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叶音竹本身就胆大,还是因为她对沈安的好感度已经到了“爱慕”的原因。
这一个月里,叶音竹可以说竭尽所能,不断开始朝着沈安发起了进攻,如现在的强吻也只是家常便饭。
而沈安对此也没有拒绝,他虽然不是趁人之危的禽兽,但也不是坐怀不乱的君子柳下挥。
美人主动献身,他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之前在圣山他就已经与好几个女人处过,对这一切自然是不抵触。
可以说两人除了最后一步之外,情侣间该做的都做过了。
两唇分离,看着面色通红的叶音竹,沈安强行压制住内心的冲动,让自己脑袋保持清醒。
自己真的压制不住做什么事,动静肯定是不小,到时候被人发现,且不提身份败露的事情,单单被众人围观做事这种情况,他想都不敢想。
而叶音竹也知道事情的轻重,此刻低下头往沈安怀里靠,似是想冷静下来。但后者胸膛的温热,却是让得她的面色愈发通红。
两人过了好一会才平复下自己的心情,随后开始坐下来谈论正事。
沈安对叶家的了解依旧是居于表面可获得的信息,而叶家内部的一些事情,往往就是一些普通贵族也不知道。
如今他这方面唯一获取信息来源,就只有在家主叶雨晨身边工作的叶音竹了。
“最近也没什么事,不过家主已经开始信任我了,一些有关族里的事情也开始交给我……”
冷静下来的叶音竹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后开始将近期的事情一一说出来。
按道理身为叶家人的她,此刻行为无疑是叛族,若是被发现就是生不如死的下场。
然而叶音竹却是并不怎么在乎,叶雨晨将她接来叶家后,对她连作为父亲的寻常问候都没有。
若不是她原先是男儿身,恐怕早就被遗弃在黑土部落了,又哪里会进入叶家。
因为对于叶家,她一点认同感也没有,若不是叶雨晨早先一直盯着她,将她近乎软禁一样困在叶家,她早就逃离青阳城了。
而面前给予她新世界新生活的沈安,才是她的依靠。
“系统说的爱慕真的是可怕。”
见到面前毫无保留的叶音竹,沈安也大概猜出了一点对方的想法,暗暗感到汗颜。
在他看来,面前叶音竹的行为,或多或少还是因为系统的影响,恐怕这个爱慕就是系统加上去了,对方可能对自己并没有这种心思。
想到这里,他内心莫名生出了几分愧疚感。
“本系统虽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但可没厉害到影响一个人这么大的程度。可教化指数只会因为宿主的行为开始产生变动,与本系统无关,请不要随意栽赃陷害。”
系统的声音突然想起,让得沈安吓了一跳。
“怎么了,老师?”
见到面前的沈安突然有些异样,叶音竹不由得关切问道。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一些事而已,你继续说。”
沈安摆了摆手,虽然对于系统突然吓自己一跳有些不满,但还是松了口气。
起码面前叶音竹对自己的感情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他也没必要多想什么。
“对了老师,据家主所说,过段时间可能会有外城的贵族来我们青阳城,是安家请来的。”
叶音竹说到一半,似是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
“安家请来的外城贵族?”
沈安愣了一下,他对大晋国也有些了解,因而感到奇怪。
大晋国建国以来,对王侯将相这些功臣所采取的行为,就是类似于沈安所知道的分封制。
大晋国各城的主人都是贵族,其地位可以又下一代继承。贵族的子孙也服从于最大的贵族,也就是皇族。
然而这种类似分封制的制度缺陷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皇族还是其他贵族,早已都是新人换旧人。
京城里面,对于各城的控制力也都减弱了不少,如今沈安所在的南部诸城,更是连京城的指挥都不理。
各城的贵族虽然有一定往来,但贵族之间的关系可并不好,即便有贵族前来做贸易,也是正常的商量。
如今安家却是请来外城的贵族,怎么看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对,而且据家主所说,是京城里来的贵族。”
叶音竹说这话时面色也是有些凝重,而沈安也是瞳孔一缩。
哪怕各城关系再不紧密,对京城这个中枢的命令阴奉阳违,但也只是敢搞小动作而已。
京城来的贵族,其身份地位,比南部这种偏远地方的贵族不知道尊贵多少。
“安家居然和京城的贵族有联系,是哪一家?”
沈安目光也变得凝重起来,原先他还不在意,但京城的人过来,哪怕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他也要多加防范。
自己如今手下的势力也只是勉强对付贵族而已,要是京城有家族想对自己出手,到时候就是大军压境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只逃出青阳城那么简单了,恐怕大晋国都待不下去,只能灰溜溜回到圣山,思考反攻的事情。
“好像是京城郑家,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我怀疑家主对那郑家的人也不是很了解。”
叶音竹回答道,而沈安也开始低头沉思,随后拿出竹简与毛笔,写出一个个姓氏,包括大晋国皇族在内,一共九个。
“上三下五唯一,这个郑家,应该是下五中的一员。”
大晋国能称得上城市的不多,基本上都是青阳城的方式,城外部落人数十倍于城内人数的情况。
而京城作为皇族所在地,包括皇族司马家在内,共有九大家族。
九大家族司马家就是唯一,之后就是最强的三大家族和较弱的五大家族,而郑家正处于下五这个阶段。
“下五……就是再差也是和京城的贵族比吧,家主说安家对这个关系极为看重,最近城内戒严也是这个原因。”
叶音竹苦笑道,最近这段时间她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对于大晋国的认知也在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