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说不尽的。
在这些历史里面,还分正史和野史。正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当然正不正没人知道,只有记录的人知晓。野史就是民间传言,道听途说,非官方的那种。
历史的长河里面,后人谁知道是正还是野呢?
就譬如历史上的封建朝代,从秦朝开始,后面西楚,西汉,新朝,玄汉,赤眉汉,成家,东汉,这一段历史里面的朝代,有些仅仅是存在了一年到两年而已。
朝代更迭太过快速,百姓生活流离失所,战争连连不断,国兴,百姓苦,国衰,百姓苦。
老爷子讲:“在三国时期,也就是220年到280年,你们都学过的,魏国,蜀汉,吴国三足鼎立,后来又到了晋十六国时期,这个里面,有西晋东晋,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之分,南北朝啊,五代十国啊,战争不断哦……在无数个朝代更迭中,好多的古物啊,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面……”
说了半天,老爷子心里面想着的,还是那些没了的古物。
也是,有些东西化为了腐朽,但是有些古物却是不会,它们遗留了下来,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还能够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存在。
这也是考古工作的意义所在。
老爷子让他那个伙计从一个古藤箱子里面拿出了一本厚厚地书来,放在桌子上打开,然后指着那本书的前面让我们看。
这本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看样子有几十年的样子了。
老爷子说,这本书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叫做李子凯的的考古者撰写的,之前在故宫修过文物。
里面的内容是《朝代歌》,写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再往后面看,便是一些年代的介绍:
………………………………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十六国时期:265年-420年
——晋朝:265年-420年
——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后期包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阶段:304年-420年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朝时期:420年-589年
———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386年-589年
——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国统一前:581年-589年
十六国春秋【前、中、后、末4期,将十六国时期分别穿插到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时期:304年-439年
隋朝:581年-618年大兴(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包括武周时期:690年-705年神都(今河南洛阳)则天大圣皇帝武曌]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
——后梁:907年-923年汴(今河南开封)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汴(今河南开封)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汴(今河南开封)后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年-960年汴(今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南吴:908年-937年广陵(今江苏扬州)吴宣帝杨隆演
——南唐:937年-975年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年-925年成都(今四川成都)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934年-965年成都(今四川成都)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917年-971年兴王府(今广东广州)南汉高祖刘
——南楚:927年-951年潭州(今湖南长沙)楚武穆王马殷
——吴越:907年-978年杭州(今浙江杭州)吴越武肃王钱鏐
——闽:909年-945年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闽太祖王审知
——北汉:951年-979年晋阳(今山西太原)北汉世祖刘崇(刘旻)
——荆南:907年-963年荆州(今湖北荆州)荆南武兴王高季兴
辽朝(契丹):907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开封(今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
金朝:1115年-1234年汴梁(今河南开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1206年-1368年元大都(今北京市)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南京(今江苏南京)、北京(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南明:1644年-1662年南京(今江苏南京)明安宗朱由崧
——后金:1616年-1636年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后金大汗(追谥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前身
清朝:1644年-1912年北京(今北京市)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
老爷子把那本看不出封面的,据说是民国时期的书依旧让徒弟放到了他那个古藤筐子里面。然后朝着我们道:“之前不是说,夏禹以前有一个虞舜的良渚文化存在吗?但是,就朝代而言,官方依旧是按照夏朝开始记录,因为夏朝是奴隶社会,而之前的,我们称作为原始社会,你们知道的,原始社会不存在朝代或国家,仅存有部落,像华胥国、有熊国等都是后人追加的称号,当时仅仅是部落或部落联盟……”
老爷子搞古玩收藏的,对于各朝代历史很是熟悉,而我们对于历史知识方面,则是贫瘠不已,所以,一谈起各朝各代,我和秦峰两个人,基本上就只有听的份儿,因为根本就插不上口啊。
不过,听老爷子生动的介绍,我们算是大略地了解了几千年来的岁月变迁。
老爷子道:“现在的人啊,为了钱财而盗挖古墓,好多的古物,都被毁了,更多的,是被走私到了海外,唉,抓住他们好啊……老祖宗的东西,怎么能任由他们如此胡作非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