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争博弈
浮生往梦2020-10-18 19:477,059

  大野郡治

  斥候队正侯鱼跃正站在门口小心的等待着。

  焦虑,不安,激动。

  他一个小小的队正,居然马上就要见到赵郡的最高权利长官,大梁的敬王殿下!

  我进去的时候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行军礼还是臣礼?

  侯鱼跃浮想联翩,但他也没有完全慌乱,他一遍又一遍的组织语言,想要描述今天自己的发现。

  门终于开了,一名侍女从里面走出来,她对侯鱼跃微微行礼:“殿下请侯队正进去!”

  侯鱼跃一惊,身上出一身冷汗,忙不丁的在侍女带领下走进房中,什么左脚右脚,什么军礼臣礼,在这一刻全都是一团浆糊。

  “臣……末将……小的……”

  一连三次开口,侯鱼跃都结结巴巴,祯毅哑然失笑,他摆摆手招呼侯鱼跃走到跟前来,笑着安慰他:“侯队正不要紧张,慢慢说。”

  “是!”

  侯鱼跃沉默了一阵,重新组织语言之后这才开口:“卑职率领第十二斥候队在黄河边巡逻,在快要换防的时候,我们的斥候发现了藏在黄河河边水草中的羊皮筏子,根据羊皮筏子的数量估计,那一队秦军探子应该有十人……”

  侯鱼跃讲述完,祯毅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他并不是考虑怎么惩罚侯鱼跃,因为他们将秦军的探子放了进来。

  梁国和秦国之间的交界长达几百里,如果想要做到坚不可摧,那就需要十几万的军队镇守。

  秦军探子进来了不可怕,关键是在于两军在侦查和反侦察之间的博弈!

  如何利用这一支秦军,以及没有被发现的更多的秦军加以利用,这才是祯毅在考虑的问题。

  思索良久,祯毅回头大喝命令。

  “来人,速速请简先生过来!”

  自从祯毅的实力进一步拓展,简从在祯毅身上看到了抱负实现的希望,更是殚心竭虑的为祯毅出谋划策,而此时,简从正在组织训练赵郡的北郡军团。

  北郡军团,顾名思义就是赵郡时刻准备驰援北郡的军队。

  祯毅很早之前就给赵郡争取到了十万的军队人数,而明面上只有七八万人,这两万多人的北郡军团,就是他准备的最后两万。

  秦国明白的道理,祯毅同样明白,因为赵郡的军事力量太强大,因此他知道秦国不会直接进攻赵郡。

  秦国很有可能会牵制住赵郡,然后进攻北郡,这样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重大的战果!

  对于祯恭所管辖的北郡,虽然他的亲民政策令祯毅看好,但是北郡的军事力量却一直令祯毅很担心。

  明面上,北郡目前各方驻军达到空前的二十万人,但是赵郡土地广阔,加上军队派系混杂,实际上的战斗力能有多少祯毅也没准。

  而且祯毅一只都在关注着秦国的消息,孝王又网罗了一大批的军事人才,其战功赫赫,丝毫不逊色名将。

  这就令祯毅十分担忧,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祯毅决定组建北郡军团,一旦北郡发生战事,他就能够立刻支援北郡!

  简从则是这只军队的主帅。

  “殿下,您找我?”

  简从得到消息匆匆回来,祯毅邀请他坐下,又让侯鱼跃再讲述了一边自己的发现。

  听完之后,简从沉思开口:“殿下的意思是要对这件事情加以利用?”

  祯毅点头,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侯鱼跃能够参与的了,他领了赏赐,战功薄上记了一功,便离开了。

  而祯毅和简从,则在房内密谈。

  探子是双刃剑,刺探到了有用的信息,那么就会给己方带来巨大的优势,甚至直接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但如果情报有误,那么对己方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祯毅想要做的,就是通过误导的形式,令秦国的探子带回假情报去,从而为梁军的行动赢得优势,为战争的胜利积蓄筹码。

  秦国的探子虽然渗透进入了梁国内部,但是梁国的斥候更加神通广大!

  在隐和斥候以及梁国对秦国早已开展的渗透攻势之下,黄河对岸传来了最可靠的情报!

  秦军大将蒙驽抵达夹城,指挥夹城前线!

  蒙驽是何许人也?

  前岁在犬戎以三千兵破三万,缔造了另一个军事战争神话!

  而此事秦国也是大肆宣扬,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

  而蒙驽此人,人如其名,驽钝踏实,他来指挥夹城,守有余而攻不足,很显然,秦军是要让他来防备赵郡的偷袭。

  但是至于这蒙驽的能力究竟如何,祯毅也只是道听途说,这三千破三万不免有夸大其词的因素在其中。

  因此祯毅还需要试他一试!

  祯毅已经打定了注意,要将赵郡塑造成防守阵线,然后支援北郡。

  如果要误导秦国探子,那么就要让他们误以为赵郡将会是梁国进攻秦国的桥头堡!

  这就需要祯毅演一场大戏!

  夜幕时分,大野郡治中的大小官员一齐打点行装,前往赵郡大营。

  赵郡大营,也就是新月和箭挡两城之后的那座大营。

  大营两次动用又两次休罢,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启用了。

  平日了大营空旷,驻军都在各地,这大营便有新月和箭挡轮番出人执勤守卫。

  如今大量的粮草已经运到,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万驻军。

  如果只是为了防御秦国进攻,那么前线五万人,加上着粮草便就够了。

  但是祯毅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以攻换守,那么这些粮草就不够用了。

  大量的军队开始调动,大量的粮草开始运输,整个赵郡都忙碌起来!

  而大规模又频繁的调动,自然就让有心人注意到这一点。

  大野城内的如意客栈中,住着一队从东方来的秦国商人。梁国的政策很开明,战争期间并不会为难敌对国的商人,但是有一点就是,在战争期间,商人必须停在梁国,不能离开。这是为了防止这些商贾走漏了消息。

  而这支秦国商旅有些不一样,他们抵达大野之后,一没有焦急二没有慌张,坦然接受了这一事实。

  居住在如意客栈之中,登记造册之后,安安分分的呆在大野之中。

  平日里出门闲逛,但晚上都会在梁军点查的时候回来。

  这是一只商旅,但他同样是秦国的探子。只不过他们不属于刚刚渡河的那一批,而是更深层次的一批探子,游走于诸国之中,将各种情报带回国中,其性质和作用,与隐和暗网差不多。

  夜已经深了,这支秦国探子喝酒之后又回到了客栈之中。

  他们出动不分先后,也没有规律,有时候一起出动,有时候各自前往。

  当这支商人的头目回到客栈中时,就见有手下在给他示意。

  头目明了,叫来小二:“小二!再给我开一间房!”

  这样的奇怪作法,如意客栈的小二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头子很有钱,开房,自然是为了酒色之事,看来今天在外面还没有吃饱!

  “得!郭爷您先上去,我这就去安排!”

  说着,小二殷勤的将郭头目送上楼去,随后小心翼翼的关上门,下楼之后,手上已经有了一碎银子。这是他的赏钱!

  小二喜笑颜开,他立刻放下手上的活,匆匆出门,半个时辰之后又领回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送到郭头目的新房之中。

  这几日因为军队调动的原因,大街上的人也不是很多,因此如意客栈关门较早。

  店小二早早关了门,守在柜台里,双手撑着下巴,竖着一只耳朵听新房里的动静,那寻欢作乐的声音,令他心驰神往。

  再后来声音更细低,催人入眠,店小二听着听着,便打起了瞌睡。

  又过了片刻中,新房里的娇笑声音也没了,蜡烛一吹,房里寂静下来。

  说是寂静,只是外人看到的,郭头目的房间里早已没有了女人,只有另一个前来接头的人!

  女人还在那房间里,而郭头目则通过窗户,来到了另外一间房,这房间的房客是秦军前来接头而探子!他以假身份住进如意客栈,就是来获取情报的!

  “这段时间梁军的军队调动速度很快,也很频繁,粮草运输粮半个月里更是高达四十万石!恐怕他们短时间内要有大动作了!”

  “而且赵郡大野郡治的主要官员们已经出发前往赵郡大营了,开战时间很快了!”

  郭头目介绍许多,那接头探子沉默之后又确认一边:“情况属实吗?”

  “属实,我们仔细侦查过,赵郡的官员确实已经搬到大营去办公了!”

  这可真是了不得了!

  战争期间,官员进入军营办公,这是祯毅执行的计划,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和敌军勾结所制定的。

  而官员随军,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也可以保证官员的人身安全,因此便贯彻下来。

  而郭头目之所以敢说梁军开战在即,这是他的揣测,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一,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必然会付诸实施。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军队调动上也是这样的。

  刚开始调动,军队的士气最高,马上就要开战,进入生死沙场,每个人的神经都是最紧绷的。

  但如果大规模军事调动之后没有了后续动作,身处最底层的将士因为不明缘由,必然会出现猜忌以至于军心不稳,士气涣散的结果。

  因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之后,梁军一定会有大规模的动作。

  而赵郡军营位于赵郡的西部地区,靠近黄河,接壤秦国。

  由于黄河环抱的缘故,调遣到军营的军队只有一个去向,那就是秦国!

  此去军营自然也就只有一个结果:进攻秦国!

  得到了这么重要的情报,探子自然要立马出城,但是进来不容易,出去更困难。

  秦军探子可不会异想天开到他一个人就能把情报送出去!

  赵郡梁军的战斗力与素养也不是盖的。

  带着情报,从梁军密密麻麻的封锁中突围出去,再在梁军眼皮子底下渡过黄河?更何况赵郡西部土地平坦开阔,一队行踪诡异的骑兵远在几里外就可以被发现!

  因此得到消息之后,探子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消息散播给同样在梁国大地上袍泽们,由大家一同协作,把消息送回去!

  探子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如意客栈,随后匆匆出城,他有秦国内应给他提供的假身份,如今他就是梁国人。

  他这一出去,自然是为了寻找赵郡之中的袍泽。

  ……

  以攻换守的作战计划只在赵郡高层之中流传,底下的将士根本不知道这一点。

  而祯毅做的也模棱两可,对外,他说这是军事演习。

  而演习也是演戏,演戏成不成功,就要看对岸的秦军如何行动了。

  一连七天过去了。

  不断有斥候和守军前来报告,说他们抓到了不少秦军探子,但始终没有从他们身上搜到任何东西!而且审查之后还发现,一队人的行动原因,都只有队正知道!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祯毅就已经明白:秦军开始上钩了!

  为此,他不禁大动作频繁,而且不再加以掩饰,有时候动作幅度之大,在黄河对岸隔着水汽就可以看见。

  梁军有大规模调动!

  刚刚到任不久的蒙驽被吓了一跳,他亲自来到黄河边查探。

  战争和权谋是一样的,都没有谁一上来就压老本的,祯毅不例外,蒙驽也不例外。

  接下来会发生的,就是双方的试探了!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梁军小股部队奔袭黄河口岸,每一支都有几千人,不多不少,刚好能够令蒙驽提高警惕且无法置之不理。

  不得不说,梁军在动作之后,秦军立刻如同牛皮癣一样跟随他们出现,两军隔着黄河对峙,场面相当壮观。

  一次,两次,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梁军的偷袭持续了七八次,但每一次都被蒙驽及时发现,秦军赶到,阻止了他们的渡河计划。

  “禀报将军,梁军在风烟渡出现,但我军及时赶到,令他们计划不得不终止。”

  “你确定他们有渡河的计划吗?”

  “应该是要渡河不假,这次我们稍晚半刻钟,他们已经将羊皮筏子放下,军队也有许多上船,后来我军忽然抵达,他们又放弃了过河的计划!”

  闻言,蒙驽在房间之中来回踱步,梁军长达半个月的骚扰行为令他迟疑。

  梁军这是要干什么?

  探子的情报已经九死一生的送回来,梁军准备进攻夹城!

  这个结论不是探子得出来的,而是蒙驽通过对梁军军队的调动以及对粮草运输的情报计算得出来的结论。

  梁军一定是想要进攻夹城!

  蒙驽人如其名,稳重踏实,这种稳重体现在他的方方面面,不光是领军打仗,就连他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很踏实的。

  武将之间比武争功,相互轻视的情况也有,但是蒙驽从来没有和别人争过。

  他只会打仗,因此他对自己的认识很实在,甚至有些贬低,至少,他觉得自己比武安差一点。

  武安都没有守住了夹城,他自己又何德何能凭借城高河深而守住呢?

  因此,他对祯毅的用兵十分谨慎,既然看不出问题,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老实持重,反而掉进了祯毅的陷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祯毅等的,就是这一失!

  时间又过了半个月,梁军再也没有动作了。

  这样无厘头的行为终于停止,蒙驽也稍微心安,他开始指挥将士修缮军事工事,以备梁军偷袭。他甚至建立了沿河的烽火台,一旦梁军出动,那必然就是会引发烽火台的大火,这样整个河西就都知道了。

  而就在蒙驽修缮烽火台完毕之后,位于对岸的祯毅也得到了消息。

  他在等的机会,就是这个时候!

  “先生,我们的伏兵可以用了!”

  祯毅兴高采烈,他拿着军报大笑,而简从也是十分高兴,谋划了两个多月,总算有所收获!

  “来人!”

  祯毅正经起来,门外的侍卫匆匆走进来,他皱眉严肃命令侍卫传令:“吩咐下去,大军开拔,抵达前线……”

  赵郡的军令下达了,整个东岸沸腾起来,梁军士兵顶盔掼甲,气势汹汹,战意高昂的出发,一路上旌旗招展,百里可见!

  梁军全军出动,这样的大消息不管是赵郡还是对岸的秦军都会发现,但是探子之所以是探子,无论什么情报,将其报告回去,这才是探子!

  只要自己的消息没有送到,就要当主将是白痴,是瞎子!

  梁军大军的出动,也就成为身在梁国赵郡内部的秦军探子必须撤离的讯号。

  数万大军前面,是疯狂逃命的数百秦军探子。如果速度不够快,那么他们必死无疑。

  虽然黄河河岸线漫长,但是黄河水流湍急,只有少数几个地点能够过河,而梁军早有布置,这数百秦军,势必要经历一场血与火才能活下来!

  “来了!杀!”

  梁军的守株待兔总算有了作用,他们在渡口边埋伏,准备给秦军探子们致命一击!

  “弟兄们!杀过去,把情报送回去,良田美宅,应有尽有!”

  郭头目最后激励手下弟兄,这次行动太大,他们也不小心暴露了,因此不得不逃跑。

  人心之中最原始的欲望最能激发人体内最原始的求生力量。

  郭头目振臂一呼,身后跟随他逃命的几十个人也是嗷嗷乱叫。

  “杀!”

  两军交战,梁军伏兵有两百多人,秦军只有几十人。

  但秦军求生,攻击手段尽数悍不畏死,梁军士气略逊一筹,居然被秦军杀穿了包围圈,不过也只有寥寥几人逃出去。

  郭头目就是冲过去的其中一个,再回头时,他身后只有不到十人跟随,人人身上都是血渍,眼神之中有惶恐,又有兴奋!

  “大家加快速度!”

  郭头目用力抽打胯下战马,战马口中已经泛起白沫,但越是此刻,越不能掉以轻心。

  身后侯鱼跃率队继续穷追猛打,他已经升任为小尉,手下管着一百多人,正在穷追不舍。

  渐渐的,黄河在望,侯鱼跃一挥马鞭,指着前面仓皇逃窜的郭头目:“追上去!不要让他们跑了!”

  梁军战马也奋作起来,速度飙升一截,但还是让郭头目带着手下逃走了!

  “快!快走!”

  来到事先的埋藏地点,郭头目几人从灌木丛中抬出三个羊皮筏子,筏子扔进水中立刻漂浮,几个人泅水推波助澜,然后湿漉漉的翻身上去。

  而身后的侯鱼跃已经到了岸边,他气急败坏,指挥手下将士放箭!

  “放箭!放箭!”

  箭如雨下,后面的两个羊皮筏子中箭漏气,上面的秦军探子落入水中,他们想要爬上郭头目的筏子,但却被郭头目全部踹进了黄河之中。

  最终,郭头目一行几十人,只有三个人上岸。

  筋疲力尽的三人,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继续朝夹城的方向去了。

  起初的疯狂是为了活命,而他们现在的疯狂则是为了赏赐!

  郭头目遭遇侯鱼跃这一天,也是梁军大规模调动的一天。

  这天黎明前后,蒙驽刚刚醒来,就听见军营外慌乱一片。

  不少秦军都恐慌的奔走起来,而副将蒙括,则立刻组织军队,准备应战!

  “出了什么事?”

  蒙驽不悦,他快步走出大帐,正好撞见蒙括来了。蒙括是蒙驽的儿子,同时也是他的副将。

  “父亲,您快来看看吧!”

  蒙括有些紧张,他还年轻,跟随父亲从军的时间也不长,遇到这么大的阵势也令他慌乱。

  顺着蒙括手指的方向望去,蒙驽也是吓了一大跳!

  岸边烽火连珠,这是又大军压境啊!

  蒙驽设置烽火台,定下了来犯三千,燃一火;来犯万下,燃两火;来犯万上,三火齐发的烽火台规矩。

  由于黄河渡口分布散,因此每一个烽火台只管自己渡口的事情。

  也就是说自己管辖的渡口对面有多少梁军,就燃几火。

  如今数不尽的烽火台燃三火,也就意味着,黄河对面每一个渡口都有万人以上的梁军!

  怎么回事?梁军要过河了吗?

  蒙驽不信,战书都没有递交,梁军怎么敢这么大规模的进攻?

  虽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时代已经开启,但是来战递交战书的传统还尚存。

  如果梁军真的兴师动众来犯,那么也就意味着周王室时期遗留下来的所有战争礼仪都开始瓦解了。

  诸国时代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战争高度!

  “速速整顿兵马,准备应敌!”

  蒙驽下令,大军已经整装待发,时刻准备开拔。

  而就在这时,蒙驽忽然发现了一点不寻常,关于烽火台的不寻常!

  所有点燃的烽火台,都在北边,这不符合进攻的条件!

  如果真的是进攻的话,那么应该是南北中三方面都有烽火点燃,混淆视听以取得战争优势。

  什么意思?难道祯毅已经狂妄到不可一世的地步,以为自己可以攻无不克的击溃秦军吗?

  以蒙骜的判断加上对祯毅的理解,他觉得这个梁国的王爷不会做出这样骄傲自大的事情。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祯毅另有企图,或者说烽火台的烽火说明的是其他事情!

  难道是声东击西?

  蒙驽继续观察烽火,烽火点燃了七处,北方七个烽火台全都点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是大军出动,那就是至少七万大军!

  蒙驽默默估算着赵郡的军事力量,七八万军队已经是极限了。也就是说赵郡梁军的所有可作战兵力呀!

  “父亲,你看!”

  思索间,儿子蒙括又指着远处的烽火。

  蒙驽借着映像,仔细辨认 那里是万里渡。

  万里渡的烽火亮起,也是三支。又是一万人!

  这怎么可能?

  蒙驽打死不信,他幡然醒悟,这或许是在警告另外一件事情!

  蒙驽恍然,他回头问儿子蒙括。

  “军士派出去了吗?情报什么时候送来?”

  蒙括脸一红,变得结结巴巴,半晌他才开口:“儿子准备来请父亲,出兵救援,没有来得及派出传令兵。”

  蒙驽沉默了,他看着蒙括不语,这儿子很聪明,兵书熟读,但是实际执行能力却欠缺了。

  或许这只是因为年轻吧!

  蒙驽安慰自己。

  天已经快要亮了,在知道蒙括犯错之后,蒙驽立刻启程,前往黄河边,她要亲自侦查!

  “父亲,孩儿去吧,这前线太危险了!”

  关心则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想要弥补过失。

  但是他这样的作法,又让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略有降低。

  “河边烽火台还没有倒,你慌什么?”

  蒙驽有些不悦,身为主帅,他立刻开口:“你再敢扰乱我军心,我就将你杖毙!”

  蒙驽渐渐靠近黄河河岸边,他为了求快,让自己的亲兵走大路堵截传令兵,而自己则走小路,快速抵达河边。

  太阳升起,黄河河面上起了大雾,雾气缭绕,遮挡了蒙驽的视线。

  时间紧张的流淌,太阳越来越高,雾气也越来越稀薄,终于,在蒙驽的瞩目下,河对岸的场景逐渐清晰!

  蒙骜瞪大了眼睛,他的目光变得惊讶,震惊,还有恐惧!

  河对岸,是一支旌旗招展,训练有素的水军军队!

继续阅读:第六章 战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