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靖楚赶到前厅的时候,柔葭正坐在暖炕上,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甜汤,小口小口的喝着,脸上带着舒适的笑意,她今日穿着她穿着杏黄绣花褙子,同她一样挽着圆髻,发间插着织丝菊花石发钿,耳上垂着一对小巧的耳坠。
她今日的装扮很是娇俏可爱,让人眼前一亮。
她一见到宋靖楚过来,便放下手中的碗,起身快步走向宋靖楚,先一步拦住了要行礼的宋靖楚,“长宁姐姐,现在不在宫里,不必多礼!”
宋靖楚直起身子,笑着说道:“公主,这礼不可废!”
柔葭:“反正私底下没人看见,我的宫女太监他们也不会说出去的,你别管了!”
她这孩子气的样子,让宋靖楚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同柔葭一起做到暖炕上。
“公主,现在时辰还早,要不先到我房里休息片刻,等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在去城门口!”
柔葭今日起的这么早,宋靖楚怕她一会儿觉得疲累,便建议她到自己房里稍作休息。
柔葭摇摇头拒绝道:“不要,我现在特别精神,睡不着……”
咕咕咕……
她还未说完,一阵咕咕叫的声音便传了出来,让她的话僵住了。
宋靖楚听着这咕咕叫的声音,目光忍不住看向柔葭的肚子,这声音是从她的肚子里传来的。
随后这声音便在一次响起,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柔葭身上,而她始终是一个脸皮薄的女孩,这脸蹭的一下便红了,眼中带着羞恼。
宋靖楚憋着笑,开口给柔葭解围,“公主,我才刚起,还没来得及吃东西,肚子有些饿了,这会儿要去后厨弄点吃的,还等公主稍等片刻!”
柔葭宫门一开便过来了,估计是没吃什么东西,所以肚子饿了。
正好她也才起,还没有吃早膳,可以连柔葭和谢氏的一起做了。
冬日寒冷,谢氏贪睡,每日将宋端恒送出府,便会回到房里接着歇息,宋端恒怜惜她,不想她如此劳累,于是每日醒来时都会尽量小声些,不吵醒她,也不让丫鬟叫她醒来,好让她继续睡。
所以此刻的谢氏还在睡梦中,宋靖楚可以给她炖些药膳,等她醒来是便可以吃上热和的。
宋靖楚做的吃食,谢氏会比其他人做的多吃些。
柔葭听到她这么说,也顾不上害羞,当即便要和她一起去后厨。
柔葭很喜欢宋靖楚做的吃食,在宫里的时候,总是去御膳房找她,希望能蹭点吃的。
宋靖楚毕竟是杨伯謇的特供御厨,主要是负责杨伯謇的吃食,只有先紧着他了,再则便是太后,之后才能为别人做,不过到那时一般都过了饭点,只能吃一些糕点。
柔葭只有赖在长乐宫的时候才能一日三餐的吃到宋靖楚做的吃食,其余时候都没有这个机会,再则便是她去御膳房找宋靖楚的时候,能蹭上一些吃食。
现在宋靖楚说要去做吃的,柔葭自是要跟着去,可以趁此机会让宋靖楚给她做她爱吃的菜。
宋靖楚如何不知道她的小心思,柔葭和她一样都是小馋猫,对吃的格外喜欢,不过她爱好骑射,运动量大,又在长身体,即便是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
宋靖楚做了桂花茶饼,蝴蝶面,还做了蔬菜粥,冬季蔬菜少见,卖的也贵,所以这蔬菜粥也是格外让人喜欢的,柔葭在一旁看着宋靖楚动作,闻着吃食发出来的香味,口水都要落下来了。
除了这些,宋靖楚还给炖了燕窝,煮了百合生地粥,主要是为了给谢氏补身体,但是想着柔葭也在,便多做了些,好让她也尝尝。
宋靖楚动作迅速,加之身旁也有丫鬟和婆子打下手,很快便将吃食都准备好了。
柔葭眼巴巴的等了许久,见所有的吃食都准备好了之后,眼前便是一亮,心情十分愉悦的跟着去了前厅。
这时谢氏已经梳洗起来,眼神责怪的望着宋靖楚,柔葭公主到府这么大的事情,她居然不让人叫她起来,让她这个时候才起来,这多失礼啊!
不过柔葭并不建议,她一想随性,只要不是在宫里,她都不怎么在意礼节问题,只要自己舒心便好。
她没有给谢氏道歉的机会,只说自己肚子饿的很,便打断了谢氏要说的话,拦着她们一起到餐桌上吃东西。
谢氏见她如此,也就识趣的没有说什么,安静的吃东西。
……
驿站
杨恪穿了件藏青色冰纨鹤氅,头发利落的束在脑后,挺直着腰板坐在屋里,几个月的风吹日晒,让他的肤色黑了一层,整个人也瘦了一圈,但并不虚弱的那种说,而是强健的那种瘦,身上都是肌肉,看着十分比较精壮。
此刻他正拿着一个被折成三角形的平安符,目光温柔的看着,坚毅的脸上,带着一丝浅笑,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几个月不见,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有没有长高,胖了还是瘦了?
想到这里,杨恪忍不住笑了出来,她那贪吃的样子,估计是不会瘦的。
他还真的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快些到京城,想要快些见到他。
笃笃……
突然,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杨恪的思绪,他快速的将平安符塞进一旁的暗红金丝缠线的小袋子里,然后在好好的放进怀中,这才开口道:“进来!”
话音刚落,严肖便端着吃食走了进来,“殿下,驿站简陋,只有馒头和这小米粥,你将就着吃点!”
“这些和在淮水的比起来,算是好的,用不着挑剔!”
雨季水荒十分严重的时候,他们可吃不上这么白的馒头和这么稠的小米粥,吃的东西里面时常混着有泥沙,一不小心就容易咬到一口石子。
本来因为他的身份原因,他可以吃的好一些的,但是杨恪不愿意,他觉得既然来了这淮水,作为李大人的下属,就不该搞什么特殊,别人是什么样,他自己就该是什么样,这一坚持就坚持到底,没有哪一次特例。
他才不会想杨昊一样,自持矜贵,放不下身份,白白错失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杨恪很清楚,来淮水的这一次是他最好的时机,只要把握好,将事情办妥了,那么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杨伯謇的看重,得到的还是淮水这一带的民心以及威望。
况且还有杨昊在做对比,他只要办好了差事,做的比杨昊好,那么他得到的成果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
所以去了淮水后,他便一直力求做到最好,身体力行的为百姓办事,脏活累活也不拒绝,
虽然在淮水的日子十分艰苦危险,但是风险越大,收获也就越多,这几个月也初见成效,只要在继续下去,那么他离自己的目标也就会在近一步。
杨恪很快便收起思绪,三两口就将馒头吃完,将粥喝完之后,他吩咐严肖,“吃完东西,便收拾收拾会京城,赶在晌午前回去。”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