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安年纪虽小,机灵聪明,很快就学会望闻问切的基本医学知识。普通感冒或者其它的小毛病,已经不在话下。对于人体结构,那是眯着眼睛也能说出一二三四。特别是眼球的结构,熟练得如数家珍。
说实话,当初少爷说要把西门庆的书童送到杏花村来学医,李郎中十分反感。凭内心来讲,对西门庆一直没有好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西门庆本来就是做药物生意的,送玳安来学医用心不良,李郎中最看不怪这样的人。
想不到的是,这个玳安别看他年纪不大,学起医来,那是一学就懂,而且刻苦耐劳,深得李郎中的喜欢。
随着年岁加大,李郎中也有心要培训继承人。暗地里,在杏花村的孩子们中物色。但是,那毕竟是将来的事。眼前就有一个难得的医学奇才,何不倾囊相授。
在李郎中悉心教授下,玳安的医术突飞猛进。
李郎中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杏花村,又有一位老者得了白内障,李郎中决定让玳安独自捉刀,自己只在旁稍作指导。
好不容易得到动手术的机会,玳安当然兴奋。这不,见到主人,就赶紧来报喜了。
得到西门庆的赞赏,玳安欣喜万分。
自从当了西门庆的书童,玳安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一个每天都愁吃愁穿的乡下人一下变成不愁吃穿的城里人,而且西门庆还很看重自己,有什么事情总是首先想到自己。
主人要派人学医,先想到的就自己。
呵呵,学会了治病救人,将来有钱了,也可以像主人一样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甚至还可以娶妻生子。
“玳安,快来帮忙”,在人堆里,李郎中发现有敢死队员受伤了,忙喊玳安去帮忙。
“少爷,主人,我去了”,玳安的眼睛充满了兴奋的光芒,朝陈然跟西门庆打招呼,飞快向李郎中奔去。
来到李郎中跟前,玳安从药箱取出烧酒替病人去毒,包扎伤口。
看见玳安熟练的动作,西门庆笑了,好像是自己学会了医治病人似的。
回到陈家大院,西门庆全然忘记了跟潘金莲相遇的事情。在他眼里,没有比玳安学医的事更重要的了。作为商人,当初派玳安学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现在眼见着目的快要实现了,肯定高兴。说实话,如果把钱跟靓女罢在面前,西门庆首选的就是钱。
只要有了钱,还怕缺靓女吗?
对了,陈公子家里怎么这么多蔬菜瓜果?
西门庆从前院准备往厨房方向去的时候,发现一间储物屋里堆满了蔬菜瓜果,吃惊不少。
这么多蔬菜瓜果,就是杏花村所有的人加起来,也够吃半个月的了。
“表妹夫,你家这些蔬菜瓜果是买的吗?不怕烂掉?”西门庆很好奇的问陈然。
陈然往储物屋里瞧瞧,笑道:“表哥,这还算多啊,地里还有呢”。
西门庆作夸张状,“地里还有?那怎么吃得完?”
陈然道:“这么一点菜,怎么吃不完?告诉你,表哥,我家单算种地的人就有二十多个。还要供应村民的日常用菜,这点菜算少的了”。
西门庆不敢想像,没想到陈家有这么多人吃饭。
见西门庆吃惊状,陈然再爆出猛料。
“表哥,我准备在隔壁建所学校,需要很多会建房子的人,到时把村里的人全叫来还不够用。告诉你,就是合作社,现在也有十多个人在做事”,陈然没有想要隐瞒的意思。
西门庆拍拍脑袋,表示不可置信。
“走,带你去参观合作社”,陈然见西门庆不相信,笑着说道。
陈家大院的人穿梭不停,在管家陈中的安排下,忙着办理失去性命的两位敢死队员的葬礼。
陈然插不上手,也不想去插手,只有领着西门庆去参观合作社,让他这个宋朝名人瞧瞧现代化农业是个什么样子。
再次走出陈家大院,大宝瞧见了,跟了出来。
“大宝,思思姑娘心情不好,快去陪她”,从李思思跟大宝的举止中,陈然瞧出了他们之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姐夫,我还是留下来陪你吧”,大宝犹豫着,不肯离开。
西门庆表现得不耐烦了,“去去,我表妹夫一个大男人需要人陪么?”
大宝瞧见西门庆一脸不高兴,朝陈然道:“姐夫,那你注意安全,我去了”。
陈然朝大宝挥挥手。
“表妹夫,我就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听你的指挥,而且为了你,可以不要自己的性命”,西门庆瞅着大宝走进陈家大院,对陈然道。
陈然笑了笑。
天上的云层虽然灰暗,但并没有要下雨的势头。
南风拂来,吹到脸上,感觉到些微热气,是那种从土地里散发出来的热气。
西门庆看见大院旁边打上了木桩,好奇问道:“表妹夫,你所说的学校需要这么大面积吗?”
“这才多大”,陈然不以为然道:“这点面积,还不够办个小学校”。
“什么?”西门庆瞪大了眼睛,“办个私塾学校要这么大面积?”
陈然指着建筑用地,划了个圈,“将来这个地方要建学生公寓,你瞧对面,将来还要建实验楼”。
“慢,表妹夫,你把我说糊涂了”,西门庆还真的是糊涂了。
陈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个大错,盯向他。
“学生公寓?还实验楼?这些都是什么?”西门庆接连问了三个问题。
陈然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呵呵笑道:“表哥,公寓就是宿舍,也就是住房。实验楼就是用作实验的房子”。
“我的乖乖,那得容纳多少学生娃啊”,西门庆不敢想像,“还有你那什么实验楼,我就想不明白了,读书还要做实验吗?”
在西门庆的印象里,哪有读书人做实验的。从古到今,陈公子是第一人。
“呵呵,至于宿舍公寓,估计到时候还不够,目前就建这么些房子吧。每层楼大约有二十间房,共建四层楼”,陈然把宿舍楼的规划说给西门庆听。
西门庆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这么庞大的数字。
一层楼二十间房,四层就是八十间房。每间房住四个人,那就三百二十个人。这是什么样的学校?
“表妹夫,那实验楼是不是多余的?”西门庆吃惊不已。
“怎么会是多余的呢?”陈然解释道:“我办的学校,跟传统学校有很大区别。传统学校教的是四书五经,而我办的学校教的是科学地理知识。你想想,科学重在的是什么?是实验,那就得要有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学习知识。”
所谓的科学,西门庆更加听不懂了。
沿着画好基线的地基走去,西门庆除了张大嘴巴就是瞪大眼睛。
陈公子脑袋瓜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办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偏偏去学什么谁都不知道的科学,那考官进爵吗?
“表妹夫,那人家进你的学校来读书,怎么考官?”这才是西门庆最关心的话题。
学子们如果不去考官,读书有何用。
“呵呵,在我的学校读书,是考不了官的”,陈然笑道:“但是,比考官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