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则旭以为,皇后和林家对付宋端恒一家,主要是为了针对自己,可是这样的理由他怎么能说出来。
所以在杨伯謇问起的时候,胡则旭都是装作不知道,然后有意无意的引导杨伯謇想起之前他收拾贪官污吏时,逮到的那个林太尉的门生身上,再则就是提起杨恪被伺候的人苛待一事。
在胡则旭的引导下,杨伯謇细细的想了一下,然后便想明白了。
他知道杨恪被苛待的事情是因为宋靖楚的缘故,皇也后因此被他训斥冷落,而后他又因为杨昊在宫里为难宋靖楚的事情,看穿到了杨昊的真面目,便没有马上立杨昊为太子,反倒是为了考验他,送他去淮水。
经过这些,皇后想不恨宋靖楚都难,也难怪会用毁人名节这般阴毒的方法来对付宋靖楚一家。
当初宋靖楚混进皇宫是因为想要解决自己家里的困境,而造成宋靖楚一家困境的人是胡则旭。
皇后在宫里屹立这么多年,自是有自己的本事在,她怎么会查不出当宋靖楚一家和胡则旭之间的恩怨。
林家之前就因为那个门生的事情和胡则旭结了怨,所以皇后一派是不待见胡则旭的。
如今这新仇加旧恨的,皇后一派的人怎么可能放过他。
所以他们便利用宋靖楚一家和胡则旭之间的恩怨,把宋靖楚一家遭遇劫匪的一系类事情,都推在了胡则旭的头上。
即收拾了宋靖楚一家,又能将一切推到自己的仇人头上,让他背上罪名,受到责罚,这可不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这真是好算计,好心思,不愧是在这深宫里待了将近二十年的人。
想到这里,杨伯謇的眼里闪过一抹冷笑,后宫不得干政,皇后这般算计自己的官员,这手生得不是一般的长。
若是皇后的算计成功了,他不就是折损了两个官员吗?
胡则旭虽然品行上有些不端,可是这么多年以来,他给自己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解决了不少蛀虫,是他得力官员。
而宋端恒虽然才学不行,但这段时间看来,他是一个好官,一心为民,忠心为国,这样的官员现在很少,以后可以委以重任。
不仅如此,还会损失一个特供御厨,他可是好不容易才碰到一个做菜这么和他心意的人,损失了就太可惜了。
幸好皇后的算计没有成功,不然他的损失就大了!
皇后的算计没有成功,是太过自信,忽略了不少细节。
以为胡则旭会因为个人恩怨,不会去救宋端恒一家,以为让安嬷嬷半夜去御花园不会被人发现,以为可以将那些劫匪全部灭口…。
杨伯謇坐在案前仔细的思索了一下,觉得有些为难,他现在还需要林家为他办事,不能动,而且林家也找了一个替罪羊来顶嘴,他不好动。
可是不挫挫林家的锐气,不敲打一下他们,他这心里有有些气不过。
杨伯謇低头思考,胡则旭和刑部的人也不敢开口打扰,都很默契的保持安静。
过了一会儿,杨伯謇抬起自己敛着的眼眸,望着底下站着的胡则旭以及刑部的人,问道:“你们以为此时该如何处理比较好!”
刑部尚书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且认死理的人,他不在乎是否得罪权贵,他奉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想法,无论对方的官职有多高,只要犯了罪,就该按照律法来,谁也不能例外。
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例外存在,但他还是一直坚持着这样的想法。
他上前一步,说道:“自当按照律法来办,如此行为相当恶劣,应当严惩行凶之人。”
他这样的脾气,自是得罪了不少人,虽然杨伯謇有时候也不太喜欢他这样的脾气,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很欣赏刑部尚书这样的性子,至少对他够忠诚。
杨伯謇也想严惩行凶之人,只是现在不是时候,他不由的将目光移到胡则旭身上,希望他能说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来。
胡则旭跟在杨伯謇身边这么久,自然能猜测出他的心思来。
因为现在朝堂上,以及边关的战事,杨伯謇不能动林家的人,一动便会让朝堂上下失去平衡,到时候势必会引起动荡,虢国此时的外患不少,自是不能在继续增加内忧。
但是就这么放过他们,任由他们继续这般,杨伯謇这心里便会不舒服。
所以胡则旭得想一个既能不破坏眼前局势,又能惩戒林家的办法才能让杨伯謇满意。
这个办法不是那么好想的,一个不小心,便会让自己陷入泥潭。
不过这怎么能难得倒有备而来的胡则旭呢?
他俯身说道:“启禀皇上,这事的确是恶劣,自然严惩行凶之人杨印青!”
郭印青和宋端恒同为户部郎中,是林家找来的替罪羊。
因为郭印青嫉妒宋端恒得到皇上赏识,得到重用,便花钱请来劫匪去打劫宋端恒一家,并制造流言,为的就是将宋端恒一家在京城待不下去。
这样的说法杨伯謇怎么可能会信,明摆着把人当傻子。
也不知道林家许给了郭印青什么好处,还是他有什么把柄在林家手上,他今日便去刑部认罪了。
当胡则旭说出严惩郭印青的话之后,刑部尚书就一脸奇怪的看着胡则旭,他觉得很奇怪,以他的性子不可能就吃了这么一个亏,只处罚郭印青这个替罪羊的。
不仅他奇怪,杨伯謇也觉得奇怪,不由的问道:“严惩郭印青?要如何严惩?”
“按照律法,买凶杀人,若未造成人员伤亡,判处十年牢狱,若造成人员伤亡,理应斩首!”
杨伯謇见胡则旭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起林家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在说郭印青的事情,心里更加的觉得奇怪了,这胡则旭闹的是哪一出啊?
顶着杨伯謇和刑部尚书疑惑的目光下,胡则旭又继续说道:“严惩郭印青只是一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安抚宋大人一家,然后制止坊间针对长宁郡主和宋夫人的流言!”
听到这里,杨伯謇心里似乎有了些想法,便问道:“此时该如何处理,才能不让长宁郡主和宋夫人名声受损?”
“微臣以为,此事需得劳烦太后娘娘出马才行,太后娘娘是天底下身份最尊贵的女人,又是后宫之主,若是由太后娘娘下一份略微赞扬长宁郡主的诏书,在赏一些东西,这坊间的流言的便会不攻自破!”
胡则旭说到后宫之主的时候,特意加重了一些语气。
杨伯謇一听听,瞬间便明白了胡则旭的意思,他深深的看了胡则旭一眼,“卫国公的法子不错,想来是费了不少心思!”
胡则旭一听,便知道杨伯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里很是满意,表现得也越发的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