过长孙湛,回答道:“心情不太好,我给陛下开了几副补药,而且陛下还提起你了。”
“提我什么?”长孙湛惊讶。
“问你是不是没休息好,为什么今天不去上朝也不告假,我说,你余毒未清,可能要多休息。”萧太医幽幽道,“不过,既然你余毒已经清干净了,之后陛下再问,我就会回禀说,你已经好了。”
长孙湛:“……”
他突然后悔没喝六个月的药了。
“那个,萧太医,尊敬的太医署令。”长孙湛立刻绽出一个菊花般的灿烂笑容,“我能不能找你喝六个月的药?”
萧太医冷漠:“不能。”
“你看,紫微星之力它,它其实是天上的星辰,对吧?它怎么能治病呢,治病还是得靠萧太医啊,对吧?所以我的毒说不定还没消,不如你帮我写张假条?”
萧太医:“……”
“好不好嘛世界上最厉害的萧太医……”长孙湛学着系统的样子用力撒娇。
萧太医一抖胳膊:“你闭嘴!我的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了!而且你这人压根没信誉,之前说送我一个能把东西放大很多倍的物件,之后又不送了!”
长孙湛想了想,才记起之前答应送萧太医一个显微镜让他看真菌,于是长孙湛一拍大腿:“嗨,我这不是太忙了吗,刚要送你,就去边关救急了!”
他立刻回到仓库,问系统:“我想兑换一个最古老的显微镜,要多少点数?”
【列文虎克版显微镜,搭配12片可更换透镜,需要威望值点数360,折后价342点。】系统回答。
“噢……”长孙湛看着仓库里出现的‘古朴’风格的显微镜,大概这就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显微镜,列文虎克发明的。
“再给我兑换一个唐朝版本的使用说明。”长孙湛说。
【使用说明是附赠的噢,您是否要兑换?】系统问。
“是。”长孙湛回答。
系统成功给长孙湛兑换了一个显微镜,长孙湛看了看说明,除了用法之外,甚至还标注了推荐观测的物体,以及可能会观测出的东西的作用。
比如微生物和真菌都是干什么的。
长孙湛离开仓库,顺手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木盒:“送你了,这东西叫显微镜,好好用。”
萧太医呆住了,他张大了嘴:“这,这?”
“有说明,你拿回去慢慢玩。”长孙湛一摆手,然后又问,“能不能帮我开个假条?”
“什么?”萧太医没懂。
“就是……写个病历,说我余毒要六个月才能清,最近不能早起,上朝得迟到。”长孙湛大言不惭地说。
萧太医站起身:“完全没问题!我先回去给你写了,呆会儿派人送来!”
说完就跑了。
长孙湛估摸着他是要先试试显微镜好不好用,所以也没管,吃过比午饭还晚的早膳之后,他开始计划要怎么把吴王谋反的事情处理了。
长孙湛本来打算去找李治,但又觉得李治即将新帝登基,故意和他凑得太近或许不太好。
于是长孙湛直接去了甘露殿。
门口宦官压根不用通传就把长孙湛请了进去,还说“陛下等着您呢!”
长孙湛进了大殿,先躬身行礼:“陛下赎罪,臣……刚刚起床。”
“嗯,朕知道,朕早上派人去丞贤殿问过,你的人说你病了?”李世民心情看起来还不错,“坐吧。”
“谢陛下,萧太医说臣余毒未清,不过也没什么大事。”长孙湛说。
“嗯,今天朕……说了提前让位太子的事,大臣们果然都不同意,和他们吵了一架,你不在也好。”李世民叹口气。
“陛下,臣……”长孙湛斟酌半晌,“臣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切都是因臣而起,现在却让陛下如此的……为难,臣当真罪该万死!”
长孙湛一席话说的很是诚恳,李世民却道:“不怪你,朕还要感谢你把事实说出来,而不是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让百姓白白受苦。”李世民摆摆手。
“感谢陛下宽慰臣。”长孙湛回答。
李世民摇着头无奈地笑了:“这件事就别说了,朕能处理好,我李唐家的江山,难道不是说给谁就给谁?你来找朕,还有别的事吗?”
“臣有一件大事。”长孙湛回答。
“说来听听?”
“臣斗胆问一句,陛下知道吴王的事情吗?”长孙湛问。
他记得昨天李治说过,已经把吴王试图谋反,还有杨妃打算行刺的事告诉李世民了。
“嗯,朕知道,你打算说这件事?”李世民问。
“臣想问问吴王现下在哪里,因为臣……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情况。”长孙湛斟酌着说。
“吴王已经回封地了,是在朕即将回长安的时候,被太子放回去的,怎么了?”
“陛下您知道,臣用紫微星之力制造的塑料大棚,被用在何处,臣都能看到,对吧?”长孙湛问。
“是啊,所以你想说什么?”
长孙湛直接从袖子里拿出系统打印好的那份火铳使用清单:“这是臣统计的,之前制造的那些火铳的使用情况,这些火铳,原本应该在禁军手里。”
李世民从宦官手里接过那份清单,几分钟之后,一个茶盏被他愤怒地摔在了地上。
“老三,老三他……”李世民捂着心口,似乎是一时间喘不过气来。
吴王李恪排行第三,母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
“陛下,这还不一定是吴王的计谋,陛下千万别气伤了身子。”长孙湛急忙劝道,还眼神示意旁边的宦官上前帮忙。
宦官要比长孙湛有眼色得多,见状立刻上前,一个重新倒茶,递到李世民手边,一个轻抚李世民后背顺气。
缓了好半天,李世民才长叹口气:“太子原本对老三的处置就已经很轻了,都已经刺杀到眼前,还把人放回封地,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太子如此宽厚,老三却还是不依不饶!”
长孙湛心道就是因为宽厚才不依不饶,而且李治肯定是已经预料到了今天,或许他是故意宽厚,引得自己的三哥继续谋反,这样,就既坐实了他自己的仁厚名声,还能把处置李恪的事情直接丢到李世民手里。
“陛下,太子宽厚,不忍对亲三哥下手,但吴王这……”长孙湛话只说一半,剩下的让李世民自己去想。
后半句自然是吴王以怨报德,而且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父皇都已经回长安了,居然还敢谋反。
“他这是看我老了,看我要让位太子,所以,沉不住气了!”李世民看着手里的名单,气得整个人都在发抖。
“陛下别把自己气坏了,有什么事,臣帮着您呢!”长孙湛说。
李世民仿佛没听见:“你知道的,太子最初的时候已经查出,刺客其实是杨妃派去的,却还是没有惩治他们母子两个……”
“臣知道,殿下仁厚。”长孙湛回答。
李世民哼笑:“若是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你还不了解太子?这是仁厚?”
长孙湛梗了一下,只得回答:“是,陛下,臣知道殿下聪明。”
李世民这才满意:“是啊,若是当即就治了杨妃的罪,一是不合适,他是太子,治他母妃的罪,容易被言官们弹劾。第二呢,吴王定然不会容忍,肯定会闹出乱子,当时全国的兵基本都被调走了,吴王手里没人,但长安禁军却还有一万人,打也打不过,却会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陛下一走,皇子就不安分,太子也坐不稳监国之位。”长孙湛低声道。
李世民看了长孙湛一眼:“是啊,没错,朕就是这么想的,想必太子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把事情留到朕回来处理。”
“但殿下仁厚,放了吴王回去,希望他能明白事理。”长孙湛又说。
不要再出现玄武门这种兄弟相残的事情了。
这是李世民最不想看到的。
但,吴王还是没能忍住。
“如果朕,在他的那个位置,定然不会放虎归山,哪怕他是朕的哥哥。”李世民艰难地说。
长孙湛没敢接这句话,反正这种事李世民已经做过一次了,不仅杀了两个亲兄弟,连他们的孩子也都没放过。
“唉……”李世民长叹一声,“这是上天对朕的惩罚吗?朕戕害手足,所以朕的儿子们也……”
“陛下不要妄自菲薄!”长孙湛急忙劝道,“陛下,绝对不是这样的!”
“那你说,为何吴王会变成这样?难道不是朕平日里给他的希望过多吗?朕说他像朕年轻的时候,所以,他才觉得,自己堪当大任?”李世民反问。
“陛下,臣早就说过,每位皇子都很优秀,都能当大任。”长孙湛顿了顿,“但是陛下,抚养吴王的,并非您一个人。”
还有吴王的老师们,还有杨妃。
但这些话长孙湛是不能说的,臣子议论后妃,即便长孙湛是国师,却也不太妥当。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犀利:“杨妃,唉……”
“陛下,这件事……还需要臣想想别的办法吗?”长孙湛不想和李世民讨论后妃的事情,“臣其实可以直接把这些火铳都收回来的。”
李世民摆手:“不必,若是真的有人要反,那朕也要知道,究竟是谁!而且国师,你放心,朕定然会给太子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堂!”
留下名单之后,长孙湛又安慰了几句,之后才告退。他觉得自己处理的还算可以,毕竟皇子犯了错,李治或者他这个外臣去处理都不太妥当,最好还是让李世民亲自处理。
哼着歌打算回丞贤殿,走到一处无人的拐角时,长孙湛又被一个宦官拦下了:“大人,东宫有请。”
长孙湛狐疑地看着那宦官:“真的是太子叫我过去?”
“殿下,是我啊,您不认识了?我是太子身边的啊。”那宦官苦着脸。
长孙湛看了半天才恍然:“啊……没印象,我脸盲,不好意思啊。”
宦官都快急哭了:“大人,我是张德!之前您每次来东宫的时候,我都站在太子殿下的身后,还给您奉过几次茶!”
长孙湛摇头:“我还是没想起来,但看你挺真的,那就走吧,不过我认识东宫,咱们走大路。”
“好,好!”张德公公苦着脸,带长孙湛往东宫走。
李治等在窗下,一派悠闲:“今天你又赖床了?”
“是啊,刚去找陛下,他还问我来着。”长孙湛叹气,“陛下今天宣布让位的事了?”
“嗯,我当堂拒绝了,但没等我说几句话,大臣们都不同意,所以父皇砸了不少东西。”李治回答。
“慢慢来吧。”长孙湛叹气。
“你刚去找父皇做什么?”李治问。
长孙湛皱眉:“你在陛下的身边也有探子?直接就在路上把我叫走,不会被发现吧?”
“只是随便给我通个气而已,不是探子。”李治轻松地说。
“我是去向陛下汇报,我可能发现了吴王要谋反的事情。”长孙湛回答。
李治沉默半晌,突然笑出了声:“你确定?”
长孙湛把火铳的事情又给李治讲了一遍,最后道:“这不会有错的吧?”
“嗯,其实我早就知道,我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动手了。”李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