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早就过了梨子出产的季节。
陈然奇怪的望去,是谁能在大冬天还有梨子可卖。
那不就是珲哥吗?
陈然对小玉说:“玉姐,请把珲哥叫过来”。
少爷记性真好,上次老爷办酒席,珲哥亦来吃酒席。当然,他跟武大郎一样,是坐在替穷人准备的侧院里。当时,少爷只见过珲哥一面,居然隔老远就认出来了。
“好嘞!”小玉答应着,朝城门口走去。
“老同学,城墙边那些可怜的叫化子怎么办?”欧阳小倩是女性,天生富有同情心。
“唉”,陈然长叹一声,“可怜的人多了去,我们哪管得了那么多”。
听到此话,欧阳小倩不乐意了,认为陈然铁石心肠,不顾天下穷苦人的死活。
“我不管,只要我看到了,就要管”,欧阳小倩突然变得不讲道理。
陈然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欧阳同学,咱们就是有一座金山银山,也管不了天底下所有的穷人啊”。
对这个世界的穷人,陈然还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他不止一次救助过他们,可是,到头来,越来越多的叫化子死在野外。还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先天还活灵活现的,到第二天,就被白雪覆盖,与世长辞。
这种社会不公平现像,令陈然想起前世所学的政治经济学,深切体验到如果社会制度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永远不可能消除这个恶瘤。
“陈然,你究竟管不管?”欧阳小倩生气了。
“不是不管,是没能力去管”,陈然很是无奈。如果真的不去管,刚才也不会要小玉照欧阳小倩的意思去办了。
也许来到这个世界见多了这样的人,陈然的心态变得有些麻木。可是,在心灵深处,却在想着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当然,以目前的能力,是不可能改变的。
欧阳小倩见陈然不动心,气得拂袖而去。
城墙角,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者靠在墙上,脸色苍白,毫无血色。他的老伴,早就眯上了双眼,可是,老者还死死的抱着已经去逝的老伴不肯松手。
不适感涌上心头,见到老者怀里的尸体,欧阳小倩有种想呕吐的念头。可是,见奄奄一息的老者临死前还紧紧抱着老伴,又有一种无限感慨之情涌上来。
欧阳小倩把小玉刚才给的碎银塞到老者手里,老者缓缓睁开双眼,灰暗的眼神一下亮起来。抬起抓着碎银的手,久久的看着,一行泪水从老眼流淌下来。
久久的,那双亮起来的眼睛,慢慢暗淡下去。
他费力把银子递给欧阳小倩,嘴里艰难道:“姑娘,谢谢!已经没用了,还是救济他们吧”。
老者指着墙角一排病奄奄的叫化子,永远眯上了眼睛。
多么实诚的话语。
欧阳小倩强禁着泪水,朝城墙角望去。
一双双乏力,而对生命充满渴盼的眼睛纷纷盯着自己。
欧阳小倩心中酸楚,忙向小玉叫道:“玉姐,叫卖梨的过来”。
小玉本来要叫珲哥到少爷身旁去的,听见少夫人的叫唤,明白她要做什么。便领着珲哥来到城墙角。
“玉姐,把他蓝子里的梨全买下来,分给他们”,欧阳小倩扭过头,偷偷拭着眼角的泪水。
“珲哥,请每人给半个梨,这些银子全给你,不用找了”,小玉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珲哥。
珲哥经常在外面卖梨,见贯了叫化子,想帮助他们,可是,自己每天还愁吃愁喝,家里还有个年迈的老爹,只能叹息着。
“玉姐,这些梨可是上好的鸭梨,这个季节可很少有得卖”,珲哥每次去陈家大院卖梨子,没少得到小玉的恩惠,好心提醒道。
“没事,全给他们吧”,小玉瞧见少夫人偷偷拭眼泪,庆幸自己不仅跟了个好少爷,还有个心地善良的少夫人。这一对夫妻啊,真是上天送来救助咱穷人的。
陈然过来,拦住珲哥。
“珲哥,先别给他们”,陈然把珲哥手里的蓝子抢过来。
欧阳小倩擦干眼泪,狠狠盯着陈然,“陈然,你要做什么?没看到他们可怜吗?”
陈然瞧了瞧墙角一众人等,双双眼睛充满了渴盼。但是,他们没有一人起来哄抢。哪怕是死,见到了救命的食物也不做违良心的事。
那对已经离去的老年夫妻,互相抱着,在寒风里不再抖索。旁边的叫化子好像视而不见,感觉不到同伴的死去。不是感觉不到,而是饿得已经没气力去感觉。
“你这不是在救他们,而是害他们”,陈然责怪欧阳小倩。
欧阳小倩不解,“你倒是会说风凉话,不关心他们算了。”
说完,欧阳小倩欲从陈然手里抢过盛着鸭梨的篮子。
“鸭梨性情冰冷,现在又是大冬天,他们肚子里没有一点食物,极寒之物进肚,不是害他们是什么?”见欧阳小倩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大声吼道。
一脸委屈,欧阳小倩这才想起,“你又不早点讲,凶巴巴干吗?”
陈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声音大了点,转身,对小玉道:“玉姐,麻烦进城一趟,买几十斤大米拉到这里来”,又转身面向珲哥,“珲哥,你最熟悉城里的情况,麻烦借口铁锅,请人帮忙在这里砌口灶,熬制粥分给他们吧”。
珲哥一听,马上高兴应道:“好嘞!”向城里飞奔而去。
小玉从肩膀上取下另一个包袱,打开。
几张烧饼展现在陈然面前。
原来临出门时,小玉悄悄把昨晚剩下的烧饼包好带出来了,以防在城里玩得高兴,饿了好临时充饥。
见到烧饼,陈然面露喜色,微笑着对小玉道:“玉姐,还藏有私货?早点拿出来嘛”。
见少爷没有责备,小玉拿着烧饼撕成碎片,向墙角的叫化子走去,每人分了一小块。
欧阳小倩这才从陈然手里拿过梨子,每人分得一小半梨子。
分完烧饼,小玉把装有大黄鱼的包袱递给陈然,高兴的快步向城内走去。
半个时辰不到,小玉从米店叫来店小二送来一大袋大米。同时,珲哥也借来铁锅。武大郎在街上遇上珲哥,知道陈家公子要在城门口做善事,也跟着过来帮忙。
在珲哥跟武大郎的帮助下,离城门口不到二百米的地方搭起了一个临时草棚。一口铁锅架在灶台上,底下烧起熊旺旺的烈火。
叫化子们你扶着我,我扶着你向草棚围过来。
一个简陋的草棚,一缕淡蓝色炊烟,一股炽白的柴火,温暖着一颗颗无依无靠的心。
等待过程中,发生了奇迹,他们又燃起了对生的渴盼。
半个时辰过去了,铁锅里冒出米饭的香味。
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希望,是他们活着的希望。在死亡边缘,谁会甘心离去呢。虽然这个世界给他们更多的是苦难,即使再苦,只要有一线活着的希望,也要活下去。
稀淡的米饭香味,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一双灰暗的眼,盯着渐渐冒出热气的铁锅。
不知道为什么,欧阳小倩开始紧张起来。从那双双灰暗的眼睛里,读到了某种危险信号。
“玉姐”,欧阳小倩把小玉从人堆里拉到一旁,悄声问:“等会,场面会不会失控?”
小玉瞧了瞧围着草棚的人们,“少夫人,放心好了,不会的”。
欧阳小倩还是不放心,她不明白小玉哪里来的底气,敢担保不会失控。
朝陈然望去,却见他淡然的忙碌着,丝毫不担心。
不一会儿,从别的地方三三两两的叫化子走过来,同样围上草棚。
他们个个面黄饥瘦,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很多人,手里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围着灶台,把整个身子探向火焰。
他们静静等着,有些人不停的咽着口水,双双眼,紧盯着快要成熟的稀饭。
欧阳小倩感觉那双眼充满了渴盼,可是,令她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率先去揭开锅。他们默不作声,心随着热气而翻腾。
“老乡们,等会稀饭可以了,请大家排好队好吗?年老体弱者,妇女小孩排前面好吗?”见稀饭熬得差不多了,陈然挥着勺子,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