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光也找到了暑期工,做网游代练,底薪八百,外加抽成,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这对他来说,是相当快乐的工作,既能免费玩游戏,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回首半年时光,书福发现以往待业的时候,自己总是迷惘得静不下心,深陷于失业的悲伤之中,白白浪费了青春。他读过哲学,知道自己的青春像沙漏里的沙子,过一天少一天。不想重蹈覆辙,便努力不让自己胡思乱想,努力静下心看书,以便将来成就作家梦。每天送晓玲去上班后,便到图书城看书。
图书城里把别人的书店当作自己的书房,随心坐卧阅读的人,多如用办公室电话煲私人电话粥的人。因此每天规劝顾客别坐在书架上,成了书城营业员的一大要务,似乎比整理销售图书还要重要。
对于书虫或者书呆子来说,看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是站着看书除外,因为上帝没为书呆子配备站岗的卫兵那样的神腿。
书福也不想整天站着看书,可是书城里的椅子不像餐厅那样多,它像公交车上的座位,非早点去抢没你的份;又抢手得像漂亮的女人,刚跟男朋友分手走开,就有好几个痴情排队等候的抢着要顶他的缺。
书福基本上是占不到座位的,大厅广众随意坐卧又有失文雅,有损形象,便想去办一张省图书馆的借书卡,借书回家舒舒服服地看。谁知到文学类书库一看便大失所望,里面的书,尤其文学名著和武侠小说,一本本早已被爱不释手的读者看得面目全非,又脏又旧,令人不敢触手,好多书封面都因破损严重而改换黄色厚纸皮包装。其实那些书早该进博物馆颐养天年了。
书福看完藏书便打消了办借书证的想法。无奈只能返回图书城看。虽然站着看累了点,但每本书都是新的,而且是免费看的。
想来书店老板一定没少痛心疾首,因为算盘打得像书福一样精的人太多了,然而且慢,从书店的始终屹立不倒,我们不难想象,书商的快乐是绝对要胜过痛苦的。
有这么好的条件,坐拥书城,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书福理应知足,理应静下心全力攻读,乐在其中,但他却难得静得下来,因为囊中羞涩,他不得不考虑一日三餐,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忍一两顿是没什么大碍,可要长年累月地忍,那不是凡夫俗子可以做得到的。
于是常常手里拿着书,脑子里想着赚不到钱,无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愧对双亲,更心痛没能力让他们过上丰裕安乐的生活,至今仍若于营生,终日操劳。
又想着好容易现在有大把的时间了,偏偏却身无分文,没钱哪敢天天跟晓玲一起出去玩呢?借又借不到多少,借得到也不敢多借。要不真想跟她一起短途旅行!如果长期为钱所困,自己和晓玲还有未来吗?
可恨扪心自问,到目前为止,自己实在没什么出类拔萃的本领,连让自己安定地工作生活的本领都没有,更别说能让自己过上小康生活的才华了。都没钱吃饭了还看这些书干什么呢?又不能解燃眉之急。
于是常常尽管一页页地翻着书,一字字地默读着书上的字,合上书时却记不起刚才读了些什么内容;每近吃饭时间,便一筹莫展,因为每吃一顿钱便少一点,钱花完又不知该向谁借了。
朋友不是取款机,不是印钞机,不是富翁富婆,没那么多钱可以错给书福,何况能挤出来钱来借给他的好朋友,都早借过好几次了,总不能让他们养自己吧!随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书福便越来越沮丧,渐渐的便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看成是无能的人渣,素日的雄心壮志渐觉遥远渺茫。可是有时走在街上,看着气派的高楼大厦、飞驰的豪华汽车、茂盛的榕树、幸福的笑脸……他又会重燃激情。
情绪变化之快速和错综复杂,更胜女人心、天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