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武界,锻体是入门,御炁称高手,通玄即绝顶,而在数百年前,还有超越了绝顶的武宗诞生,纵观过去八百年的武界历史,这种超越极限的武宗极为稀少,号称传奇。
八百余年来,李家也仅仅曾出现过两位传奇武宗,一位是李尧祖师,李尧祖师号称仙人降世,在万法凋零的时代以大智慧重辟武道,才使得武宗不至于消失在历史之中。
李尧祖师遗泽后世,却一生低调,没有个像样的遗迹。后人无处寻他,以至于如今武界中许多人认为,李尧祖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代表,代表了八百年前以人力抗天,为天下武宗开辟生路的武界先人们。
他的修为境界到底有多高,关于这件事武界中没有任何记载,包括李煜手中这卷书,但通过几个记载的传言,也可管中窥豹,略作推断。
昔年,李尧祖师为救好友,找寻奇医慕一术,一日间祖师从洛阳出发,由北方至南洋,再一路向西北去到西域,一日之间竟奔走万里有余。回程时,慕一术刁难李尧祖师,让祖师拉马车载他去救人,祖师说车轮不堪路途遥远,于是拆了车轮,让慕一术坐在车上,自己将马车驮起,奔跑起来依旧如风雷般迅疾,当晚便赶回洛阳,慕一术也遵守承诺,救活了祖师的朋友。
这件事记录在李煜手中书上,真假无从得知。若是假定为真,以此推断,仅以速度力量而言,李尧祖师的修为实力,已不能用人力来衡量,以神话来说,可谓是上古神仙。
这种记载,若是扔到世俗界去,那就是在常人看来不着边的事,而作为武宗的李煜,在思考后觉得有一定的可信度,冠以传奇之名的武宗,代表修为已经突破通玄屏障,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这些常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对那个已经超脱肉体凡胎的人来说可能只是平常事。
特事局武司下属的研究部曾确定,通玄境是真正的人体极限,肉体的潜力都已经完全被开发出来。至于通玄之上是什么样的境界,又有怎么样的威能,无人知晓。因为当今武界没有一人打破通玄的屏障,哪怕是三四十年前就已经是通玄一品的白鸣老人也不例外,现在的通玄就像一个打不破的桎梏,束缚在所有人的身上,所以传奇武宗的真正能力不能以现在已经知道的信息作推断。
而且,就算现世真有那等人物,已经超越人类的他会甘心献出自己的身体为科学做贡献吗?
所以传奇就是传奇,不容亵渎,看不透也猜不到。
在李煜手中这本无名书中,记载着李家另一位传奇武宗,名叫李长振,他成名于六百年前,诞生的时间晚了李尧祖师二百余年,人生最大的机遇就是李家的那个洞,据书记载,他是在洞中突破了通玄屏障。
按理说,作为传奇武宗,李长振应该有不小的名气,可他从小到大,从没听说过祖上还有这么号人物。李煜耐心看完记载才明白,这位传奇武宗做的事实在是让人不想提起他的名字。
李长振,李家第二位传奇武宗,要说他的故事倒也不复杂,怒发冲冠为红颜,所有的记载着重写的是他生前最后一战。最后一战,他几乎拉着当时武界中的所有通玄武宗,足足三百余人陪葬,大战就发生在太白山拔仙台。
那一日风雷齐至,乌云压地,李长振高站在拔仙台之上,一人一剑,睥睨众生,以一己之力斩杀通玄武宗三百,打得奇峰破碎,山林尽毁,从山顶放眼望下去,尽是武宗的残躯断肢,血染山石,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一破通玄便入神,人神之差天壤之别,天底下再无人能治他。最终还是李长振自刎于化生池中,不然还不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那一战之后武界元气大伤,通玄近乎殆尽,而人屠威名传遍武界,兴许是凶名太甚,吓破了一代人的胆,那一代的御炁高手鲜有人能突破至通玄境界,一直到百年后,武界的通玄高手数量才逐渐恢复。
一人杀出了整整百年的凋零期,影响不可谓不大。
李煜看完李长振的故事,放下书揉了揉眼,不由得叹了口气。李长振的故事也许给别人看,记载的就是一桩昔年惨案,又或者是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李煜看着怎么都别扭。
一个传奇武宗,书中关于他的记载不过数百字。
其中,李长振的生平百字,写了写他的生辰和大概的经历,一直到中年,各个阶段几乎一笔带过。而后是与他的红颜知己的故事百字,记载了两人相识的事,以文字来论,李长振这位红颜知己似乎是位思想超前的武宗,仅凭言语得罪了不少人。而后其余都是拔仙台一战,大篇幅描绘了当时一战的惨烈,满纸字字都是对这场大战的愤慨。
李煜皱眉,这篇记录割裂感太强,前因后果完全衔接不上,没有写明为何会有拔仙台一战,而且光是书面上的文字,看起来也实在是有些太不全面,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记载实在是倾向太过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
李煜放下书,细细琢磨。
一个用情至深的人,怎会杀人无度?推己及人,李煜自问,若自己生在六百年前,有一特立独行,真心相爱的红颜知己,自己宁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又怎么会做出如此暴行?
或许是对李长振的记载太少,以至于自己对李长振的理解跑偏了,又或许李长振天生嗜杀,与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人,不然李煜实在想不通,传奇武宗这种人物本该是人中龙凤,怎会有如此行径,又落得个自刎的凄惨下场?
这篇文章给李煜带来了太多的疑问。
不过已经是六百年前的事了,因果难明,既然想不通,李煜也不会折磨自己去想,随后他顺着书往下看,大概将李家八百年来的发展过程和期间武界发生的事有了个了解,直到书的最后一页,那个洞又出现了。
最后一页,没有文字,而是一张复印的古图,想必是有原图,李战风将原图复印到这本手抄书中,而且放在最后一页,恐怕这张图有什么独特之处。
图上最下方,有一断山,山顶凹凸不平,像是个断茬一般,中间凌空坐一道人手持拂尘,直指上天,而在他之上,是一片天穹,离这中间的道人极为高远的云深处,隐约有些线条,看起来像山的轮廓。
“什么意思?”
李煜没看出这幅图的意思,他靠近灯光,仔细观察,发现在最下面的断山上有个圆圈,李煜琢磨了一下,想起今晚的谈话,莫不成这个洞就是李家那个枯洞?
可这图又代表什么呢?
李煜实在看不明白,只能把图记下,然后将书卷好,重新放到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