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州感受到手背上的温热,他回握住女人的手,轻咳了声,对老师道:“这些不足挂齿,结婚这样的大事,毕竟一辈子只有一次。”
“青州你说得对!”赵桂香听到这些,赶忙点头附和:“要我说,现在都改革开放了,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才行!就像青州同志说的,婚礼一辈子只有一次,当然得隆重些。”
说完,赵桂香还拿眼角瞥了瞥身旁的李和平道:“你们年轻,有这个机会。不像我,年轻的时候嫁给老李,那时候什么仪式都没有。”
虽说赵桂香这句话听上去像是抱怨,但语气中却没有一丝责怪。
李和平立马反应过来,玩笑似地赔起了不是:“哎呀,是我亏待了媳妇,那会儿咱不是没这个条件吗!要不赵桂香同志你再嫁我一次,我这回补给你,婚纱也给你穿上!”
李和平此话一出,竟把饭桌上的大人都逗笑了。
一旁的孩子们却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年纪最小的贺良。
他乌溜溜的眼珠子在大人间扫视着,却怎么也弄不明白爸爸妈妈还有伯伯婶婶他们在笑什么。
“就你嘴贫!”赵桂香瞪了自己丈夫一眼,脸上却也多了丝笑意。
宋言清羡艳地望着面前这对和睦又有趣的中年夫妻,微笑间却感觉侧脸有些灼热,好像有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脸上,久久没有离去。
女人一扭头,便看见自己的丈夫正望着她微笑的模样,眼角眉梢都是温柔。
看看身旁清雅的男人,再看看面前的中年夫妻,宋言清不禁猜想:等到几十年后,她和贺青州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宋言清刚这么想着,身旁的男人就好似同她心有灵犀一般,只见男人微微侧身,在她耳畔轻声低语:“我们以后,也会像李老师和赵姐这样幸福美满的。”
低沉的声音回荡在宋言清的耳边,她微微颔首,柔柔地应了声“嗯”。
……
晚餐在欢声笑语中又持续了一会儿。
众人吃完饭后,贺青州站起身来准备帮媳妇收拾碗筷,赵桂香先他一步拿起了餐具说道:“我来帮弟妹收拾吧,你去跟老李再商量商量明天的安排。”
“那怎么行,师母。”贺青州摇摇头,语气深沉:“您是客人,哪有让您帮着收拾的道理。”
“你这就见外了青州!正好我媳妇她第一次见你媳妇,你让她一边帮忙一边跟她聊聊,以后还要常走动的!”李和平接着赵桂香的话继续说道。
贺青州这才应了下来,他不好意思地冲赵桂香开口:“那就麻烦您了,师母。”
随即又看向自己的媳妇,语气温柔:“老婆,要是有什么事你就叫我。”
宋言清听贺青州当着外人面叫自己老婆一时间耳根有些发烫。
她羞赧地答道:“我能有什么事呀,你和李老师安心去研究明天的事吧,待会儿我给你们倒两杯热茶送过去。”
一旁的赵桂香看到这一幕,更是冲着贺青州开玩笑道:“是啊,你媳妇能有什么事,你放心,我可不会欺负她。”
贺青州见赵桂香打趣,笑着挠了挠头,又向对方道了声谢,这才和李和平一道去了客厅,继续商量婚礼事宜。
宋言清转身去厨房倒了两杯热茶,送给贺青州和李和平后,又回到了餐桌前,和赵桂香一起收拾起来。
几个孩子随后也端着自己的碗筷,跟着母亲和赵婶子一起,将碗筷送去了厨房。
贺轻轻放下碗筷没打算离开,正准备帮忙时,却被赵桂香制止了。
“轻轻快去带弟弟们玩吧,这儿有我和你们妈妈就够了!”赵桂香笑言。
贺轻轻听赵婶子这么说,有些犹豫地看向了宋言清。
宋言清柔声道:“赵婶说得对,轻轻你去陪弟弟们,这里没有几个碗碟,我们很快就能洗好。”
听到妈妈这么说,贺轻轻这才点了点头,转身去了客厅。
贺轻轻一走,赵桂香就羡慕不已地开口:“言清我可真羡慕你,不仅丈夫贴心,儿女也懂事得很。”
还没给对方回应的时间,赵桂香又继续说道:“不过你也是个贤惠的姑娘,贺青州娶了你也是他的福气!”
“赵姐,您快别夸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宋言清抿唇羞涩地笑了笑。
赵姐从来到家里,就一直不停地夸她。
赵桂香一愣,随即笑起来:“哈哈哈,好,我不夸了!不过我说得也是实话,就是平时在家没人陪我聊天,现在难得有个人跟我唠唠嗑,我一激动就说得多了!”
宋言清顺着赵桂香的话问下去:“赵姐,您家平时就您一个人吗?您的孩子们现在在哪里呀?”
“嗨!别提了!”赵桂香闻言摆了摆手:“我家那两个儿子啊,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大儿子在部队当兵,一年都难得回来一趟。小儿子今年刚考上的大学,放假一回来就呆在屋里头看书,才不理我呢!”
赵桂香撇着嘴说着,顺手将脏碗筷放进了水盆里清洗起来。
宋言清一边接过赵桂香洗好的碗,一边认真应道:“要我说,赵姐你可幸福了,有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对方听宋言清这么说,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
“赵姐,我也有两个弟弟,小的时候别提多皮了,我妈总是被他们气得不行。”宋言清刚才听赵姐说到儿子,她随即就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宋建国和宋建党。
“不但小时候皮,现在也好不到哪去,我来花城前,他们在家老跟我拌嘴。”
宋言清微微一笑:“不过,他们在外人面前维护我这个姐姐,还很孝顺爸妈。”
想到当初嫁到贺家时,因为没有婚房的事情,两个弟弟差点气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