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宋靖楚早早的起来梳洗,然后坐上马车去宫里。
杨恪身受重伤的消息,已经在宫里传遍了,还没等宋靖楚主动去问,在去长乐宫的路上听着宫人们的议论声,就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太后和杨伯謇昨日知道这事时,极为震怒,下令严查,定要将幕后真凶给揪出来。
杨伯謇将尚药局最好的御医都派到了誉王府,给杨恪医治,各种名贵的药材不要钱的送进誉王府,还对御医下令,若是治不好杨恪,便让他们提头来见。
太后也派人送了不少名贵药材到誉王府,还让钟凤仪去誉王府照顾杨恪,让钟凤仪及时将杨恪的情况汇报给她知晓。
现在宫中人人都在议论这事,说杨恪倒霉的有,说刺杀杨恪的那些人胆子大的人也有,还有不少人像谢氏一样觉得淮水是个不吉利的地方,接连两个王爷都去了淮水,然后在回来的时候就被刺杀。
他们还说,和杨昊相比,杨恪的运气真的很不好,之前杨昊遇刺的时候,只是受到了惊吓,但并没有伤到什么,但是昨日杨恪遇刺,直接就身受重伤,昏迷不醒,随行的侍卫也死的死,伤的伤,很是凄惨。
甚至还有宫人说,杨恪挺不过这一次,可能就这么薨逝
尽管宋靖楚知道杨恪没有什么性命之忧,但是听着这些议论,心里也忍不住担心,心情很是不好,然后忍不住训斥了那些个诅咒杨恪的宫人。
训斥完了之后,宋靖楚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似乎有些过了,然后便快速的将这些宫人打发下去,让他们认真办事,不要在背后嚼人舌根。
随后,宋靖楚便加快了脚步朝长乐宫去。
光是看后宫这些人的反应,宋靖楚便知道这次杨恪遇刺的事情,在前朝后宫都掀起了一番风浪,让人欢喜让人忧。
欢喜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忧是怕这事牵扯到自己的头上。
杨伯謇派人去彻查此事,是要从每个方面仔细点彻查,连一点儿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这么一彻查,即便没有查到幕后真凶,说不定也能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坐不住。
更别说那些在此事上有嫌疑的对象!
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有些清楚,这次杨恪在淮水的表现那么好,将一同出去办差的其余几个王爷都比了下去,这难免会遭到其他王爷后其背后势力的嫉恨,说不定就会有人忍不住对杨恪下死手。
杨恪遇刺的这件事上,其他几个王爷的嫌疑很大,若是要将这事给查清楚,最后便是从这几个王爷的头上查去。
各位王爷的母妃很清楚这一点,几乎在杨恪遇刺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就想到了这一点。
这事让她们都变得警惕和担忧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她们怕有人将这事赖在她们儿子的头上,更怕这事是自己儿子动的手。
虽然她们知道这不太可能,她们了解自个的儿子,若是要动手一定会先知会她们一声,不可能瞒着她们,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抱着这样的担心,她们都纷纷有所行动,给宫外的人传递消息,让他们将这事给查清楚,还派人给自己的儿子传消息,确定这事是不是他干的。
若是自己儿子干的话,她们也好做安排,将自个儿子的嫌疑给洗干净,别让太后和杨伯謇的人查到她们的头上。
这事若不是自个儿子干的,那么查到了幕后真凶也利于她们以后的动作。
她们都清楚,这事若不是自己的儿子动的手,那么便是其中一个王爷和其背后势力动的手,要是查到了这一点,那么便能让自己的儿子少一个竞争的对手,对以后皇储的竞争增添一份希望。
还有一点,她们要把自己的手脚处理干净。
当初杨恪去淮水的事情,她们可都在其中出了不少力,而且除了自己的儿子,其他王爷办差时遇到的危险她们或多或少都沾过手,这要是查出来,她们也落不到什么好。
为了避免杨伯謇这一次彻查时,查出她们来,所以便要快些将这些手脚处理干净才行,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这其中最担忧、最着急,最忙碌的人应该就是林皇后了和林家的人,毕竟他们就是幕后真凶。
他们没想到这么一件绝对会成功的事情,居然会出现这样的纰漏,千算万算,没算到仇林会突然出现在那里,将杨恪救了下来。
昨日杨恪遇刺重伤昏迷不醒的消息传来时,林皇后就气得撕碎了几方绣帕,觉得派出去的这些人办事太不牢靠了。
既然已经让杨恪重伤了,怎么就不在努力一点,直接让他在也醒不来呢?
就一刀的事情,为什么下手就不能利索一点,非要留下这么一个大麻烦。
林皇后唯一庆幸的便是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死士,都死绝了,不然这麻烦才叫真的大。
林皇后也同其他人一样,派人去处理这件事的后尾,务必要让这事给收拾干净了,不能留下一点把柄让人查到。
……
宋靖楚到长乐宫的时候,柔葭也在,她许是被昨日杨恪样子给吓到了,一张小脸惨白的很,没有一点的血色,让人见了,就忍不住让人生出怜惜之情。
柔葭一见她过来,就率先给她道了一个歉,说昨日那样的情况,自己满身心都在杨恪身上,顾不上其他。
“公主,你说的是哪里的话,我知道事情的轻重!”
宋靖楚理解柔葭,毕竟当时的情况,换做是她,她也没有多余的功夫顾得上别人。
两人说了几句话后,便来到了太后的跟前。
太后的脸上也不是很好,心里除了担忧之外,便是无边的怒气。
她在后宫这么多年,如何猜不到刺杀杨恪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思?
不就是觉得杨恪的表现太好,挡了他们的路,所以便这么着急忙慌的开始对他下手。
只是这样未免也太着急了,杨伯謇正当盛年,还没到走不动道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迫不及待的开始铲除异己,若是在等些日子,岂不是要造反?
太后的心思,宋靖楚大概能猜到一点,但是她可不敢点名,只当太后是因为担心才会若此,所以便柔声劝说,“太后娘娘,誉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你不必太担忧,忧大伤身,太后娘娘还是紧着自己的身子为好。”
“誉王殿下一向孝顺,若是知道因为自己的事让太后娘娘这般忧心,一定会很自责的!”
一旁的柔葭听着宋靖楚这么说,也加入了劝说中,附和了几句,想让太后别这么担心。
太后听着她们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誉王是哀家的孙子,一直都乖巧懂事,如今遭遇这番劫难,现在还昏迷不醒,哀家如何能不担心?”
“更让哀家难过的是,哀家和皇上还在,竟然有人这么迫不及待的开始铲除异己,这心未免也太大了些!”
听到这话,宋靖楚心一惊,和柔葭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太后怎么在她们两个面前说起这事,这是她们两个能知道的吗?
看来太后真的很生气!
不过太后这样,也让宋靖楚知道了一点,太后应该是猜到了什么或是查到了些消息,否则不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宋靖楚思虑再三,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接太后的话比较好,于是给太后倒了一杯茶,快速的转移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