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酿酒术
一刀2020-07-06 03:233,179

  从龙溪山下来,陈然没有直接回陈家大院,而是又走进了何嬷嬷的家。

  “何嬷嬷”,来到何嬷嬷家,小玉喊道。

  听见喊声,织布机刚才还在响,这下停止了。

  何嬷嬷在屋里答应,“呃,是小玉吗?”

  小玉走到前头,推开木门。

  “何嬷嬷,我们又来了”,小玉侧转身子,让陈然先进屋。

  “小玉,嫣然还没有回来”,何嬷嬷没有起身,依然坐在凳子上,以为小玉返回来是为了找嫣然。

  “何嬷嬷”,陈然开口了,“听嫣然说,您会酿酒?”

  其实,每次进何嬷嬷的家,都闻到了酒香。

  何嬷嬷以为小少爷也要酒,指着屋角的坛子,“少爷,你如果需要的话,那里还有半坛子酒”。

  顺着何嬷嬷手指的方向望去,屋角立着一个坛子,坛子口被稻草严实的塞着。旁侧还有一坛,也用稻草塞得紧紧的。这种坛子,密封性能不好。如果没塞严实,酒水很容易挥发,故而每次来到她家,隔老远就闻到酒香味。

  “何嬷嬷,我不要酒,就是想问您,如何才能酿出酒精浓度非常高的酒”,陈然站在门口,盯着那台老式织布机。

  “这个”,何嬷嬷思索一会,问陈然:“不知少爷要多浓的酒?”

  “有没有一种酒,可以点燃?”陈然问。

  “没见过”,何嬷嬷摇摇头,“能点着火,那酒就不能喝了,会烧喉咙”。

  看来一时半会无法跟何嬷嬷说清楚。陈然知道茅台酒倒在杯子里,可以堆得像小山包一样,用明火一点,马上就烧起来。

  前世里,见过别人酿酒。

  把大米淘干净,倒进大锅里煮熟。记得小时候,大人每次酿酒,煮一锅大米饭,锅底总留有黄而亮的锅巴。咬上去,脆而香。小孩子最喜欢吃这种锅巴了。

  饭熟了后,盛出来,放在很大的凉席上冷却。待冷得差不多了,就把酒曲捏成粉沫,均匀散在饭上,用双手搅伴。

  别以为把酒曲搅伴均匀就可以了。还需经过发酵的过程。这个时候,把搅伴好的米饭,盛进而坛子里,密封严实,经过发酵,变成酒浆。

  最麻烦的就是烤酒了。

  在灶台上架一口大铁锅,把发酵的酒浆倒进,上面竖个圆形的两头是穿通的木桶,再在木桶上面架一口铁锅。

  这时候要注意了,灶台底下的火候要控制好。

  太旺,容易把酒浆烧糊。

  火势太小,又烤不出酒。

  把井水倒到架在圆木桶的锅里,待水的温度有点烫手就要换水。

  也就是下面的酒浆在火的烘烤下,不停的升腾酒精。

  不断往上升腾的酒精遇到冰冷的铁锅就会凝结成水珠,滴到锅底下的酒槽里,然后沿着酒槽流。

  在记忆里,陈然依稀记得,第一锅水烤出来的酒精浓度是最高的,也是最醇的。那只是在记忆里,都过去很久了。

  “何嬷嬷”,陈然搜索前世里的记忆,问道:“听说,不同的食材,酿出来的酒精浓度也会不一样,是不是?”

  “是的,一般来说,大米酿出来的米酒,浓度要低。但对人的身体最好,不伤身。像包谷酿出来的酒,浓度就要高。这种酒最好还是少喝,进口辣喉”,说起酿酒,何嬷嬷话多了起来,“还有一种作物,酿出来的酒,浓度更高。”

  酿酒之术,陈然一知半解。前世里,平时最喜欢喝米酒。因为米酒是粮食之精,喝下去不辣喉,适量喝些,增加血液循环。

  “那请问是哪种作物,比包谷酿出来的酒精度还要高呢?”陈然问。

  从没见过何嬷嬷酿过酒的小玉,见他们谈起酿酒术来,像听天书一般。盯着陈然,想不明白少爷为什么懂这么多。

  自少爷出生到现在,每天都是自己陪伴着,从没见他去过哪里。每次来杏花村,也没见过何嬷嬷酿酒,少爷怎么就知道不同的食材酿出来的酒精浓度就不一样呢?

  对,少爷一定是天上的神仙。

  不然,怎么可能一生下来就会笑?而且还给自己取名?

  他还知道西门庆,武大郎等人物。

  特别是还能绘图,让陈老头依照图纸,在陈家大院做了个自动洗浴器。

  大家从地里回来,可以洗个热水澡,且不用自己倒水。

  热水自动从头顶喷下来,洗起来舒服。

  水的温度还可以调,想要什么样的温度就能调成什么样的水温。

  呵呵,为什么少爷就能想到?他不是神仙,又会是什么?

  “少爷,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小玉迷惑不解。

  看了一眼小玉,陈然没有回答,等着何嬷嬷告诉他是什么作物酿出来的酒精浓度更高。

  “上次,陈老头不知道从哪带回来一壶酒,跟咱们包谷酒的味不一样。我闻了一下,那味道呛人”,何嬷嬷说:“听他说,是从什么地方带回来的,忘记地名了。那酒是用一种青稞酿的。”

  青稞?

  这种作物不是产在青藏高原吗?

  对了,是有一种酒叫青稞酒。

  可是,这种作物在清河县是不能生长的。

  “请问糟老头那还有没有青稞酒?”陈然已经叫成习惯了,顺口就把陈老头叫成了糟老头。

  奇怪的瞅一眼小少爷,何嬷嬷不高兴了,“少爷,你怎么叫陈老头为糟老头?他很讨厌吗?”

  自知理亏,陈然不想为口误与她纠缠,道歉道:“何嬷嬷,对不起,是我不对”。

  “他那应该没有了”,见陈然道歉,何嬷嬷不再计较。

  “何嬷嬷,这样好了,我给您一袋玉米,麻烦酿最浓的那种酒好吗?”陈然心想,既然没办法酿出浓度特高的酒精,那就退而求其次。

  “这个”,何嬷嬷为难了。

  “何嬷嬷,我还另送您一袋小麦,作为酿酒的报酬”,陈然以为何嬷嬷想要工钱。

  听到此话,谁知何嬷嬷生气了,“少爷,你太小看我了。只是我从没酿过包谷酒,不知能不能成”。

  一抹红云袭上脸颊,陈然不好意思了,“何嬷嬷,没关系。您就按照平时酿酒的办法去做,记得头锅水的酒一定要用坛子装,别跟后面的酒水混在一起就行了”。

  “这个老身可以做到”,何嬷嬷答应陈然的请求。

  “不过,少爷,容我斗胆问一句”,何嬷嬷很好奇少爷为什么只要头锅水的酒,“请问你要头锅水的酒,不会是拿来喝吧?”

  “对啊,少爷”,小玉随声附合,这也正是她要问的。

  微微一笑,陈然不想隐瞒,“实话跟你们说了吧。高浓度的酒,具有消毒的作用。比如受伤了,在伤口周围涂抹一些酒,会使伤口很快愈合”。

  似懂非懂,小玉跟何嬷嬷还是不明白。人家拿酒都是来喝的,少爷怎么就用酒来消毒呢。不过,她们不好意思再问下去。少爷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

  见她们还是不明白,陈然笑道:“何嬷嬷,等几天,李郎中会帮您动手术。那时,您的眼睛就能看见东西了。”

  “真的么?”听陈然说过几天李郎中会治好她的眼睛,何嬷嬷高兴不已。

  “是真的。不过,到时会给您的眼睛动个小小的手术,这个手术就需要高浓度的酒精”,陈然觉得离治好何嬷嬷眼疾不远了,索性告诉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真的?”听陈然说能把何嬷嬷的眼疾给治好,小玉高兴道。

  “玉姐,我什么时候食言过?”陈然盯着小玉那双清澈的眸子。

  这倒也是。

  少爷可不是凡人,说过的话一定能实现。

  “何嬷嬷,放心好啦,咱少爷说能治好您的眼睛,那就一定能”,小玉兴奋的说。

  “那就多谢少爷,让老身晚年还能重见光明”,何嬷嬷高兴的站起来,向陈然摸过去。

  “何嬷嬷,您别动,只是先告诉您,好有个心理准备”,陈然赶紧过去扶着何嬷嬷。

  “小玉,你有福份啊,遇着这么好的东家”,何嬷嬷在陈然的搀扶下,重新坐下来,一滴泪珠在眼眶闪烁。

  “何嬷嬷,等嫣然回来了,麻烦请她去我家私塾读书识字吧”,陈然把何嬷嬷扶到凳子上。

  稍微犹豫了一下,何嬷嬷说:“放心,我一定要嫣儿去私塾”。

  “那还得麻烦何嬷嬷告诉村子里的人,凡是未满十六岁的小孩都可以去。不要学费,每天中餐还免费”,陈然说。

  “好,好,少爷,我一定转告”,何嬷嬷不再反对,同意跟村里的其他人家转告。

  “少爷,我们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小玉见天色不早,提醒陈然。

  “何嬷嬷,那我们走了,您一定得注意身体”,陈然向何嬷嬷告辞。

  何嬷嬷要起身相送,被陈然拦住了。

  从何嬷嬷家出来,走到杏花村那座吊桥上,遇到李郎中背着药箱从村子里出来。

继续阅读:第99章 开学第一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和女鬼的风流韵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