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郎中,如果没有药,技术再好也无济无事。
别说是杏花村,就是整个清河县,都是缺少医疗物资。很多药物,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哪里看得起病。
自从陈然穿越过来,不定时从家里拿出银两购买药物,村民看个普通病虽然比以前有所好转,但是,药物紧缺还是当前难题。
见到陈然跟西门庆过来,李郎中又向他诉起苦来。
缺医少药,是公认的现状,也不算是李郎中一味诉苦。
他只是向陈然如实反映实情,希望得到改善。
面对这种现状,陈然也是没有法子。一口吃不成胖子,路总得一步步去走。
摆在陈然面前的难题其实不仅仅是缺药,医学人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短缺。
后继无人,这才是陈然担心的。
所以,他要抓紧时间培训相关人才。
但是,以杏花村的现状,谁能担当大任,成为村医呢?在陈然的脑海里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嫣然嘛,估计能学会制作虎毒的解药就不容易了。至于小李子,他现在年纪还小,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不可能担当大任的。其实,在陈然心里,还是准备让小李子成为炼药师。只要杏花村有了炼药师,保证药物供应,那村民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就不是大问题。
大宝主要职责是地质勘探及开采,当然不可能去学医。
而二宝由于大字不识,虽然利用业余时间也学了些文化,但要他去行医也是不可能的。在陈然的计划里,得让他负责杏花村的治安。随着外地人的增多,一方治安显得尤为重要。
李思思更加不可能行医,她的长处是武术,上次在景阳岗跟老虎相争,也体现了军事方面的才能。所以,陈然准备让她带领敢死队员主要负责清除虎害。将来即使把老虎清除了,她也要担负起长官的角色,保护杏花村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一个罗卜一个坑。
在陈然的计划里,杏花村所有人都有了本职职位。目前来看,确实找不出合适行医的人。那就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从孩子们身上物色了。
玳安是不可能留在杏花村的,他可是西门庆推举过来的,学成后,肯定得为西门家族服务。
“李郎中,药物虽然难以解决,但毕竟现在还有的用。您得抓紧时间物色机灵点的人,把毕生所学全教给他”,陈然提出要李郎中自己物色人员,重点培训。
李郎中瞅了一眼旁边的玳安,似有不舍。但他清楚,不管玳安多么聪明,人家可是西门庆的人,学成之后肯定回清河县城。
眼瞅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再过几年,这双手就不能动手术了。是得抓紧时间培训继承人了,要不然,后继无人,杏花村的人跑去县城看病的话,多不方便。
解决杏花村医务人员的方法有很多种,陈然一一考虑过了,但都被否定。
就目前来讲,杏花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花重金聘请外地人来担任医官,有点不太现实。即使聘请外地人,人家能不能长久落户,也是个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本村里挑选聪明机灵的孩子从小学医。
“等这阵子忙完了,我去学堂看看”,李郎中知道嫣然领着一帮孩子天天去山上采药,也许能从中挑出优秀的人跟他学医吧。
谈话间,玳安锁好了房门。
“师傅,走吧,病人还等着动手术哩”,玳安见师傅还在跟陈公子聊天,着急起来。
第一次动手术,心情激动是难免的。
这毕竟是玳安学徒以来,首次单独替病人动手术。成功与否,是检验他这些日子来学习的成绩。顺利的话,还经过几次锻炼,就可以回清河县单独行医了。
“对,对”,一旁的西门庆也催促道。
此时,西门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平静,但内心却浪涛滚滚。
只要玳安能经过检验,西门家族就又多了经济来源。
清河县,有多少老人得了白内障,每到黄昏视力就不清,给生活带来多么不方便。现在好了,只要玳安学会了手术,呵呵,那这些人就都是西门家族的病人。不但赚得盆满钵满,还声名远扬。到时,附近的人全都跑到西门家族的药铺来,嘿、嘿。
一想到将来西门家族赚得流油的前景,西门庆兴奋不已。
赚钱,是他生活的乐趣。
出生于西门望族,自小学过一招半式。虽然称不上武林高手,但在整个清河县,还找不出能打败他的人。为人豪侠仗义,结识了许多江湖朋友。
人脉广,给他经商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也不知道怎么的,他最大的兴趣,一是赚钱。只要有钱赚,他基本上会想方设法去做。虽然他现在不缺钱,但如果要他不去赚钱,生活就没了动力,变成了一潭死水。第二个兴趣就是泡妞。只要看到靓女,本能的兴奋不已。就好比昨天无意之中瞧见了潘金莲,内心就起了波澜。即使家有三妻四妾,但那是家花,总觉得没有野花香。
当然了,陈然穿越过来,瞧不出西门庆有什么劣迹,只是从前世看的小说里,从心里本能防备他而已。
虽然西门庆表面装作淡然,但陈然从他双眸里瞅出了某种信息。那就是,他比玳安还要兴奋。也许他看到了赚钱的机会吧,天生对钱敏锐的他,眸子里隐藏着兴奋也是情有可原的。
李郎中瞟了一眼西门庆,默不作声。
玳安兴奋的背着药箱,走出院门。
不一会儿,来到病人家。
这家病人,靠杏花村东北方向,离李郎中的家并不很远,只是要经过一片楠木树林。
“咚咚”,玳安急不可耐敲响了病人家的院门。
独门独院,杏花村很多村民都是这种结构的院子。
他们不喜欢把房子建成一起,各自建成独门独院,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一家,陈然在刚结婚的时候来送过喜糖。家中只有一对老夫妻,膝下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困难。自从得知这家生活困境后,陈然总是隔三差五派二宝送些粮食给他们。
敲了老半天,一位老翁拄着拐杖颤颤巍巍从房间挪出来。
“谁啊?”老翁站在门口,往院外瞧了瞧,没看清来人。
玳安大声道:“陈大爷,少爷跟李郎中看您们来了”。
老翁虽然老态龙钟,但精神还比较矍铄,听见是玳安的声音,一根拐杖敲击地面“咚咚”作响快步来打开院门。
“少爷好”,陈大爷平时难得见陈然,但对他印象深刻,一眼就瞧出来了,忙恭敬的侧过身子,让他们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