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歌舞升平为首,好似一个琳琅满目地宴席在眼前拉开帷幕,众人举杯欢庆好不快慰,胡人姑娘抱着琵琶弹奏……而后骤变,写出边塞将士忠心报国不畏生死。”
“王之涣以自己的慷慨激昂,谱写自己对战争的哀怨,揭露战争的残忍,却笔锋豪迈,给人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情……”
“妙哉,妙哉,此乃我见过最为透彻的见解,好似边塞一切都绵绵眼前,那些杀戮亦在耳畔一样。”庄主大唤妙极,若是旁人,定是要上前恭维一两句,而凤月愣是动也不动,一身傲骨浑然天成。
阅卷者纷纷对凤月侧目,觉得凤月乃不可低估之人,接下来的两题,凤月也回答得让人眼前一亮,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第五题出现在画卷之上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次念题的是一个姑娘,她坐在琴桌前,纤纤玉手拨动琴弦,低吟浅唱着。
凤仪然和易知夏都被诗词所感染,写下的意也被情绪所拨动,而凤月却保持着一贯清淡,执笔的手都未曾颤抖一下。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众人皆数停笔,庄主忙不迭翻出凤月交上来的宣纸,见得上面透彻得可怕的文字,微微蹙眉,不过转而却笑开了。
凤月自此词的创作背景写到李煜的心境,那种亡国之君的悲戚很好的融合在一问一答之中,可谓是声声血泪,如此颓然之作,却又暗藏阔大雄伟之势,让人为之叹服。
末了更是写到“李煜乃皇位耽搁的词人,又是被词所耽搁的皇帝,然,词造就他帝王心,帝王之位谱写诗词泪。”
丝毫没有悬念的,凤月、凤仪然和易知夏三人皆是通过了海选,尤其凤月在这几轮比拼中狠狠赚了一把关注。
易知夏挑了挑眉,打趣道:“本以为你是一个迂腐无趣的人,今日一见,才知你竟然这般通透有见解,如此透彻的想法,实在是不输给男儿。”
闻言凤月莞尔,经历过答辩论文,这算什么?这些东西若是跟二十一世纪的学业比起来,简直太过于简单了。
她们一起去看了榜单,发现此次海选,不过刷下去了四分之一的人罢了,前路漫漫,所想取得最终的胜利,便不可掉以轻心。
这时山庄的管家走了过来,开口说道:“未被淘汰的人,可住在山庄之中,庄主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房间,若是各位困乏了,便可前去休息。”
众人叽叽喳喳的议论了起来,来来回回也不过是讨论山庄的厢房如何如何,自己今生有幸住上一住,实在是三生有幸。
凤月跟着那些人朝着厢房走去,她的房间在最后一间,这时管家却停了下来,“庄主想要见见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