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蒙蒙亮,还没吃早饭,栓柱就带着周小亚上了山。
最近天气热,山上冒出了不少菌菇,这种菌菇味道鲜美,不管是炖鸡,还是用来煮汤,都是非常好的食材。
不过这白捡的食材,其他人也不会不要,所以栓柱才拉着她早早的上了山。
“咱们采菌菇的时候,顺便还能看看有没有鸟蛋,等会能拿回去煮了吃。”
“好。”
这个时候的郡峰山上还没有什么人,笼着一层雾,朦朦胧胧的,树叶上都凝着雾水,大概是昨天睡得早,周小亚整个人都精神抖擞的。
采了一会菌菇,周小亚惊喜的发现不远处有个鸟窝。
“哥,你看。”
那树干有点滑,周小亚便在树下等着,她提着筐篮,眼尖的发现不远处有几个红色的菌菇。
这种红色的菌菇比普通的菌菇味道要好,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真菌。
周小亚小心翼翼的将几个红菌拔起来,刚放到篮子里,就看到了一截裸露在泥土外面的白色根茎,茎顶长着几片椭圆形的绿叶,整个形状像巴掌一样。
那叶子长得和其他叶子不一样,周小亚认真的盯着看了好一会。
想到某种可能,周小亚惊喜的拿过旁边的小镰刀,蹲下身看着那白色根茎就挖了起来。
她的动作很轻,生怕损坏了这株植物。
将上面土扒干净,果然是一株野生人参,看样子年份还不小。
周小亚抿了抿唇,犹豫了一下,将人参装到了自己贴身背着的斜挎布包里。
这小包是王淑文用做衣裳剩下的边角料做的,她之前在里面装了几片薄荷叶,不过起床的时候她发现都干了,就随手丢了,现在用来装这野生人参刚刚好。
栓柱这边掏了鸟窝,下来的时候就看不到周小亚了,他喊了两声没见人影,栓柱皱眉,找了一圈,还是没看到周小亚。
“小亚,小亚……”
周小亚又采了几个菌菇,听到有人叫她,跳起来招了招手,“哥我在这里。”
栓柱将她头上的草拿下来,“你怎么跑到这里了?”
“刚刚看到几个红菌,你看,好大一个。”周小亚看了眼他手里的鸟窝,“你掏到了?里面有几颗蛋?”
家里有七个孩子,怕是少了不够分。
“有八颗蛋,今天采到的菌菇已经够多了,我们先回家吧,我娘应该做好早饭了。”
栓柱接过她手里的筐篮,牵着她往山下走,太阳已经出来了,树叶上的露水已经开始消散。
周老太亲自给他们煮的鸟蛋,八颗蛋七个孩子,这多出来的一个给了栓柱,周老太一向疼爱这个懂事的长孙。
又想着凤霞这次被咬,花了不少医药费,心疼钱,顺便把原本凤霞的鸟蛋给了周小亚。
这户口都上了,老三两口子领养周小亚是不可能更改的事情,铁板钉钉的,周小亚这孩子也贴心,这几天每天给她按腿,她的腿疼病都好了不少。
加上这鸟蛋是她和栓柱一起上山掏的,又采回来这么多的菌菇,她给她多分一个鸟蛋也不算过分。
周老太想想,觉得自己做得对,便去堂上吃饭了。
鸟蛋很小,几个孩子将蛋壳剥了,几乎是一口一个。
鸟蛋和周小亚以前吃过的鹌鹑蛋口感差不多,而且周老太煮鸟蛋的时候,往锅里加了盐,盐水中的盐分会有效去除鸟蛋中的腥味,改变鸟蛋的口感,味道也会更好。
周小亚吃着鸟蛋,很喜欢这样没有什么烦恼的日子。
养父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养母体贴温柔有耐心,对她很好,自己只需要像个普通孩子那样,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就可以了。
今天的早饭是赵兰香做的,因为今天周德清一家就要回县里了,所以格外丰富。
有红薯稀饭和白面馍,还炒了菜,韭菜炒鸡蛋,醋溜白菜,前两天酱的黄瓜,整整齐齐的装在盘子里,配稀饭吃最好吃了,当然还有自家腌的咸菜,每天早上都不会缺席。
“你到时候在城里帮我看看有什么时兴的料子,栓柱也是时候做身新衣服了,他现在大了,不能再只有那两套衣服换洗,穿打补丁的衣服让人笑话,还有铁柱,我打算也给他做一身……”
赵兰香的言语间,不自觉的透露着优渥。
林巧红听着,嫉妒得快要把碗底戳破了,半晌,她才挤出一抹笑容,“大嫂就想着给栓柱和铁柱做衣服,怎的就没想到过要给娘做一身?”
不就是有个当村支书的老爹,家里条件好点吗?有什么好得意的?!
“本来是该先给娘做的,但这布票是我娘家嫂子给我的,算是她这当舅娘的给外甥做衣服了,所以才想着先给栓柱和铁柱做。”
赵兰香给儿子碗里夹了一筷子韭菜鸡蛋,笑眯眯的看向林巧红,“我前个月给娘做了身新衣服,还新着呢,不知道老二你们家什么时候也给娘做一身衣服?”
林巧红顿时噎得说不出话来了。
周老太想到这个,很不高兴的撂了筷子,“一天天的,净喜欢挑拨是非,光是嘴上说有什么用?你进门这十几年,我连双你做的袜子都没穿过。”
林巧红扒着碗里的粥,恨不得钻进地缝里,“这不是我娘家不如大嫂家么,娘你也知道的。”
她爹娘年纪大了,干活不利索,几个哥哥又一事无成,还得靠她时常接济着。
“指望你做的衣服,比母猪上树还难。”
周老太很不待见林巧红的娘家人,每次上门像打秋风似的,腌的咸菜要带上一罐子,给孩子买的新布要带上半匹,每次空着手来,在他们家大肆吃喝了一顿,又满载而归了。
不像赵兰香的娘家人,每次上门都提一堆东西。
林巧红受了周老太的一顿奚落,这下不吭声了。
吃过早饭,县城的吉普车就过来了。
七十年代经济落后,物质贫乏,吃穿住都成问题,县里才有一辆破吉普。
司机帮忙将行李搬上车,周小亚抱着小白,和父母一起坐在后座,那吉普车摇晃了几下,很快就平稳行驶了。
吉普车驶进了县革委会的大门,一座苏式两层楼的办公大楼,安安静静地矗立在大院的中央,显得非常神圣,旁边立着几栋比较高的楼房,这便是干部宿舍了。
董桂兰抱着闺女,指着一栋红砖房给她介绍道,“小亚,那是公共食堂,往后我要是中午没空回来给你们做饭,你就和你外公去那里打饭……”
“嗯,我知道了。”
“好了,先回家去吧。”
迎面走过来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个和周小亚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那孩子穿着干净的白色短袖,戴着手表,从他的五官中可以看得出来,以后绝对会是一个很帅气的男生。
谢修明微笑的同他们打了招呼,“刚从老家回来?”
周德清点头,“是啊,小亚,这是谢叔叔和童阿姨,住咱们楼下的。”
“谢叔叔,童阿姨你们好。”周小亚很有礼貌的打了招呼。
“德清,这是你侄女?”谢修明问道,周德清夫妇结婚多年,但始终没有生育一儿半女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这回老家一趟,还带了个女娃娃回来?
“不是侄女,以后就是我闺女了,这孩子从小就没了父母,我们也没孩子,便领养了。”
“噢,原来是这样,谨言,和妹妹打个招呼。”
“妹妹好。”
周小亚和他握了握手,“你好。”
谢谨言的手指修长,握在手里凉凉的,他很快就松开了。
“我们还有点事,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
上了三楼,周小亚第一次见到了她的外公。
她抱着小白,很有礼貌的弯腰叫道,“外公。”
董国丰早就知道了闺女和女婿领养周小亚的消息,看到这孩子,亲近的招了招手,“哎,真乖,过来让外公看看。”
女儿和女婿三十好几了,也没个孩子,他心里着急,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德清和桂兰已经够急的了,他不能再给他们添堵。
他们领养周小亚,董国丰是支持的。
有个养女,以后就算真的不能有自己亲生的孩子了,也好歹有个依靠。
“看着就是个乖巧聪明的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别拘束,大院里要是有谁敢欺负你,就和外公说,外公帮你揍他们。”
周小亚被董国丰的话逗笑了,她点点头,“好,以后要是有人欺负我,我就和外公说。”
“真乖。”他摸了摸周小亚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