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证物证俱在,他们四个人没有办法抵赖,然后在仇林准备大刑伺候之前,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全部交代了。
原来是有人给了他们一大笔钱和足够的粮食,让他们这么做,他们没忍住诱惑,然后便照做了。
周围的百姓听着他们四个人说完,简直都快气炸了,若不是有人拦着,周围的百姓只怕是要拿起工具,将这四个人给打死。
他们四人见周围气愤不已的百姓,再看着他们脸上凶狠的表情,被吓到连连求饶。
这四个人一直在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只是经不住诱惑,再加上那人的威胁,他们不得已才这么说的。
这四人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倒是很情真意切,感觉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没多少人相信。
因为他们四个人是什么德行,别人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他们四个本来就是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没有一点儿上进心的人,那么多的钱财和粮食送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记得其他的事情。
只怕那些钱财还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只是听了几个字,便同意了别人做的事情。
威胁,估计是不会存在的。
因为这围观的百姓差不多都知道他们四个是什么德行,所以他们四个人说的话,没人相信。
现在百姓知道他们四个毁了这些秧苗,毁了很多人的希望和心血,真的恨不得立刻就将他们四个人乱棍打死。
宋靖楚和杨恪等人也恨这四人,很想立刻马上就收拾他们,但是一想着还要将背后之人给揪出来,所以便忍了下去。
杨恪派人将他们四人押回去,严加审问,一定要将那背后之人问出来才行。
接下来杨恪便和宋靖楚等人安抚伤心难过的百姓,然后处理这水田里死掉的秧苗,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培育出新的秧苗种下去。
现在主要的是要将水田里的死掉的秧苗处理了,将水田里的水换一下。
毕竟这水田里面还残留着生石灰和硫磺,这些不清楚干净,那下次种进来的秧苗也活不下去。
百姓们听了这话,也暂时将自己的情绪收了起来,然后忍痛开始处理这些秧苗。
宋靖楚和柔葭也加入了进去,快一点处理了才能将新的秧苗种下去。
杨恪想得有些远,他想着这云州城都有人动手了,那么其他州县估计也不远了,所以杨恪便派了人去穿消息,让他们警惕些,别出现云州城这样的情况。
这秧苗是很多人的希望,若是被毁了,让其他人怎么办?
而且这秧苗都是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是宋靖楚花费了不少心血研究出来的,可不能让别人糟蹋了。
新得秧苗种下去后,不少百姓都自发的组织起来,在晚上的时候轮流守着这些秧苗,以免再有坏心肠的人来毁了这些秧苗。
对于他们在那几个人的煽动下,误会了宋靖楚的这件事,他们都觉得很抱歉,不停的向宋靖楚道歉。
宋靖楚理解他们的心情,重来就没有怪过他们,毕竟无论是谁遇到这情况,都无法冷静下来,都会变得很激动。
宋靖楚安抚好百姓后,便回去继续培育秧苗,争取让云州城的所有水田里都种上水稻秧苗。
而杨恪则开始处理那些在背后暗算的人,杨恪根据那四个人的口供找到了收买他们的人。
只是派人去抓的时候,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但杨恪确定了背后暗算的人是谁。
表面上看来是杨昊和林家在背后暗算,实则是杨冉和良妃在背后暗算。
他们将这事嫁祸在了林家和杨昊的头上,若不是杨恪细心,发现了些不一样的地方,只怕也会以为这事是林家和杨昊在暗算。
杨恪知道杨冉暗算自己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打压自己,一方面是为了对付林家和杨昊,让杨伯謇对他们不满。
杨冉这么做还打着让他和杨昊、林家斗的主意。
对于杨冉和良妃的这个想法,杨恪只觉得多余。
即便没有这事,他和杨昊、林皇后以及林家都是敌对的关系,他们一直在斗,根本就不需要别的事情来促成。
杨恪是绝对会对付杨昊、林皇后以及林家这些人,以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仇怨。
而他们也不会放过他,也是一心想要除掉他。
杨冉和良妃的举动,算是惹怒了杨恪,他一向不是什么心善之人,他有仇必报,手段也狠。
杨恪会好好的教训一下杨冉和良妃的。
杨恪拟好折子,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全部写了上去,然后送进京城。
杨恪只是叙述这里发生的事情,自己查到的,没有掺杂着别的情绪,也没有点名是谁在暗算这事。
只是越是这是,就越会给人遐想的空间,让别人对此进行一番猜测和怀疑。
普通人尚且如此,那向来多疑的帝王自然更是如此。
杨伯謇将杨冉和杨昊这两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都怀疑上了,同时也因为他们为了暗算别人,在这个当头拿关系到那多么多百姓的粮食做筏子,这让杨伯謇最难容忍的。
杨伯謇在朝堂上发了好大的火,直接表明,若是还有人敢在这个当头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他是不会轻饶的,而且还会从严处置。
虽然杨伯謇没有说明具体是谁,可这朝中有几个是傻的,多少能猜出一些来。
而那些在这个当头暗算过杨恪的人,都心虚了起来,低着头闷不做声。
杨昊和林皇后等人知道了杨冉和良妃的暗算,心中气愤,然后便开始针对他们。
杨冉和良妃等人不是势力庞大的林家的对手,林家的针对,他们没有太多的招架之力,只能被动的挨打。
他们怨恨林家的同时,也怨恨着杨恪,将这事怪到了杨恪的头上。
因为杨恪发现了他们的暗算,他们才会被林家针对。
除了这件事外,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宋靖楚培育出优良的水稻秧苗一事,对此十分的感兴趣,都在议论宋靖楚。
而杨伯謇下了朝之后,也去找太后说起来这件事,和太后讨论起宋靖楚。
杨伯謇觉得,宋靖楚这样的女子是世间少有。
不仅聪慧,机智,气魄胆量还不输男儿,又心怀天下,一心为百姓,若是男儿,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杨伯謇和太后说起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遗憾,为什么宋靖楚不是男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