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梓沫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回家了,但她也有点心痛。她看着那两张纸,紧紧的抱着刘燕。“师母,我今后就是孤儿了,没有人要的孤儿了。”
“傻孩子,你怎么会是孤儿呢,现在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只要我在,一定能够保护你。”
“以后你就喊我“妈妈”,你就是我的女儿,货真价实的女儿,谁也抢不走。”刘燕越说越激动,留下高兴的眼泪。
梓沫看着师母,点点头。“妈妈,妈妈……”
从此之后,梓沫就认定刘燕是她的妈妈,她发誓,一定要用功学习,照顾她现在的爸爸妈妈。
刘燕今年四十多岁,却没有为老师刘泽诞下一个子嗣,她时常叹着气,还好老师在镇上教高中,带出了一届届优秀的学生,足有声望。
转眼就是高考,梓沫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时,浑身轻松,她转身看了一眼背后的高中学校,朝正在考场外焦虑的等待的妈妈走去。
“考的怎么样?”
“可能不太好。”
“你又开玩笑了。”
“哈哈哈。”
“我们去吃好吃的,庆祝我们的梓沫姑娘高考顺利。”
高考结束后,梓沫想着距离开学这么久,这段时间可以找个暑假工,挣钱补贴家用。
“妈,我想去找份暑假工,现在离开学这么久呢?”吃饭期间,梓沫给妈妈夹了一块蜜汁鸡翅,满脸笑容的对刘燕说道。
“锻炼一下也不错,不过,还是休息几天。”刘燕往梓沫碗里添加了两勺汤。
“你想找什么类型的呢?”坐刘燕旁边的刘泽说到。
“爸,我想去镇中心的酒店当服务员,我听同桌说,服务员有收暑假工。”梓沫信心满满的说。
对她而言,当服务员可比捡破烂强多了,而且收入也不错。
“我看,你先等等,我和你妈妈正准备去带你去芙清市玩一段时间,我有个朋友在那边开培训机构,我们想送你去参加音乐培训或者学舞蹈。”
“这是我们两的想法,你可以先考虑一下,不要那么急去找暑假工。”刘燕附和着说。
“对,你先思考几天。我们也好久没有去旅行了,要是同意,我们还可以趁着你的福气,正好去玩一段时间。”
爸爸妈妈想的那么周到,梓沫欣喜的咬咬牙,但她又担心给爸妈造成太多的开支,心里酸甜交加。默默的把饭吃完。
“梓沫。你要不要跟我去永远酒店当暑假工啊?”同桌刘可可找到梓沫,激动的问。
“你已经找到工作啦,那恭喜你啦!”梓沫说的有点无精打采。
“怎么啦,梓沫?你是不是有心事。”
“我爸爸妈妈想带我去参加音乐培训或者舞蹈培训,但是我想早点找份暑假工,能减轻他们的负担。”梓沫一五一十的告诉可可。
“可可,你说我到底选择哪一样啊!”梓沫盯着可可问。
“我觉得你还是听你爸爸妈妈的。”可可想了想,又说。
“你这也是苦尽甘来,你在以前那个家庭过的真不是滋味,现在就像一个仙女一样,说真的,我打心里羡慕你呢。不过,你发达了可千万不要忘记我。”
“哈哈哈,一定一定。”梓沫听可可这么一说,满脸乐开了花。
“哎,你现在可算熬出了头,我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呢。我爸最近整体和我妈妈吵架,他们只要一吵架就会涉及到我,你看,这里都被打成这样了。”可可说着,把手袖往上拉,一块巴掌大的淤青。
梓沫特别能理解可可:“不怕,等你读大学就可以逃离那个家了。”
“梓沫,我跟你说实话,我对我的成绩没抱多大的希望,我妈说我不是读书的料,我觉得她是说对了。”可可摇摇头,伤心的说。
“不会的,哪有人天生是读书的料,不过更加努力罢了。”梓沫安慰着可可,给可可一个大拥抱。
两个高中刚毕业的女孩紧紧相拥,她们对往后的生活充满担忧,迷茫。
时间不快不慢的进行。
“梓沫,出发吧,车到门口了!”刘燕在厨房喊到。
“好嘞,她从房间出来,她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服放在行李箱里。”
可可得知梓沫今天出发,可是今天是她第一天上班,不敢请假,不敢旷工,没有来送梓沫。
大城市的空气带着人气味,尾气味,一座座大厦冲淡了梓沫对空气的感觉,道路两旁的绿化好看极了,路上的车来来往往比小城镇上的多的多,刚开始对空气不太适应的梓沫现在沉浸在新事物的喜悦中。
爸爸妈妈好久也没来大城市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谈笑着周围的车水马龙。
车行驶到幸福花园的小区,迎面而来的是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虽满头白发,但梳的整齐,身上的衣服素中带点红色,耐看极了,全身散发出一股书香气息。
“来,梓沫,快叫外婆。”刘燕拉着梓沫的手来到老奶奶身边。
梓沫对外婆这个词没有多大印象,而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自己竟然可以喊她外婆,这实在太幸福。
“外婆。”梓沫甜甜的叫了声。
“嗯,乖,乖,孩子乖。”外婆赞不绝口,她对眼前这个姑娘左看右看。
“长的水灵水灵的,真俊俏呢。”外婆拉着梓沫的手不舍得放下。
四个人一起来到八楼806。
“以后我们就住这里啦,你们来了,我就开心。”外婆说着,就到厨房去。
“妈,您到客厅休息,我来煮饭。”
“妈,您休息会儿,先带梓沫熟悉一下环境。今天我们两来煮饭。”
刘泽和刘燕把外婆扶到客厅,两人围起围裙。
“乖闺女,来,外婆带你看个好东西。”外婆领着梓沫来到书房,这间书房可真大,四面的壁橱上都摆满了书,和书房相连的就是阳台,阳光正好,一张小桌子,三条椅子围绕着。
外婆打开最上面的柜子,梓沫看到挂在墙上的是一把古琴,以前,梓沫只在历史书上看过古琴。
外婆缓缓地说到:“这把古琴可有些年了,当年我的母亲送给我,我本来是想送给你妈妈,你妈妈就说自己没有音乐细胞,死活不收,现在正好,送给你刚好。”
“外婆,可是我也不会啊。”
“放心,这个可以慢慢学的。看你这么聪明,学古琴正好。”外婆取下古琴,来到阳台,梓沫跟在后面。
“你看啊,古琴只有七根弦,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外婆说到这,拨动一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