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
这日,宋靖楚一起来,便开始梳妆打扮,这样重要的日子,可不能马虎。
每年到了岁朝节时,宫里总会设下筵席,让百官进宫参宴,那些夫人和小姐,自然也是要随着一起进宫。
这是皇家的恩典,得重视。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宫参加宴会,所以不少人都视这为荣。
桃儿在给宋靖楚梳发髻的时候,看着梳妆台上的首饰,问道:“小姐,今日这样重要的场合,是否要将那玉簪拿出来戴!”
桃儿说的那是杨恪送的那个玉簪,之前宋靖楚说是宫里人赏赐的,很贵重,要得到重要的场合才能拿出来戴着,而桃儿一直记着,今日岁朝宫宴的确是一个是很重要的场合,所以桃儿才会这么问。
宋靖楚之前说这话不过是为了让这玉簪的来历不让人怀疑,但是她若是戴出去了,绝对会引人注意的,所以这玉簪她不可能戴着,尤其还是去宫里,那就更不行了。
宋靖楚目光在梳妆台上扫了一眼,便说道:“今日是喜庆的日子,那玉簪过于素净,不宜佩戴,戴那只金崐点翠梅花簪吧,这几日宫里的梅花开的很好,戴着也相称!”
“是!”桃儿不疑有他,伸手将那发簪插着她的发髻中,然后又选了几只好看且华丽的珠钗给她戴上。
宋靖楚脸上看着平静,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但是心里却有些复杂,又想起了之前的问题,杨恪送的玉簪到底是有没有别的深意?
还有这玉簪她若是一直找借口不戴,也不是个办法,她也不好开口对桃儿说,这玉簪是杨恪送的。
若是心中坦荡,杨恪送这玉簪的含义单纯,她说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可惜不是这样。
杨恪送她这玉簪的理由,应该没有那么单纯。
这个问题,扰了宋靖楚很长时间, 她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她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一定要找个机会向杨恪问个清楚明白,不然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吃不好睡不好,时不时的就会翻来覆去的想这个问题。
梳完妆,换好衣服后,宋靖楚便去谢氏的房里找她。
此时的谢氏也装扮好了,和往日的素净不同,她今日的装扮比较华丽。
她今日穿着一身黄色垂胡袖团龙缂丝直领对襟,穿了一件绿色绣紨布木兰裙,腰间系着钢兰色丝攒花结长穗丝绦,轻挂着绣双喜纹杭缎荷包。
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绾成了端庄秀丽的堕马髻,发间簪着镶宝石点翠梅花簪和编丝文石玉钗,耳上是錾花磬云石耳环。
白皙如青葱的手腕上戴着攒丝绿水晶手串,衬得她的手越发的白皙,让人忍不住会多看两眼。
谢氏的这身装扮同京城里大多数的官夫人一样,在人群中不会太出挑也不会太低调,让人一眼便知她是个贵妇人,但有一点不同,谢氏生于江南,身上温婉细腻的气质是京城里的贵妇人没有的。
谢氏上乘的相貌,加上自身气质,即便是混在人群中,装扮得低调,也是极为亮眼的存在,让人一眼便注意到。
宋靖楚走上前,笑意盈盈的说道:“娘亲今日的装扮甚是好看,衬得娘亲越发的漂亮了,娘亲以后还是常这样打扮比较好。”
“就属你嘴最甜!”谢氏刮了刮她的鼻头,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她一下,然后笑着说:“你还说我,你今日还不是一样,你这么打扮多好,明明就是花一样的年纪,却成天打扮得简单素净,白瞎了你这么好看的一张脸。”
闻言,宋靖楚不满的说道:“娘亲,我在宫里是需要干活的,自是要穿得素净简单些,方便做事,我若是穿的太好太华丽,反倒成了累赘。”
“你有理!”谢氏无奈的笑了笑,随后便叹道:“如今你已及笄,到了要婚嫁的时候,也不知道,我这如花似玉的闺女,将来会便宜了哪家的小子!”
宋靖楚的婚事是由皇家做主,她这个做母亲也不敢擅自给她相看夫婿,只能等着消息,但是皇家这段时间以来都没有什么消息传来,她委实有些着急了,女儿待嫁的好年龄也就那么几年,若是错过了,以后就不好找夫婿了。
谢氏担心皇家将她给忘记,耽误了她大好的年纪。
宋靖楚一听这话,连忙挽着谢氏的手撒娇,“娘亲,女儿才刚及笄几个月,你就这么着急把我打发出去吗?女儿可不想那么早的就离开你们,得在多等几年!”
她才不想那么早出嫁,若是那么早就出嫁了,很多事情就由不得她了,若是家人出了什么事,她也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帮衬,夫家说不定还会因为让她与家人划清界限,这是她万万不能应允的。
嫁了人,麻烦事就多了,至少在多等几年,好歹让宋言楠长大些,事情都稳定了些。
谢氏摇头无奈的说道:“在等几年,你就成老姑娘了,到时候谁还会要你,你还怎么嫁出去?”
“怎么会嫁不出去,这京城里有不少女子都是快二十了才出嫁的,端惠公主也是,我才十五,不着急的!”
母女俩随意聊了几句,便收拾一下交代了几句,准备出门。
宫宴这样重要的场合,自是不能带着小孩子去,以免小孩子的哭闹声,惊扰到旁人,所以宋言楠得留在府上。
这样的时候有过几次,每一次府里的丫鬟婆子都将宋言楠照顾得很好,宋言楠也乖巧,很少有哭闹的时候,谢氏大可不必有多担心,但是母亲的天性,让她做不到完全放心,每次都要细心的叮嘱,仔细的交代,深怕又什么遗漏的地方。
宋靖楚在一旁耐心的等着谢氏,时不时的劝说几句,并不催促,因为现在时间还很充足,足够谢氏交代和嘱咐的。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时间,谢氏总算是交代完了,她们这才真正的出门了。
门外,下人早早的就将马车给套好,就等着她们出来了。
这个时候的,宋端恒还在户部忙一些公务,也就没有和她们一起,宋端恒要等忙完了手里的事情才会去参加宫宴。
在宋靖楚和谢氏做上马车时,不远处卫国公府上的人也出门了。
胡榆远远的就看到了宋府的马车,也看到了宋靖楚,他的目光一直落在宋靖楚身上,就算宋靖楚进了马车,看不见了,胡榆依旧没有收回自己的目光,一直看着宋府马车。
胡则旭见状,不由的冷哼了一声,用警告的目光盯着胡榆看,这才让胡榆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跟在胡则旭的身后,上了马车。
胡则旭是胡榆的父亲,如何能看不出他的小心思,即便一开始看不出来,但是这几年胡榆明里暗里的对宋家的帮助,除非他是瞎了蠢了才看不出来。
胡榆的心思,胡则旭是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