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太妃崔氏召见陆蓉,消息一传来,所有人都颇为震惊。
崔氏原是先帝的德妃,平日待人和善,即便是对身陷囹圄的太后跟圣上也是一样,因此在太后跟圣上得势后,她便留在了宫里,还荣为太妃,只是她并不招摇,所以陆蓉并未见过她几次,之前见也是跟在太后身边,太后说起她时总是一副很感激的样子,似乎是德妃曾经帮助过太后解决过什么麻烦。
陆蓉倒是没想到她会召见自己,但还是决定前往,其实也由不得她,一同来的太监已经在门外等着。
到了寝宫门外,陆蓉故意留了一下,将随身带的荷包塞入女官手中,女官掂量了一下,随后才笑道:“郡主请。”等陆蓉经过那女官身边的时候,女官低声道:“昨晚上德妃来过。”
陆蓉怔了一下,随即思索了一下,才想起这号人来。
德妃倒是没什么,但她好像跟燕国夫人是姐妹,难不成是为燕国夫人和凌王妃抱不平来的?
燕国夫人为什么还不放过自己?
女官见陆蓉似乎若有所思,便笑着将她引入了殿中,陆蓉进入殿中,这是第一次进太妃崔氏的打点,不免心情有些忐忑。
太妃崔氏高高坐在位置上,空中熏着檀香,她的神情一如以前一般严肃。
陆蓉郑重行礼,道:“陆蓉见过太妃。”
太妃上一次见她还是很和气,不过那时候太后还在,可是现在她却压根不让陆蓉起身,只是静静坐在那儿,上下打量着她。
陆蓉神情淡定,足足等了半刻钟,姿势没有一丝变化。
如此气度胆量,但是有些像已故太后,太妃想到德妃跟自己说的话,不由叹了一口气,道:“听说你们府上正大张旗鼓为一个妾室做法事。”
“回太妃,是有这回事。”太妃没有赐座,陆蓉只得站着回话。
太妃语气里有几丝严肃:“我还听说那妾室很不安分,而且死的蹊跷,很多人都说这妾室的死跟你有关系?一个妾室原也无可厚非,可是你身为圣上亲封的郡主,却跟自个儿父亲的妾室屡次交恶,实属不该。身为女子,原是该大度的。”
“陆蓉明白。”陆蓉没想到太妃会跟自己说这些,一时间怔愣,可很快意识到她话里有话,德妃是燕国夫人的妹妹,那德妃肯定也知道自己拒绝做凌王侧妃的事情,所以她们找到太妃是想着做些什么?阻止自己野心泛滥吗?可她已经跟凌王划清界限了啊!而且凌王已经远在边关,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太妃面色突然冷淡下来:“你能明白就好,你是个聪慧的孩子,我那姐姐在时一向把你捧在心尖儿上,我原也不该多说什么,可是她既然不在了,我觉得我还是该提点你一下的,身为女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自己心里得有数。”她说完,没有继续往下说下去,但是意思很明白了,陆蓉虽然聪明,虽然算出自皇室,但是不可掺和到其他事情上,尤其是储君之位上,如果她有不轨之心,那她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陆蓉很明白太妃的弦外之音,对这位太妃还算是了解,她能生活到今天,还依旧享受着荣耀,便是因为她从不去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所以她对旁人也是这样的要求,陆蓉当然明白她的好意,但是却无法真的按照她吩咐的去做,毕竟她仍及得太后的嘱托,她必须要守住陈国,而陈国皇室储位必须要留给最适合的人,而不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私欲随意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可心里这么想,她却不会那么做,一来很多事没必要说的太明白,二来她也不想顶撞太妃。
太妃淡淡道:“既然来了,就帮我抄份佛经吧,你之前不是也经常帮我那老姐姐抄,她一直夸你蕙质兰心,我倒是也想看看。”
陆蓉低头应了一声:“是。”
太妃的佛堂在大殿后面,她起身,扶着女官的手向后走,陆蓉赶紧起身跟着,到了佛堂后,太妃径自念经,女官对陆蓉示意,陆蓉边走到一旁的案旁,上面已经有摆好的笔墨纸砚还有可供抄录的经书。
“一共三本经书,请郡主抄写完再离开。”女官轻声道。
隔着帘幕,陆蓉看了太后一眼,笑了一声,道:“是。”
足足五个时辰,陆蓉对着经书一字一字的誊抄着,佛经上的字都很小,时间久了便有些眼花头晕,若是换做旁人早就没耐心了,可陆蓉却不慌不忙,一个一个的抄写着,自始至终没有出过一声,有时候胳膊酸了,也只是暂停一下,稍作休息便继续抄。
太妃看着她,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其实她对陆蓉并没什么意外,相反,她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但是前几日听了德妃说的话,再加上之前关于陆蓉的诸多传言,她还是心里一惊,不过十多岁的小姑娘就有这么大的野心,不仅仅在几个皇子中辗转,还想着染指国家大事,前朝女子祸国的事情还犹在眼前,她身为先帝的妃子,身为太后老姐姐的好姐妹,身为看着圣上跟诸位皇子长大的半个母亲跟半个奶奶,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所以她必须得亲眼见见,也得亲自试探一下。
绝不能让前朝的事情再发生!太妃在心里想着,手中的主子捻动着。
又过去了一个时辰,中间已经过了午膳和晚膳,太妃用了一些茶点,可陆蓉却早就已经饥肠辘辘,旁边的女官看着陆蓉,见她自始至终面色平和,忍不住啧啧称赞。
可这些人哪里知道陆蓉从小为了讨好好佛的长公主,每天都会誊抄一遍佛经,有时候更是为了赶出来给母亲看博母亲一笑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与此同时,时间久了,她的速度越来越快,字体也很工整,时间一久,连太妃都有些不耐烦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她。
一旁的女官提醒道:“太妃,您该休息了。”
太妃点了点头,站起来,便要往外走,回头看了一眼陆蓉,见她依旧伏案写着,没有动一下,似乎对外界的一切毫不知觉,太妃心里对这个瘦弱的女孩子终于有了一丝判定,她绝不会是那种可以祸国的女子,只是此女心性坚定,若是她真的想插手储位之争只怕也不简单,想到这儿,她思绪辗转了一下,随后想着兴许可以早点让她嫁人,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心都扑在了丈夫孩子身上,兴许就没有这么多的心思了,太妃这样想着,随后走了出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陆蓉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这时候外面天已经放亮了。
陆蓉抬起头来:“抄完了,不知太妃还有没有其他的吩咐?”
女官立即去禀报,过了一会儿回来传话:“太妃说让郡主把抄写好的佛经供到佛前便可自行离开。”
陆蓉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是双手捧起佛经放在佛像前,又认真跪下拜了拜,这才起身离开。
一旁的年纪小些的女官道:“这个定国郡主真不一般,上次几个世家小姐来帮太妃抄写,可是却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坚持下来,而这郡主却写了整整一天一夜,自始至终都没有挪过地方。”
女官叹息道:“这就是风度跟佛性,太妃娘娘其实就是想看看这位郡主的心性,而这位郡主也没有让太妃娘娘失望,太妃娘娘听了郡主的表现也很高兴,还说,”说到这儿,她顿了一下,远远看着陆蓉走远的背影,对着一旁的小女官道:“要早点请旨让定国郡主完婚呢。”
小女官也看着陆蓉远去的背影,不由撑大了眼睛。
完婚?她不是已经被许配给了柱国大将军的儿子?
可这年纪才十四五,这么早成婚也有些早了。
陆蓉由女官引着,缓缓往外走,在宫门外遇见一位大监,他操持着有些刺耳的嗓音:“来的是谁很迷人?”
女官忙道:“是定国郡主。”
这位大监四十多岁的年纪,面色很白,有着一双很精明的眼睛,他的目光在陆蓉身上转了转,忽然笑起来:“原来是定国郡主,我是贵妃娘娘宫里的,我们娘娘正在御花园散步,你既然来了,按理是该去拜见一下的。”
贵妃娘娘?莫不是万贵妃?陆蓉身体短暂的僵硬,她不该恨死自己了,见自己为何?她才不信什么巧合!
御花园。
铺天盖地的华儿引人入胜,散发着淡淡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陆蓉透过花枝,便看到亭子中央艳丽的一抹身影,脸上缓缓浮现一丝笑容来。
万贵妃出身名门,又艳丽无双,原本是正宫的人选,只是彼时圣上登基,朝廷不稳,尤其是一派原本跟永昌侯府不和,所以太后才跟圣上吩咐迎娶了英国公的嫡长女为后,后来朝廷政局也是真的稳了,可是却出现了两派一派以永昌侯府这些新贵为首,另外一派便是英国公等旧派,尤其是后来皇后跟万贵妃先后诞下太子跟三皇子,起初太子还没有被册封,两派之间明争暗斗许久,最后还是英国公一派暂时取胜,但是尽管如此,圣上对万贵妃和三皇子陈珏也是多有补偿。
尤其是这些年,万贵妃背靠的永昌侯府势力越来越大,永信宫跟三皇子的额风头俨然要压过太子跟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