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心中已经有了破蜀之策,马上写信,派人告诉孙权,大破刘备,指日可待。
孙权看完陆逊写来的信,召集众臣,说:“江东有陆逊,本王无忧了,前些时,阵前许多将军上书说陆逊怯战,本王不相信,现在看来陆逊不是怯战,而是在等待时机,他终于等来了机会!”
张昭,顾雍等众臣,以前不相信陆逊能胜任都督,现在听孙权如此一言,惭愧得低下头。
阚泽是力举陆逊的老臣,现在高兴得白发与白须一起飘舞成旗,昭示着胜利的信息。
孙权当即引军接应陆逊。
此时,刘备在猇亭指挥水军顺流而下,沿江屯扎水寨,深入东吴境内。
黄权深怀忧虑,对刘备说:“水军沿江而下,进则容易,退则难了。臣愿引军为前部,陛下可在后方,如此则万无一失。”
刘备不以为然地说:“吴军早已吓破了胆,朕长驱直入,有什么可怕?到了秋天,天气凉爽,此时适合用兵,朕必大破吴兵!”
秋天是农夫收获五谷的季节,刘备在农家收获季节,收获战争的胜利,真是皆大欢喜。
可是,刘备身边的文武官员都从刘备的话里,感到了刘备的狂妄和愚蠢,不相信他能收获战争的捷报,都认为黄权说得有理,于是,苦苦劝谏刘备。
刘备已处于半疯状态,不听群臣苦劝,发出一阵汪汪狂吠,咬得群臣悻悻而退。
马良是最能说服刘备的人,可惜他到东川给孔明送图本去了,马良不在,刘备更是一意孤行,当即分兵两路,命令黄权在长江以北指挥人马,防止曹丕攻来;刘备自己在长江以南督军,在两岸分立营寨,以图进取。
刘备和陆逊在猇亭对垒,为世人瞩目,曹丕派出的探子刺探到消息,立即报告曹丕,声称蜀军势大,依山傍林扎下四十多座大营,大营相连,纵横七百余里,黄权在长江北面统兵,每天派出哨探百余里。
曹丕听了探报,哈哈大笑,说:“老不死的老乌龟刘备,这回必败无疑。”
群臣问:“刘备为何必败?”
曹丕说:“刘备不懂兵法,连营七百里,如何拒敌?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交通不便,这是兵法大忌。刘备马上要大败于东吴陆逊之手,十日之内,刘备兵败的消息必定来到。”
司马懿微微一笑,说:“刘关张在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看来刘备马上要追随关羽,张飞后尘,下地狱了。”
曹丕说:“刘备面临三种命运,一被吴军杀死,二被吴军活捉;三败逃而走,走在半路上忧愤而死。”
很多大臣不相信,刘备拥兵七十五万,有众多谋士辅佐,而陆逊只是稚嫩书生,如何能抵挡身经百战的刘备?于是,众臣纷纷请曹丕准备出兵。
曹丕略思片刻,说:“陆逊如果获胜,必定会率吴兵前去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假装派兵增援,命令三路军马一起进攻,则东吴唾手可取。”
众官员全都拜服。
吴质忽然走出班列,说:“陛下,如果趁此间隙,派一名能言巧辩之士去东吴游说孙权归降?若不是不战而屈敌之兵?”
曹丕说:“孙权精于算计,岂会受制于朕?朕对此不抱希望。”
刘晔说:“吴质所言有理,陛下在陆逊未胜之际,派人劝降孙权,孙权不降,我军就攻打,不必等到陆逊胜利以后,再出击。”
曹丕不太能接受派人去游说之计,说:“朕意已决,以攻打东吴为上。”
随后,他派曹仁督领一路军马出濡须口;派曹休督领一路军马出洞口;派曹真督领一路军马与夏侯尚共出南郡,最后曹丕自己引军前去接应。
就在曹丕准备攻打东吴的时候,马良飞驰到东川,见到诸葛亮,从怀里掏出他亲手绘制的军营地形地貌图本,双手呈献给诸葛亮,说:“这是我军扎营图本,丞相看是不是妥当?”
诸葛亮接过图本,只是随便扫了一眼,气得脸面煞白,砰,用手一拍桌案:“是谁叫陛下如此下寨?此人该杀,该杀!”
马良问:“是陛下自作主张,如此扎寨,有何不妥?”
诸葛亮渭然长叹:“完了,七十五万大军毁于一旦,汉朝气数已尽,以后再也不谈复兴汉室了。”
马良急忙问:“如此安营扎寨,为什么会导致全军覆灭?”
诸葛亮回答:“一,连营七百里,战线拉得过长,首尾不能相顾,将士无法交战;二,在山林中扎寨,交通不便,自己困死自己;三,现在天气炎热,山林易燃,如果陆逊用火攻,山林毕毕录录燃烧,陛下全军覆没,比当年曹操在赤壁还败得惨!”
马良说:“要是陆逊没有想到用火攻就好了。”
孔明说:“在这样的时候,就是傻子都会想到用火攻,陆逊不是傻子,比周瑜还精通用火之道。”
马良急得头冒虚汗,说:“丞相赶快想办法救陛下。”
诸葛亮用手向营外的马匹一指,说:“你骑上马,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去,报告陛下,叫他把营寨移出山林,在平地开阔的地方扎营。否则,汉朝真的气数已尽。”
马良说:“路途遥远,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你叫我在短时间内如何赶回去?如果陆逊在最近两天就纵火焚烧七百里连营,陛下该怎么办?”
诸葛亮已预感到一场大火即将燃起,救火已来不及了,欲哭无泪,说:“你回去的时候,吴军必然已大获全胜,你叫陛下退守白帝城。”
马良又问:“如果陆逊追到白帝城,丞相派出的救兵未到,陛下又怎么办?”
孔明回答:“你放心,我在入川时已在鱼腹浦摆下十万精兵。”
马良呆住了,问:“我多次从鱼腹浦走过,不见一兵一卒!”
孔明催促说:“你以后就知道了,赶紧走,不要再问。”
马良说:“请丞相写下表章。”
诸葛亮立即写好表章,把它交给马良。
马良带上表章,向刘备所在的猇亭赶去。
诸葛亮也不怠慢,马良后脚刚走,他就火速回到成都,调拨军马,准备救应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