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祯毅的建议,赵郡梁军将要突破黄河天堑,打到河对岸去与秦军厮杀!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祯毅只是这么提了一嘴,没想到得到了赵郡主管众人的一致支持。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他们在武安手下受了多少不如意。
而简从在祯毅的建议下,也开始了对河西的攻略。
这次请祯毅过来,就是为了向祯毅汇报自己的准备以及请求指令。
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河东一片青葱而河西黄莽。夹城就位于河西大地上。
“殿下,您来了!”
简从热忱,祯毅却手一抬,制止了简从的阐述。
“本王只是来看戏的,不参与任何打决定,先生自便!”
祯毅没有和祯宽赌气,这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需要锻炼手下人,让他们独立自主,坐镇一方。
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这样,不过对于简从而言,祯毅更多的是想要跟着简从学习,毕竟简从是成名多年的大家。
如果把战争看做一盘棋,五五分是平局,六比四是胜利,那么十比零也是胜利。
祯毅不敢掺和简从的战略,就是想学习十比零的战略安排。
如果自己参与,最后也许会胜利,但那就不是简从的十比零了。
祯毅态度坚决,反而令简从赶到遗憾:他还想从祯毅身上学习孙武子的传承,至于祯毅那天马行空的部署以及不可成就的实现,他是半点念头也没有。
这是祯毅的天运,学不了,也学不到。
祯毅坐在角落上,正好可以看到沙盘,听清楚简从的部署。
他向简从示意,让他开始部署行动。根据他得到的消息,梁军明天一早就要开始反攻秦国!
将令一个接着一个的发出去。行云流水,毫无纰漏!
不一会儿,满军帐的将领就走得所剩无几,剩下的几人,是简从留下的应急队伍,为了防止战略失败。
“先生的谋划简直无懈可击!”
祯毅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究竟是不是无懈可击,这要看对岸的那位怎么应对了!”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河西,夹城,秦军大营
天已二更,武安还在大堂里研究马上就要进行的行动:同渡黄河!
这次行动安排了很久,联合了两万多军队,分批同时进攻五个渡口,后面三万秦军蓄势待发,只要有一个渡口落到秦军手中,那么大军压上,秦军五万即刻可以过河!
这次联合行动,武安计划了很久,这一次战争比上一次难得地方就是秦军没有渡口在手上。
所有黄河西岸的渡口,在上一次战争中都被梁军摧毁的一干二净。
同时,这次行动也是仓促进行的,武安虽然谋划了这个计划很久,但目前还没有成熟,之所以仓促进行,就是因为武安收到情报:梁国东线的燕军已经撤退了,东线主帅祯毅已经返回赵郡!
武安慌了,只怕自己再不行动,就再也无法过河去!
正是因为祯毅的出现,令武安仓促开展计划,同时三更半夜还在这里反复推敲。
“武安大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门外,亲卫走进来。
不知不觉,武安已经一夜未眠,城外三军将士正在等待他的命令!
“哎……罢了!成败在此一举!”
武安不再多想,尽人事,听天命。他走出大堂,看着城下的将士下达进攻命令。
“出发!”
两万秦军大军,分五批出发,少的一两千人,多的四五千人,他们将按照计划,分批次,分地点,分时间渡河。
战鼓擂响,秦军军阵里喊杀震天,这是在明摆着告诉梁军:我要进攻了!
第一支进攻的秦军面前是风烟渡,这只军队总人数有五千人,强攻最难的渡口。
他们或乘大舟,或驾艨艟,纷纷扬扬,如同一群蝗虫超对面的风烟渡口扑过去。
风烟渡里同样警声大作,驻守在其中的梁军枕戈待战,以投石机、床弩、火箭阻挠秦军的进攻。
秦军过河半,梁军又放下漂竹,铁环等一系列防御武器,阻挠秦军过河。
战斗一时间进入胶着状态,武安一直在关注战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切都朝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
咚咚咚!
风烟渡南边,远十几里的地方,又一处喊杀声响起,那边的战争也打响了!
黄河是几字形,南边是黄河的上游,破碎的战船残片,秦军和梁军士兵顺流飘下来,无一不在诉说着那里战况的激烈!
万里渡的战斗也打响了!
这也在武安的预料中!
接着是涉足渡、天门渡!
四处渡口的战斗打响,涛涛黄河水中鲜红的颜色也越来越明显!
四处渡口的战斗都在胶着中,这同样在武安的预料之中!
这一切都是为了第五处渡口做准备,武安的心情激动,心提到嗓子眼里,两万秦军投入战斗,这一战能够功成,就看他所准备的在,最后两千奇兵!
但是,这支奇兵似乎出了什么问题,按道理战报应该早就送到,为什么已经过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送来?
哪怕是一个失败的消息!
就在武安翘首以盼中,一匹狼狈的战马跑进,武安的信咯噔一下掉进了冰窟窿里!
“大人!小壶渡的将士们遇上了梁军主力,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