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在之前就已经调查过现在村里的人都擅长什么,翻了一下手册,记录着有三个人做过石匠,不过在这时候,哪还有什么活干呢,实在撑不下去了,碰到马二娘招人,说有饭吃,于是就跟过来了。
王平把他们叫过来,让他们带几个人去开采石头,多做些石磨出来。
当安排好任务后,王平又叫上十几个人在离村不远处的小山丘上挖坑种树,
树苗倒是挺多的,鱼塘那边的林子里有很多的皂角树和枣树,直接从那边挖就行了,运输和移植倒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人力。
不过也不着急,反正一个月内还是可以完成的。
王平打开科技栏,古典时代已然解锁完毕,随后浏览了一下里面的科技,找目前最有帮助的。
王平之所以要买那么多黄豆想必大家都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要做豆腐。
豆腐可是一个好东西,不仅不会有吃豆子会引发的胀气,还富含很多的营养,成年人只要吃几块豆干,就足以维持一天的运动消耗。
不仅原料廉价,制作简单,且轻便易运输。
如若充当军粮,运输同等体积的豆干,能比运输同体积的粮草要提供军队作战更久。
而且其本身味道也很好,后世研发出了那么多的豆腐做法,就算一天吃一样,几个月都不带重复的。
现在一个问题就是石磨不够,现在已经叫人去赶做了,不过石磨一次性磨不了太多,如果量大的话,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王平着重找的是磨坊类科技。
忽然王平眼前一亮,找到了两个还不错的磨坊科技,一个是船磨,还有一个就是水转连磨。
两个都是可以一次性磨很多的黄豆的机器,而且都是可以自己运作,并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手。
船磨最早出现于罗马帝国,当时罗马城被围攻,城内的贝利撒留将军在台伯河的船上建立了船磨,为整个城市磨粮食,解决了城内缺粮的问题。
不过王平并没有船,目前村里也没有会造船的工匠,因此只能选择水转连磨了。
水转连磨是晋代长安发明家杜预所创造的一种粮食加工机械,是一具大型卧式水轮,水轮的长轴上有三个齿轮,各联动三台石磨,通过水流转动水轮,再带动石磨转动,一次性可驱动九台石磨,且不需要耗费人力。
想到这,王平不再犹豫,选择耗费50点科技进行解锁,等三天后,王平就能获得水转连磨的建造图纸了。
这几天倒也相安无事,虽然刘黑闼已经带兵北上,但并未传来战败的消息。
不过古代战争就是这样,真正交战的时间非常短,最典型的就是长平之战,从赵括出战,到赵军被围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
但为了打这场战争的准备却耗时良久,廉颇与秦军对阵就用了大半个月,而赵军被围后,秦军援军征兵和赶赴战场就用了四五天时间。
古代战争交战时间段,主要时间都消耗在了行军路上以及对阵时候,等待敌人犯错误,就是所谓的等待战机。
王平这几天除了安排人耕种田地和栽种果树之外,还干了一件重要的事。
就在两天前,王平吩咐马二娘和李小凤前往洺州城继续招人,一开始马二娘还不肯,说村里粮食不够,不足以养活更多的人,但在王平的一再保证下还是选择了相信王平。
于是这几天又陆陆续续的来了百来个人,这些人除了有手艺的被安排到相应的工作上,其余人都被叫去挖盐矿了。
现在村子是热闹很多,人来人往的,个个手上都有活,忙碌了起来,但是本就不多的粮食消耗的更快了,大家都觉得王平招人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很快一件事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只见这天,王平把寡妇们叫来石磨前。
此时村里已经有了五台石磨了,石磨旁边放着前些日子带回来的几袋黄豆。
就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王平将黄豆放入石磨里,用力转起来,豆浆随着王平的动作慢慢流淌出来。
石磨上还有用来盛豆浆的容器,等装满了后,王平将豆浆倒入锅中煮开,随后倒入石膏,静静的等待其凝胶。
就在等待凝胶中,在一旁观看已久的寡妇们忍不住了,问道:“平哥儿这弄的又是啥好东西呀?”
王平神秘一笑道:“这可是比馒头还要好的东西哦,等做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众人一听顿时喜上眉俏,馒头已经是她们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这东西要比馒头还要好吃的话,众人都想象不到是什么味道了。
于是豆浆就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慢慢凝胶了。
王平拿出垫好纱布的木模,将凝胶的豆浆倒在上面,随后盖上纱布木板,放上一个大石块,将水压出来。
于是,新鲜的豆腐就成功出世。
众人忍不住了,围了过来,看着王平,等待他的讲解。
王平拿刀边将豆腐切块,边和众人说:“这叫豆腐,现在才只是最原始的状态,我可以将其做出几百种不同的菜,无论你喜好什么味道都可以满足。”
“几百种?!”
众人惊呼着,眼巴巴的看着王平。
王平见状也不吊着众人胃口了,将切成小块的豆腐分给众人吃。
只见接过豆腐的人先是闻了闻,只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心里在评价,没有馒头香。
紧接着便将豆腐塞入口中,轻轻一嚼,一股清凉的味道瞬间传遍了味蕾,简直就是像吃着凝固起来的水一样爽口。
众人纷纷赞扬豆腐的美味,不过也提出了疑问。
“好吃是好吃,但并不管饱啊,比起馒头来好像也差了一点。”
王平也不回答,只是微微一笑。
随后,王平带着剩下的豆腐走到厨房,烧着火便做起菜来。
众人紧随其后,看着王平挥舞着锅铲,豆腐在王平的颠勺下凌空飞舞着,不仅感叹看王平做菜也是赏心悦目。
不多时,香味就从锅里飘出来,这是一股奇异的清香,顿时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当王平端着做好的麻婆豆腐端上来的时候,众人早已洗好了碗筷做的整整齐齐的。
王平见状也会心一笑,将麻婆豆腐放到桌子上,说了声“尝尝味道吧,这道菜叫麻婆豆腐,就是刚出炉的时候是最好吃的。”
顿时大家就和利刃出击般,飞快的夹起了一块豆腐就往嘴里送。
随着一阵嘴巴被烫到的呼声,众人飞快的嚼了几下,发出了满足的呻吟。
“好好吃啊,怎么那么清淡的豆腐竟然一下子变得这么有味道。”
李小凤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王平问道。
王平扬了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答道:“这就是豆腐的魅力,而且这还只是豆腐的一种做法,以后我还会做更多口味的豆腐给你们尝尝。”
众人一听连连满脸喜悦的点头,那频率堪比小鸡嘬米。
这时候比较冷静的马二娘就提出了疑问。
“豆腐好吃是好吃,但是一次性又不能做很多,而且做成菜的话也不方便携带,提前做的话,到了地方就冷了,影响口感。”
王平一听点了点头,看着马二娘答道:“你说的很对,不过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了,豆腐的另一种做法,豆腐干。”
王平说完就将招呼着众人再次来到了石磨前,教大家做豆腐。
等大家都做出豆腐后,王平拿起一板豆腐叫大家看着。
王平先将豆腐切成均匀的约一厘米厚的方片,然后拿出厨房最大的烤盘和蒸屉,在烤盘和蒸屉之间架个盘子。
然后将豆腐铺在蒸屉上,往上面撒薄薄的一层盐,用手将盐擦均匀。
又在豆腐片上铺了一层屉布,在上面放了块菜板以及一块小石头。
一般隔半个时辰左右加重一次,大约三个时辰,豆腐干就做出来了。
王平叫了几个人在这看着,又叫其他人继续将黄豆制作成豆腐,然后自己跑到小丘陵看果树栽种的怎么样了。
只见小半个坡头都种满了果树,看上去颇为壮观,看来这段时间这些人还是挺卖力的。
等到了太阳半落山头时,大伙都来到了厨房前的空地集合,等着开饭。
人还未至,已然闻到浓郁的香味从厨房飘过来。
众人在猜测是不是今天又做了馒头,但闻着味道又不像,难不成是王平所说的新吃食?
就在大家翘首以待时,王平和李小凤等人都端着一大盆颜色绚丽的,散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的东西出来了。
等王平等人将盆子放到桌子上,众人连忙探头望去。
只见嫩白的豆腐丁身着鲜红的辣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外酥里嫩的肉沫,绿色的葱花散落在盆中,再加上这浓郁的香味,极其诱人。
王平拿着汤勺往每个人碗里分麻婆豆腐,分到的人早已按捺不住,连忙喝了一口,瞬间被这味道征服了。
现场只听见一阵阵吃东西的声音,当大伙吃完,舔了舔嘴唇,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可惜这么多人,做出来的几大盆麻婆豆腐都被吃完了。
众人向王平问道:“这东西叫啥啊?真是太美味了。”
王平看着众人道:“这是麻婆豆腐,是我们新做出的吃食的其中一种做法,等下让你们尝尝另一种做法做出来的吃食。”
王平示意了一下李小凤,于是李小凤和马二娘就走进厨房,抬出来了一个盖着纱布的大蒸笼。
李小凤和马二娘将其抬到了桌子上,将纱布一掀,只见一块块的豆腐干摆放的整整齐齐的,酱色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是很可口,不过也有一股奇特的魅力。
每人都分发到了几块豆腐干,轻轻一咬,咸香爽口,硬中带韧,都是对这个叫豆腐干的东西赞不绝口。
豆腐干不仅味道不错,而且易携带,久放不坏,原料低廉,实在是一道特别实惠的食物。
王平带着十几个人来到了堆着盐矿的仓库,让众人将盐矿都装进木箱里搬了出来。
然后将盐矿放入装满清水的大锅中,随后大火煮沸,水干后剩下了掺杂着沙子的粗盐。
接着将粗盐块再次倒入洗干净的锅内,拿出准备好的麻布和装有炭的脱毒布包,融化,稀释,过滤,脱毒,蒸馏,烧晶,研沫。
最后提炼出白花花的细盐,王平用手指沾了一点,比未提纯的盐咸多了,口感更好,满意的点了点头。
前天的豆腐盛宴还记忆犹新,那味道直到现在众人都还念念不忘。
随着大伙的吆喝声,一框框的豆腐干被运上了马车,还有几小袋细盐。
王平在马车的颠簸中抵达了洺州城,让李小凤和马二娘前去集市卖豆干,而王平则带着细盐前往范府去了。
范府占地面积仅次于城主府,可见范愿的权势和刘黑闼对他的看重。
反复门口的守卫将王平拦了下来,问其来意。
王平镇静的看着守卫道:“我叫王平,前来拜访范将军,有生意和范将军谈。”
一个守卫进去通报了,不久就让王平进去了。
王平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候客厅,只见厅内装修风格独树一帜,既奢华却不庸俗,古典中透露张扬,雅致却不失高贵,无论范愿人是怎么样的,但就看其品味来说,确实是值得赞扬的。
不过并未看到范愿的身影,询问侍卫得知,范愿还在书房处理公务,令王平在此等候。
看来这是要给我个下马威啊,王平如此想到。
不过也是早有心理准备了,毕竟之前那么得罪了范愿,虽然主要怒气都发泄到了苏定方身上,但范愿可不是一个大气的人,光是让王平在此等候,而不是将王平抓起来打一顿,就足以证明范愿对王平口中的生意有兴趣。
估计是范愿知道了王平做出馒头卖的很火的事,身为一城的长官,想知道点事很容易,更何况他儿子也是因为馒头被打成那个样子。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王平并未表现出丝毫不耐烦。
当太阳移到了头顶时,范愿终于出现了。
只见他身着黑色锦绣大褂,头戴官帽,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大跨步的走到厅内坐到太师椅上,威势更胜上次。
范愿端起茶喝了一口,才看向王平道:“你还敢来这里?真当我范愿不会惩罚你么?”
王平笑了一下道:“草民有眼不识泰山,与贵公子发生误会,特来赔罪。”
说罢便取出一袋盐,递交给范愿。
范愿疑惑的问道:“这是何物?”
王平拱手道:“回大人,这是经过提纯的细盐,味道比粗盐好多了。”
“哦?”
范愿将信将疑的看了手中的盐一眼,便递给了在一旁的侍卫,让其尝尝味道。
侍卫接过盐,用手指沾了一点,放进口中。
顿时眼前一亮,对着范愿连连点头。
范愿收回眼神,看向王平道:“还不错,那你说的生意是?”
王平微笑答道:“我欲将制取此盐的方法献与大人,只是想让大人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