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人生六苦
从不沉默2020-07-06 10:132,918

  道长跟我说人生有六苦,熬过去你就赢了。她用了一个“熬”字。她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当我们尝尽了这六苦,人生也必将苦尽甘来。

  第一个苦是钱财紧缺。也许有的官二代富二代是不会缺钱,但是这样的人毕竟不能代表大众。道长说:“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度世维艰。”

  是啊,人生在世,衣食住行、人情往来、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每一样,都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撑。

  如果经济状况堪忧,就会活得辛酸又憋屈啊,我想起了一些报道,就在去年,在江西南昌的地铁一号线上,因为孩子玩丢了5块钱地铁票,那个妈妈推搡他、打他;

  而在今年7月份的一则新闻中,因为400元的过路费,一位女子和自己一岁多的儿子,被丈夫抛弃在高速路上;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妹妹罗子群,因为没有固定收入,在美发店办了2000元会员卡后,被老公拳打脚踢。

  人人都说黄连苦,但没钱的苦,要胜过它千百倍。

  所以,需要花心思赚钱。

  譬如我,想买楼,没钱,就需要努力挣钱。等到这一次陪的秦峰把任务完成以后,我便要努力的挣钱,当演员或者做生意都可以。

  毕竟,我还有我的梦想。

  总之,为了活得有底气、有尊严,要朝“钱”看,向厚赚。

  道长说第二苦,是疾病缠身。

  健康是最大的资本,它为1,名气、财富、成就……都是1后面的0,一旦1消失,后面的0再多再大,都将毫无意义。

  但很多人并不重视它,直到失去了,才悔不当初。

  演员李冰冰,在澳洲拍戏时,一场大病让她高烧不退、连着21天嗓子化脓,痊愈后,她意识到“我虐不起自己了,它真的会废”。

  演员刘德华,为了把戏拍好,开过飞车、跳过高楼,2017年还从马背上摔下,造成盆骨严重撕裂,做了两年多的康复训练,才重新站了起来。他坦言:现在无论做什么总是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如果不想受疾病缠身之苦,那就从今天起,在生活习惯上坚持自律:

  饮食方面,要荤素搭配,要多喝热水,不暴饮暴食;行动方面,少熬夜,睡眠充足,坚持锻炼;

  情绪上,要多感恩、少抱怨,脾气小一点,笑声大一点。

  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一个健康的身体,把用在医院排队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追求梦想。

  道长说第三苦,是亲情淡薄。

  中国人历来把亲情的和睦看得特别重。《礼记》云:“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意思是说,父子亲近,兄弟同心,夫妻恩爱,财富就会自然聚集而来。简而言之,就是“家和万事兴”。

  由此可见,亲情浓厚、家庭和睦,是为人之根、兴家之本。

  但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背井离乡,去异地求学、谋生,把故乡变成了他乡,把亲人、家抛在了身后,也把亲情稀释得越发淡薄。

  就像一则公益广告中演绎的那样。

  除夕夜,老母亲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电话也响了一次又一次,全是儿女们“工作忙,不回来了”的说辞。

  后来,她索性不倒腾那些杯杯盏盏了,坐在嗡嗡作响的电视机前发呆,背影落寞孤独,好像整个宇宙苍穹只剩她一个人。

  撇开广告不谈,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殷殷期盼,常常让我们愧为人子。但一转眼,写不完的报告、做不尽的PPT、没完没了的会议,就把每一分钟填充得满满当当。

  家,给我们能量,亲情,能给我们滋养。

  只愿花常开、月长圆,我们不用伸出渴求的触角,在异乡的酒桌上,借推杯换盏来大醉一场,躲过思念之殇。

  道长说第四苦,是求不得。

  生而为人,各有执念。有人追求声名显赫,有人想要家财万贯,有人希望美人在侧。

  但通常,我们寻找我们想要的,上天却只给它愿意给的。

  如此一来,求而不得,或者所得非所求,便成了人生常态。

  这其中的心酸和痛苦,自然是不可与人言说,只好独自消化。

  但其实,没有人的人生,是时时顺心、事事如愿的,多多少少,都会有所缺失。

  就连佛祖都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婆娑世界’,其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不圆满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换个角度想想,求不得,不等同于失败,如果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求什么就得到什么,太过一帆风顺,大概也会腻味,然后心生厌倦,而不再珍惜。

  某种程度上,缺憾也是一种多姿多彩的美。

  比如:音乐之所以动听,是因为它集合了7个高低起伏的音符,错落有致才婉转鲜活。如果音符是千篇一律的,那演奏出来的音色该多么糟糕;

  四季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是由春夏秋冬组成的,只有经过了暖春、炎夏,才会收获秋实、冬雪。

  “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是生活,运气太好,反而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道长说第五苦,是看不透。

  人生在世,会有很多意难平。

  全力以赴追梦,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一心一意爱人,但仍然走不到白头;诚诚恳恳交友,可依然半途而散。

  我们会在深夜辗转反侧,自我责问:“为什么人生这么累?”

  但其实,所有的得失、成败、聚散,都是人生的经历,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必为此画地为牢、自我折磨。

  苏轼有诗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论晴天、雨天,都是没有分别的,只是一刹那的气候状态而已。

  当我们看轻了得失成败,也就不会执着于十里洋场的繁华、前呼后拥的虚假、成王败寇的虚浮;

  当我们看淡了聚散离合,也就不会留恋于不真诚的心、不相融的人、不纯粹的情。

  哲人说:“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得到的结果必然为零。”

  我们所有的“进”和“出”,自有定数。人生这一场苦旅,谁都想修炼出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境界。

  当我们对得失不计较、对成败不纠结、对聚散不烦恼,才算是看透了世间万事万物,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过好这一生。

  道长说第六苦,是放不下。

  生而为人,总是想抓住一些东西。比如:功名利禄、金钱富贵等等。

  于是,我们桎梏于得失,营役于名利,投入到捍卫、掠夺、厮杀,非常之累。

  《增广贤文》中说:“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抓得再多、求得再杂,不如放下,不妄求、不贪多,持一颗知足心,过一世乐活人生。

  柳宗元在《蝜蝂传》中提到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子。

  这种虫子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有人看它累,就帮它把背上的东西去掉。

  可是它不干,只要还在爬行,它就会把被拿掉的东西,抓过来重新背上。

  还不断地往上加,往上加,直到累死为止。

  人生这场旅程,我们就像这只虫子一样,想要把功名、富贵、理想、责任、道义等等,统统都背在身上。

  但其实,身体的承重量,是有限度的。背得越多,身上越沉,人心越累。

  只有适时放下一些,才会减轻压力,轻松赶路。

  常言道:举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做负重。

  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总会苦过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当我们熬过了没钱、疾病、分离的苦,才会珍惜岁月静好的余生;

  熬过了求不得、看不透、放不下的苦,才会活得进退有度。

  余华在《活着》中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人生也许很苦,但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让它看起来很甜。

继续阅读:第207章 三个故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凰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