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办起了学校,欧阳小倩忙得连吃饭都是一种奢侈。这不,一吃完早餐就拿起图纸去大院旁边的土地上勘察地形。刚出大院门口,看见嫣然领着一群孩子进来。
嫣然往欧阳小倩身后瞧了瞧,没看见陈然,于是问道:“小倩,小屁孩呢?”
欧阳小倩看了看小孩们,微笑道:“他应该在正堂屋”。
嫣然不满了,嘀咕道:“还要我把孩子叫来,自己却躲起来了”。
欧阳小倩一听,瞅瞅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对嫣然道:“先带孩子们到我书房去吧”。
嫣然朝陈家大院正堂屋瞅去,看见陈然在屋里徘徊。知道这个时候去找他,不太合适。于是,下蹲身子,朝怯生生盯着欧阳小倩看的孩子道:“孩子们,跟阿姨走”。
嫣然跟陈然相处久了,学会了前世人类的语言,有时也冒出一两句新鲜词语。
孩子们牵着嫣然的手,不时朝欧阳小倩看去。
不管欧阳小倩表现得多么平和,孩子们还是不敢跟她亲近。也许是因为她的身份吧,陈家少夫人这个身份在杏花村可是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位美丽的少夫人不仅尊贵,而且是不容别人侵犯,也就产生了距离感。
经过前院坪地,李思思正在指导敢死队员练武。
“思思姑娘,麻烦叫两个人跟我来”,欧阳小倩朝李思思道。
对于这位美得自己都感到自卑的少夫人,李思思是不敢违逆她的话。再说了,前些日子,在李家庄,自己差点要了陈然的命,所以,在她俩夫妻面前,李思思总是保持一段距离。虽说大宝多次说少夫人跟陈公子待他如亲兄弟,但是,李思思心中那个坎还是很难迈过去。
为了弥补过错,李思思只有把心思全用到训练敢死队员身上,尽量把敢死队员培训成为合格的武者。
听见欧阳小倩的话,李思思二话没说,派了两个队员。
来到少爷跟少夫人的书房,欧阳小倩请两个敢死队员帮忙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堆到屋角。
不一会儿,书房空起来,完全可以容纳这些孩子。
摆好桌椅板凳,嫣然把小孩子一一安排坐好。
“小朋友,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教室好不好?”欧阳小倩知道孩子们对自己还有防备心理,尽量微笑,和蔼可亲。
“好”,孩子们看了看欧阳小倩,又瞧向嫣然,稀稀拉拉答道。
“孩子们,大声点好不好?”嫣然鼓励小孩子。
孩子们在嫣然的鼓励下,比先前大声了一点,但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张口。
“孩子们,这位将来是你们的先生”,嫣然向孩子们介绍欧阳小倩。
欧阳小倩笑道:“小朋友,嫣然姐将会大部分时间陪伴你们,我只是临时来教学。大家可以叫我欧阳老师,或者老师。叫先生多难听,显得我老气横秋”。
一句老气横秋,引得孩子们吃吃笑了。
跟陈然相处久了,嫣然当然知道先生跟老师之间的区别。
“孩子们,我们大声叫老师好,好吗?”嫣然鼓励孩子们。
“老师好!”孩子们终于不怕欧阳小倩了,大声喊道。
“同学们好!”欧阳小倩看着这群天真的孩子们,高兴不已。
这些孩子,是杏花村未来的希望。
当然,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杏花村,只有杏花村的人远远不够。还得吸引外来人才,吸收外村小孩子来村子里学习。
凡是外村的孩子,愿意来陈家大院学习,跟本村的孩子受同等待遇。路程比较远的,提供免费寄宿。
为了培训人才,陈然可谓是花了大价钱。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学完对等的相关专业知识,最少得十年时间吧。
投入的时间成本暂且不论,可是金钱呢?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要建学校,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前期,必然要花费许多银子,而且还是个无底洞。老虎没有清除之前,杏花村不可能发展,能做到自给自足已经相当不错。
为了节省开支,陈然决定先解决本村村民吃喝拉撒的大事。
跟父亲商量,划拉出一块土地作为试验地。
陈老爷亲自任合作社懂事长,陈然副懂事长,懂事成员有李郎中,嫣然还有几个杏花村的村民。
作为试验土地,陈老爷总是亲力亲为,每天在土地上不停操作,按照陈然教的方法,采用他们从来未用过的新技术耕作。
根据一年四季特色,合作社成员在陈老爷亲自带领下,种了许多蔬菜,并获得了丰收。
看着那结满藤的瓜果,陈老爷欢喜不已。大部分瓜果交给厨房,陈家大院的人吃都吃不完。
虎害未除,多余的瓜果运不出去,全都分给了村民。
得到实惠的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到合作社来。这样一来,合作社的成员越来越多,如果仅仅依靠土地,已经适应不了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
于是,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陈老爷把社员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负责土地耕作,另一组专门负责畜牧。
这个时代,人们还是以吃食猪肉为主。
陈老爷按照欧阳小倩设计的图纸,在离陈家大院及杏花村大约半里路远的地方建了个养猪场。从社员里挑选几个养猪能手,负责猪的照料。
当然了,这个世界不可能有饲料,陈家大院的下人们利用空余时间上山割猪草。猪食得到保证,一个劲的长膘。半年过后,杀了两头大猪,分给村民。
还有一部分社员负责放羊及奶牛,不仅有肉吃了,还能喝上新鲜的牛奶。
合作社试运行一年间,山上的老虎也未见出没。
这一年,不仅是杏花村获得了丰收,就是易俊生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
秋天到了,陈家大院主动给官府送去各种税款,老百姓的税款都由合作社统一交付。也就是说,杏花村成立了合作社,老百姓第一次不用向官府交税了。这样的好事,他们作梦都没有想到。
自从陈少爷出生,杏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少爷出生的第一个冬天,从粮仓拿出粮食帮助村民平稳度过寒冷的冬季。现在,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合作社的社员,不仅全家有饭吃,到年底还分到了肉,最主要的是不用交官税了。这是何等的幸福,以后只要每年都有这样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
听少爷说,凡是在合作社工作的社员,到了退休年纪,还可以领退休金。
呵呵,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吗?
陈公子讲话还是算数的。
第一个新年里,就向大家公布了退休制度。在陈家做了一辈子的刘妈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有一份退休金,在收留所还有一份工钱。也就是说,只要退休了,如果还能干活的话,可以拿双份工钱。这样的好事,要是放在以前,谁都不会相信。
杏花村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却眼红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西门庆。当然,这是后话。
自从成立了合作社,陈然培训出来的农民也成了合作社的社员。陈老爷本来就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井然有序的运作着。
陈然,作为杏花村改革的精神之领袖,是不可能闲下来的。
看来,是时候进城去请西门庆来陈家大院授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