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匹夫行废立
残剑伤情2015-10-25 01:462,906

  董卓在宫中大设宴席,会集诸方公卿文武,又令董俷将甲士千余,各持刀斧侍卫左右。是时,太傅袁隗偕袁绍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董卓按剑站了起来“今主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但有不从者斩!”边上董俷挥手示意,千余甲士团团将众文武围住,殿外更是赶来几队持弩甲士,要是有人贸然冲出去,必然被射成马蜂窝,带领这批弩弓手的便是卖主求荣投靠而来的李肃,群臣一时慌乱已极,五人敢于对。

  袁隗给边上侄儿一个颜色,袁绍挺身出怒目道:“今主上即位未几,期间并无失德之处;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拔剑怒道:“今、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有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在手:“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董俷欲上前夺袁绍宝剑,不想袁绍身边一老者身形一动,已削下董俷一缕长发,董俷骇得急忙退后,饶是如此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暗道一声好险!!

  董卓欲杀袁绍,却见自己儿子在一合之间被人挫败,又惊又悔。惊的是想不到袁绍身边还有如此能人,自己儿子也是乙榜一等的高手,在对方手里却没能走过一招,那不是说这老头很可能是甲榜的人物。悔的是这次托大,以为只要自己儿子在就可以搞定了,所以没有把军中第一高手一起带来,要不然即使拿老头真是甲榜高手都没什么好顾虑的!!

  李儒察言观色,一见情况有变急忙出来劝解道:“大事未可定,暂且不可妄杀他人。”袁绍怒哼一声手提宝剑,带着一名老者辞别百官而出,另外一名老者留在袁隗身边,袁绍悬节东门,整顿人马,带着一批盟中精锐奔冀州去了。

  董卓怒气未消,但又不敢命外面的人射杀袁绍,因为留在袁隗身边的另一名老者一直虎视眈眈顶着自己,董卓很肯定,只要自己一有动作,那老者绝对会再一瞬间击杀自己!!见到袁绍去远,董卓谓太傅袁隗说:“汝侄甚是无礼,吾看汝面,姑且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点头一笑却不回答董卓问题,反而自己闭上了眼睛,董卓脸上过不去,可一时也不敢发作,只能又向一名自己收买的心腹问道:“汝等以为,废立之事若何?”被问之人早被董卓收买,听董卓问自己,哪里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回道:“太尉大人英明,所见是也,太尉大有伊尹之才、霍光之德,此废立之事当由太尉一言而决!!”董卓听完舒爽之极,不由哈哈狂笑道:“此事就此决定,再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群臣震恐,还有谁敢反对,皆言尊命。

  一场宴席在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匆匆结束,回府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两人道:“你二人平时与袁绍多有往来,以你二人以为,袁绍此去若何?”

  周毖沉思一会回答道:“袁绍记恨之人,再加上此番忿忿而去,若逼迫太急,必然生变。且袁氏几代经营武林盟,树恩四世,盟中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袁绍一起而反,收天下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公不如赦之,再以示恩与他,拜他为一郡守,袁绍喜于免罪,必对公感恩,只要袁绍能为公所用,则武林盟即能为公所用,一旦武林盟为公所用,天下再无大患矣。”

  伍琼也献策道:“袁绍智多而少决,好谋而无断,爱才而嫉才,实不足为虑也;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其心,能收为己用则最好,否则也可决其反义,更可收民心!!!”董卓听罢大笑不止,连称好计,即日差人拜袁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强请少帝升朝嘉德殿,大会文武百官。董卓在殿拔剑在手,又命甲士围住嘉德殿,董卓对着众文武百官说道:“今社稷动荡,然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陈留王少年多智,智勇双全。今有策文一道,为众文武宣读。”说完又命李儒当朝读策。

  李儒手执卷策念道:“孝灵皇帝,威仪四海,然不幸因年早逝,弃天下百姓万千臣民而早去,呜呼哀哉;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少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于朝,请奉陈留王为皇帝,此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毕,董卓叱左右扶少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命人将太后拉出,呼太后去服候敕,少帝与何后相拥号哭,殿上群臣见之无不悲惨。

  阶下一大臣,忽然跑出高声怒骂道:“贼臣董卓,为朝外之臣,不思报效朝廷,安敢为此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说完挥手中象简,向董卓击去。董卓一把抓住击来的象简,那人武艺相比董卓差远,被董卓一拳击中脑门,吐血飞出,董卓大怒,喝令武士将其拿下:众人视之乃海内大儒尚书丁管也,董卓命牵出斩之,丁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称帝,群臣在董卓的威逼下朝贺毕,董卓又命拉着何太后和弘农王及帝妃唐氏往永安宫闲住,并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董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

  却说弘农王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三人相拥而哭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诗言:“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董卓时常命人在旁探听,是日获得此诗,来呈董卓。董卓看罢大怒,将手中诗扔在地上说道:“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遂命命人带武士数十人,入宫弑帝。

  弘农王与何后、唐妃正在楼上,宫女报董卓命人至,三人大惊。弘农王唐妃先后而去,何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骂完随儿媳二人一同而去!!

  那还报董卓,董卓命人将三人葬于城外,连宗庙都不得入,董卓自此每夜入宫,*宫女,夜宿龙床。有时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董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董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董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董卓武艺高强,又兼力大,两手抠住短刀。周边董卓心腹拿住伍孚。董卓怒骂问道:“我平时待你不薄,是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而骂:“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能车裂汝以谢天下!”董卓大怒,命人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千余人护卫左右。

  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袁隗,袁隗看罢书信后命人带话给袁绍。自己则带着盟中弟子在暗中操办,半月不见出,后门生登门拜访,发现武林盟洛阳总坛之内已是人去楼空,董卓得知之后命人四处追查却不得而知,天下间好似失去了那些人的踪影!!

  预知郭嘉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PS:以后又走上轨道了,修改这些东西太累人了,以后镜头回到郭嘉他们身上,一晃好多年过去了,那边的变化可不会小哦……

  招贤令出,那么多年又会有多少牛人慕名而来呢???郭嘉的那些家底怎么样了呢??

继续阅读:第86章 人才济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武道三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