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禀告的暗卫有两人,两人会分开打听消息,最后将消息汇总。
这两位以前是军中的斥候,打听消息的好手,从军中退下来以后被兴元帝收入麾下,专门做刺探消息的用途。
可以说这世界上没有这两位打听不到的事情。
两个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下意见,最后齐齐点了一下头。
“死了,宛城起火那日的白天,曾经有一场大火,烧的就是折家大公子的尸体。”
“而且如今的镇国公主只剩下齐肩短发,据说也是为了这位折家大公子。”
兴元帝有一瞬间的错愕,他这会儿都不知道该先震惊哪一点比较好。
“你说什么?暮成雪的长发没了?”
“是。如今镇国公主只剩下齐肩短发,一身素服,头上一朵白花。”
“属下也可以确认这一点,属下还能肯定,镇国公主如今头上的簪子,不是暖玉簪。”
兴元帝彻底糊涂,所以那个叫折羡的死了,暮成雪杀了他,却为此和御昭冕反目成仇?
“那如今他们在何处?”
侍卫回答:“镇国公主在前往西北的路上,御王因着平城的事情暂时在河东抽不开身。”
“漯河王和睿王呢?”
“睿王在平城,漯河王……”
那侍卫顿了顿才往下说,“若属下没有看错的话,漯河王被镇国公主带着去了西北,只是那漯河王瞧着,已经完全没有从前的样子。”
如今的漯河王,若不是抢先查明前因后果,谁敢相信就是眼前这一位呢?
兴元帝坐在龙椅上,忽然就笑了,什么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部费功夫?
这三年来他在京城几乎什么都没有干,但却坐收渔翁之利,事到如今,一切都在向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来人,拟旨,让陈培安带领大军往江南出发,趁着如今局势一片大好,一定要先将江南拿下来!”
至于西北,暮成雪想要,那就给她!
御昭冕,才是他真正的对手!
西行的路上,马车走的缓慢,马车里,暮成雪靠在花九小姐的肩膀上,沉沉的入睡。
玄临在外面轻轻敲了一下车厢壁,花九小姐掀开车帘点了一下头,玄临赶紧示意队伍停下来。
“她睡着了?”玄临掀开车帘没有进来,只在外面问道。
花九小姐点点头,示意他下车说话,松开车帘的时候扭头看一眼,暮成雪的怀里抱着折羡的骨灰盒。
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放下车帘,随着玄临往外面走了几步。
“如何?你还好?”
花九小姐点一下头,“暮姐姐不太好的样子。”
他们这一路往西北走,暮成雪就一日比一日憔悴,尤其是这几日,她的头发都渐渐的开始变白,而她也一日困过一日,到如今,几乎全天都在睡觉。
“也不知道谷主去了哪里,还有问天情,他们若是有一个跟着咱们,咱们也好歹能够弄清楚暮姐姐到底是怎么了!”
玄临劝道:“他们自然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河东的事情一旦传入京城,尤其是睿王和漯河王双双被擒的消息传开,江南会乱的。”
江南一乱,就会有人想要浑水摸鱼,各地的藩王也好,京城的兴元帝也罢,总之江南会成为下一个河东,各路人马在那里聚集,到时候江南就糟糕了。
这三年以来,北周已经经历太多了,几乎所有地方都乱过一遍,从边境开始直到后来的中原,能够撑到如今国家也没有崩溃,甚至还有粮食打仗,一来是因着存粮不少,二来就是因着江南没有乱。
江南是鱼米之乡,江南有的是钱,所以谁拿下了江南就几乎可以可以控制的半个北周江山,这也是睿王之前敢答应和暮成雪共分天下的原因之一。
但若江南也跟着乱了,那这北周就真的彻底的乱了。
花九小姐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也还好之前暮姐姐说什么要做女帝,引着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都去了河东,这会儿所有人都从河东往江南赶,路上估计就能打上好几个回合。”
当然等到江南的时候还得闹,只不过早早闹上几次,总比将一切都发生在江南要来的好。
玄临也忍不住叹气,“就不知道谷主和问天情能不能赶上了。”
而江南,这会儿百姓安居乐业。
江南是水乡,到处都是河流,所以不但消息不太灵通,江南百姓也有些懒洋洋的。
外面战火连天,江南却像是世外桃源,整个江南的百姓日子可以用安居乐业四个字来形容,总之是要怎么惬意怎么惬意。
这样的日子,其他的百姓,连想都不敢想。
暮迟和问天情匆匆赶到江南,风尘仆仆累的像狗,一身的衣服脏的要死,要不是两个人气质摆在这里,也就和叫花子差不多了。
不过因着长的好看,他们一进凤城就被热情的招待,拉去洗澡。
问天情还好,早年曾经游历江南,但暮迟却是闭关多年的老古董,面对这么热情的百姓,他非常的不适应。
“这是做什么?凤城的习俗?”
问天情整个人泡在温泉里,这会儿不过初秋,泡温泉不太合适,但是不合适的日子泡温泉,那才是最舒服惬意的事情。
“你就与之受之吧,在江南,没有乞丐这种东西。”
暮迟惊讶不已,他以为这世界上除了他药王谷,其他地方都难免有贫富差距,勾心斗角,没想到江南竟然没有?
“江南这地方,有钱。”问天情撩起水花撒在自己的肩膀上,“江南煮海成盐,炼汞为银,点铁成金,就这一地的赋税,占的上整个北周的二分之一都有多。”
暮迟倒吸一口凉气,“那么多?”
“这还不包括诸位藩王自留的那部分,所以你觉得,江南能有乞丐吗?”
暮迟想了想说道:“即便再有钱,那钱也应该大部分都在富人的手上,穷人的手上有钱,那也是少数吧?”
再加上每家每户的子孙后代总有不孝的,最后流落街头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就是为什么北周朝廷削藩势在必行,江山岌岌可危的原因,外患不说,内忧,主要在江南。江南人,日子过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