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过早饭,董桂兰便拿着写好的尺码和布料去了王淑文家。
周老太坐在院里的藤椅上,哎哟哎哟的叫唤着。
她有腿疼的毛病,这两天又犯了。
“奶奶,你怎么了,腿疼吗?”王小亚路过,多问了一句。
周老太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你没看着么,还问什么。”
“奶奶,我帮您按按。”
说着,王小亚就在她面前蹲了下来,伸出手一下一下帮她按着。
周老太本来想推开她,不用她假好心的,但被按了一通,疼痛居然奇迹般的有所缓解了。
家里也不是没有孩子帮她按过腿,但他们就是瞎按,每次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还加重了。
周老太昨晚腿疼得一晚没睡好,被她这么一按,疼痛缓解了,困意袭来,不知不觉的,眼皮子便像安了磁铁似的上下吸在了一起。
王小亚甩了甩疲软的手,回周老太的屋里拿了块毛巾毯给她盖上,然后出门了。
她也没什么地方要去,就是无聊想在村里四处转转。
周家在最东边的村头,独家独院,和村里其他人家不紧密相连。
绿水村以王姓和周姓人家为主,夹杂着十几户外姓,按王小亚一路走过来的观察,周姓人家的光景普遍要比王姓人家的好,至少住宿方面是这样,周姓人家普遍都是齐整的院落,而王姓人家大都是塌墙烂院。
而周姓人家里,又数周德清一家的院落要最好。
走过一条小桥,面前就是一大片的枣树林,远远望去,一片翠绿色,树上都结满了圆滚滚的枣子,只是还没成熟。
大概是为了防人偷枣子,有个包着头巾的妇女在这里守着,摆了张板凳,旁边是个军用水壶,王小亚不认得她,远远的喊了声。
“婶婶。”
妇女态度亲切,“小亚啊,你这是要去哪?听说你要跟着周书记到县城里生活了?这可真是让人羡慕,以后可不要忘了婶婶。”
“我刚还看到你几个哥哥往这边去了呢,还有你娘去王淑文家了,王淑文和你娘的关系一向好,那裁缝的手艺真是没话说,十里八村的还有不少新娘子找她做婚宴穿的衣裳呢,你娘带了那些布料,想必是给你做衣服去了。”
“我就是随便逛逛。”妇女口中的几个哥哥应该就是周德清的几个侄子了,王小亚跟他们就是昨晚打过招呼,也不熟,没必要特意找他们。
“婶婶,你先忙,我过去那边看看了。”
“好嘞,要不要吃枣子?婶儿偷偷给你摘几个早熟的,你用衣裳裹着,悄悄吃。”
王小亚不馋枣子,更何况这还是公家的,急忙摇摇头。
“不要了,谢谢婶子。”
说着便要离开这里。
“过几天就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打枣节了,你回家跟周书记说说,问他要不要留下来,看打完了枣再回县里……”
“我知道了!”
王小亚穿过枣树林,看到几个孩子在那边玩闹。
她没有任何过去的想法,就在岩石旁边坐着,晒晒太阳。
一道身影在她旁边坐下。
“要不要一起玩?”
是赵兰香的大儿子栓柱,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在村里上高小,生得模样周正,衣着也十分整洁得体,王小亚摇摇头,“不要了,我走累了,就想坐会。”
周德清早上去村委了,董桂兰也不在家,家里除了周老太一个人都没有,周老太在院子里瞌睡,王小亚也不好弄出什么动静来,怕吵醒她。
“我带你去个地方。”
栓柱抓了王小亚的手,小亚妹妹的手软软的,比他的要小很多。
王小亚无奈的被他拽起来,“你要带我去哪里?”
“到了你就知道了。”
栓柱拉着她,避开路上的村民和小孩子,上了郡峰山。
山上葱葱郁郁的,这个季节还有不少蚊虫,怎么赶都没有用,不一会儿,王小亚的手臂就被蚊子叮了两个包,痒痒的,她就伸手挠了挠,手臂上很快就红红一片了。
栓柱摘了一些薄荷叶递给她。
“把这个放在衣兜里,能有驱蚊的效果。”
王小亚接过来,冲他甜甜一笑,“谢谢栓柱哥哥。”
栓柱这才注意到,小亚妹妹笑起来好好看,让人如沐春风,她比家里两个妹妹都要好看得多。
手里的薄荷叶嫩绿嫩绿的,闻着一股冰凉的味道,很舒服,王小亚将薄荷叶放在口袋里,果然没有蚊子再叮她了。
“小亚妹妹吃过草莓吗?”
“草莓?”这玩意儿她以前是肯定吃过的,酸酸甜甜的,很多汁,不过自从重生到这里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你站在这里别动,等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