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生产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的事儿了,所以稳婆早早的就备着了,一听王娡要生了,宫女们鱼贯而入,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隋良娣虽是生产过的,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帮不上忙的,就在外边等候,为王娡坐镇。
“碧禧,派人通知太子殿下了吗?”
“回良娣的话,已经派人去了,但是皇上和皇后哪里没有,奴婢想着,等孺人产下麟儿之后再去报喜。”
“你做得很好。”太子子嗣繁茂,王娡毕竟只是个孺人,生产这种事儿,确实没必要去通知皇上和皇后。
王娡怀相好,胎坐的也稳,所以这胎生产的十分顺利,刘启听到消息赶到时,王娡已经生了。
刘启赶到时,门外密密麻麻的人跪下行礼恭贺道:“恭喜太子殿下喜获麟儿!”
“是男孩还是女孩?”刘启问道。
“恭喜太子殿下,是皇女孙。注1”
刘启子嗣颇丰,所以对是男是女到是没多少期待,可是自己一直以为王娡这一胎是个女儿,毕竟,一连生三女的概率也太低了些,所以刘启听到是女孩子之后,明显愣愣一下。
这时隋良娣适时接话道:“太子殿下,既然您来了,您进去陪陪娡儿妹妹,妾身就先回了。”说罢,行了礼,便带着宫人告退了。
隋良娣带着人走了,王儿姁偷偷看了一眼刘启。眼睛里满是幽怨,不敢上前,便趁着这功夫偷偷溜走回房了。
刘启不是没看到神色幽怨的王儿姁,可是刘启没有上去拉住王儿姁,毕竟王娡刚刚生产,自己这样就是太不给王娡面子了,便由着她去了,自己则进到内殿去看望王娡母女去了。
王儿姁走得很缓慢,他没想到刘启居然会无视自己,心凉了半截,难道,之前太子殿下的照顾跟偏爱,都是假的?姐姐已经生产,自己与母亲也没有留下的必要了,难道自己就要这样灰溜溜的出宫吗?之前所有的谋划,竟都成了笑话?
王娡生产完,还有些虚弱,看到刘启进来,看到的就是王娡抱着襁褓里的婴儿,一连慈母的笑着。
王娡已经连生两个女儿了,这一胎本以为会是个男孩,可是又是女孩儿,饶是王娡一向是个沉稳的,这会子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对于这个刚出生的女儿,远远没有之前生淇儿时候的期待与喜爱,毕竟,淇儿的出生,使王娡在太子宫站稳了脚跟,可是怀抱里这个三女儿,对自己现在的帮助太少了。
但是王娡听到外边刘启到了,装,也要装的对这个刚出生的女儿喜爱非常,毕竟连自己孩子都不喜欢的冷血女子,太子殿下会怎么想她,太子宫怎么可以交到这样一个冷血女子的手里?
所以,刘启一进入内殿,看到的就是一脸慈母相的王娡。
皇上是至孝之人,自从薄太后生病,事必躬亲,亲尝汤药,也累病了一阵子,虽然经过太医院的精心调养,病好了,可是身体也大不如前,作为地位稳固非常的太子,这个时候自然要替皇上分担的,最近刘启刘启前朝的事情确实很多,所以刘启坐坐便走了。
刘启与王娡在殿内的时候,王儿姁在自己的屋内坐着,脸上平静,但是心里却十分慌乱,还沉浸在刚才刘启无视他的事情中,久久不能自拔。
但是王儿姁也不是只坐在那里发呆,他也在关注着内殿的动静,小宫女告诉她刘启从内殿出来了,王儿姁心里一揪,还在想,一件事情,他,会不会来看我?
过了一会儿,房间内还是只有王儿姁和小宫女两个人,王儿姁明白了,刘启已经走了,不会来了。刚才自己也只是幻想他能来看自己而已,心里也隐隐的知道,他是不会来的,
现在,王儿姁已经确定刘启走了,不回来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神情恹恹的去床上躺着了,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坐着了。
小宫女是知道王儿姁情绪为何如此低落,前几天那件事儿别说是木水居,就是整个太子宫都传遍了。
可是太子殿下对这位小姐一点表示都没有,自己本想去安慰一下王儿姁,但是转念想到,自己是木水居的二等宫女,是王孺人的人,虽然伺候的这位是王孺人的妹妹,但是现在毕竟是暂时指派的,也算不得自己的主子,
这段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好,这位姁儿姑娘,就算是鱼跃龙门,进了太子宫当了贵人,也未必会提拔自己,若是太子殿下不想要她,等孺人出了月子,孺人的母亲妹妹出了宫,自己依旧是木水居的二等宫女,所以,自己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比较好。
皇上和皇后那里也得到了消息,王娡为皇家诞育子嗣,皇上和皇后都派人赏了东西,其他嫔妃也都送了礼物过来祝贺,木水居一时间热闹非常,王娡刚生产,还很虚弱,所以寝殿内只有臧儿与碧禧陪着。
王娡靠着床头,由碧禧喂着喝补品,臧儿熟练的抱着小婴儿哄着,与王娡不同,臧儿对这个刚出生的外孙女十分喜欢,臧儿边哄着小婴儿边问道:“孺人,皇女孙取了什么名字?”
王娡情绪不是很高涨,但是也回答了母亲;“太子殿下给取了名字,叫婓儿,也是从《卫风》注2里取得名字。”
说罢,王娡又自嘲的笑道:“当初生淇儿的时候,就是从《卫风》里取的名字,太子殿下还说,若是再生一个女儿就取名叫奥儿,后来,我又生了一个女儿,就取名叫了奥儿,谁想到我能连生三个女儿啊,淇奥是一对,可是这婓字,可就是有些多余了。”
臧儿听明白了王娡的画外音,知道王娡是因为没有生儿子而失落,便连忙安慰道:“孺人身体好,又有太子殿下的宠爱,只要能生,总会生出儿子的,这是早晚的事儿,孺人万不要泄气啊。”
“从小到大,孺人一直是最不让我操心的,孺人还在月子里,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忧生百病,孺人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啊,现在就是拗不过来这个弯儿,虽说是个女孩,可是三个女孩傍身,也是彰显您地位的表现啊,有人就是想生,太子殿下也不给她机会啊。”
“母亲知道,连生三女你一时之间心里难受,但是先开花,后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好,母亲说了这么多,最主要的是你自己要想通。”
“我生了这么多孩子,虽说对你不是最宠爱的,但是最看重的就是你,你聪明,但是不浮躁,而且性子坚韧,这是成大事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母亲看人一像是很准的,母亲从小就知道,母亲这么多孩子,无论男女,你一定是最有有出息的一个。”
“我当时被那个老虔婆哄骗,以为把你送进太子宫就高枕无忧了,谁知我给了他那么多银钱,他只让你在太子宫当个使唤宫女,连太子殿下的面都见不到,后来,你不是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上了孺人的位置吗,那时候那么艰难你尚且能熬过来,现在比那个时候好了多少?”
王娡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今天一直以来的期望落空,有些低落,也只是一时转不过来这个弯而已,听到母亲的劝慰,王娡也不像刚才那么抵触这个孩子了,于是便道:“母亲,你抱了她这么久也累了,让我抱一会儿吧。”
臧儿听到王娡的话,知道她是想通了,欣慰的笑了,将孩子递了过来。
王娡抱着孩子逗弄着,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母子天性,看着怀中婴儿的睡颜,王娡也开始反思自己,刚才自己是想错了,无论男女,都是自己的孩子啊。
“母亲,姁儿呢,怎么没见她?”
听到王娡询问姁儿,臧儿也不知道如何说,只能说姁儿身体不舒服,回去休息了,虽然,臧儿知道这话,根本骗不了王娡。
果然,王娡听到臧儿的话,笑了,道:“母亲,她哪里是身体不舒服啊,她是耍小性子呢,刚才她的那些小动作,我都知道了,这个姁儿啊,还是太沉不住气了。”
“姁儿还小,做事情难免考虑不周全,孺人可不要跟她一般见识,生她的气。”
“母亲,我倒不是生她的气,只是她有点太沉不住气了,
要是入了太子宫,以后也走不远,趁着这段时间,我要好好磨磨她的性子,要不然,就算进宫,对她来说,百害而无一利,还不如嫁一个品貌俱佳普通的贵族子弟当正妻,一辈子,富足安稳,这也没什么不好,我虽然也想多个帮手,可我毕竟是她亲姐姐,不得不为她考虑。”
“孺人放心,我已经对她千叮咛万嘱咐,无论入宫与否,都要听姐姐的,不能依着自己的主意行事,
不过,我冷眼看着,姁儿虽然是个有主意的,但是对你还是十分信服的,有时我这个做母亲的说话她都不听,但是你的话,她可是言听计从的,你忘了,从小到大,她都是最崇拜你这个姐姐的,尤其是你进了太子宫之后,她啊,可是逢人就吹嘘你这个姐姐呢。”臧儿笑着说道。
注1西汉时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太子的女儿称为皇女孙,儿子称为皇孙
注2《卫风。淇奥》是诗经里的一首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婓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王娡的大女儿与二女儿取的是淇奥二字,淇奥二字贯通全篇,三女儿的婓字,只是因为大女儿和女儿都在这首诗中取的名字,所以摘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