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山圆满完成剿匪的任务,派了一个连驻守在雷天云指定的那个山谷,并对山谷周围实行戒严,严禁任何无关的人员进入。
还有一个连驻守岚山县城,并负责对岚山保卫团进行培训。另外,雷天云还指令王廷山还从岚山县征集了三个月的粮饷,再加上土匪们多年积攒下来的财物,可谓满载而归。
雷天云论功行赏,任命王廷山为副队长,兼总教官,自己不在的时候,由王廷山统一指挥鲁南山区游击队和两个县的保卫团。
其他立功的将士都有封赏,全体官兵士气大振,求战的欲望更加强烈。
主力部队回来之后,雷天云效仿前世解放军的一些做法,组织这次立功的官兵传授作战经验,他们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了训练场边“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的正确性,连带着那些新兵对训练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新兵营又增加了三百人,他们也将面临严格的训练。雷天云还向山区年轻的猎户们发出了召唤,希望他们参军,保卫自己的家园。
黄兴海和他的几个伙伴完成了协助剿匪作战的任务之后,也来到了军营,参加新兵训练,雷天云参考了海军陆战队的训练方式,为他们制定了特殊的训练计划,除了陆军的基本训练之外,还增加了水上项目的训练,比如潜水、武装泅渡等。
雷天云明确地告诉他们,自己将来会组建海军,可是目前没有军舰给他们练习,海军也不光是驾船开炮那么简单,有多种战斗任务,海军陆战队也是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目前的条件,海军陆战队恐怕是最先组建的海军部队,你们如果完成了这些训练项目,我就任命你们为陆战队的教官,华夏新海军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要看你们的表现。
黄兴海他们几个年轻人传承了父辈的重托,从小就接受了很多的海军教育和训练,盼望着有机会驾驶军舰,为自己的父辈报仇雪恨。雷天云的重托,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激发了年轻人内心的豪气,纷纷表示一定会刻苦训练,决不辜负雷天云的期望。
工程兵部队施行军事化管理,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工程建设,许多工作对技术要求较高,部队中有一些从事建筑的工匠,雷天云将他们提拔成技工,享受军官待遇,还有何长贵他们请来的技术工人,雷天云也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为了激发大家学习技术的热情,雷天云参考另一个时空中国技术工人等级制度,制定了分级考核的标准,分为学徒、一级到八级,一共九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待遇,八级技工的月薪达到了一百块银元,与大学教授的工资平齐,当然要求也是非常高,到目前为此,只有几个人达到了三级技工的标准,绝大部分人还是学徒。
另外,高级别技工有带学徒的权利和义务,每带一个学徒,都另有补贴,学徒的水平提高,经过考核成为技工,师傅还有额外的奖励。
雷天云制定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培养出大批的技术工人,他们将是工业基地的建设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己计划的成败。
华夏国历史上,工匠们一直都处于社会的底层,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挂钩,体现了雷天云对他们的重视,这些工匠们心中对雷天云充满了感激之情,工作起来更加卖力,工程兵部队中掀起了尊重技术、学习技术的高潮。
魏长信、曹泰和方俊三人学习大学的知识有两个多月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原理都掌握了一些,这次工程建设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雷天云将一些设计数据交给他们进行计算,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房屋和厂房结构的力学计算十分复杂,雷天云将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讲述了之后,指导他们用学到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再与经验值对比,让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他们三人将全程参与军营、水泥厂、砖瓦厂和港口的建设。
张明发是机械工程师,对于回转窑的原理和结构基本都掌握了,雷天云就将水泥厂的事交给他,自己带领何长贵、唐江浩和岳栋来到岚山海边的那个山谷,这里被雷天云命名为隐龙谷。
唐江浩和岳栋原先是搞冶金和勘探的,何长贵原来就是从事建筑的,他们对港口建设都不太懂,雷天云给他们讲述了利用这里天然的地理条件,建设秘密港口和造船厂的规划,他们都对雷天云的奇思妙想赞不绝口。
他们首先考察了四周山体的地质结构,这些山体以后会起到拦水坝的作用,将长期面临海水的冲刷和浸泡,如果强度不够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
好在这些山都是岩石结构,非常结实,不需要另外进行加固,大大减轻了工程量。
即使有这个山谷的有利地形,一个港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各种建筑材料奇缺的情况下,雷天云准备先建一个泊位,能满足几千吨的船舶停靠就行了。现在缺乏的东西太多了,没有装卸设备,运来再多的东西你也搬不下来呀。
最后,雷天云找到了一处高出海平面不多的悬崖,有好几十米深,十分陡峭,悬崖上面有一个小平台,比海平面高出近十米,正好可以让几千吨的轮船停靠,平台的宽度有两百多米,可以建造成一个理想的码头作业区,当然有些地方还需要进行修整,不过工作量不算太大。
建好了以后,这个泊位停靠五六千吨的海轮是没有问题的。雷天云在洪山煤矿攫取的炸药这时候派上了用场,这座悬崖外形的修整,还有道路的开辟都需要用到炸药。岳栋以前开过矿,有使用炸药的经验,这部分工作主要由他负责。
雷天云还和他们一起规划了道路和仓库的位置。即使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形,施工量依然不少,主要是建材短缺,只有以后慢慢解决,没有施工机械,就得靠人力,不单是这里,全世界都这样,内燃机的技术还没有突破,推土机、挖土机等施工机械就不可能实现。
至于那道挡住海水的山脊,等山谷里面的码头修好了以后,再想办法将它炸掉,将海水引进来,其他的泊位和造船厂只有以后再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有了这个码头,成千上万吨的物质、设备才能运进来,下一步的工作才好开展。
建设的主力是工程兵部队,由于实行军事化管理,有利于保密,他们完成了新军营和水泥厂的建造任务后,大部分人马就可以调到这里来开工了。
交待完港口的事,雷天云返回日照,开始为出国作准备。
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西班牙女郎”只会再肆略几个月的时间了,到明年三月,它就会自动消失,那时候雷天云手里的药方就会失效。
雷天云计划选择一家列强国家的制药厂,合作将这种药生产出来,这个国家必须足够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国家制药厂的利益,也就是保护雷天云的利益,雷天云选择了高卢共和国国。
现在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欧洲患病的人口也是最多的,高卢国在一战中出力最多,受到的牺牲最大,高卢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是最浓厚的,相信它会尽力保护自己国民的权益的。
高卢国还有十几万华夏劳工,他们为协约国军队构筑工事,冒着普鲁士人的炮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为战争的胜利流血流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战后,他们被协约国无情地抛弃了,大批人员被遣送回国,为华夏社会增添了极大的负担。
这些人都是雷天云所需要的建设大军,工业基地需要大量的工人,从国内招聘容易引人注意,这些旅欧的劳工是最好的选择。
与高卢国制药厂的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华夏国在国际上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地位,不能指望外国人会与自己平等合作。何况雷天云并不满足于平等合作,他希望能够控制那家药厂,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次到高卢,雷天云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这副药方赚到大笔的资金,使得自己的大工业计划能够顺利启动,二是找到一大批产业工人,购买一大批急需的机器设备。
所以,雷天云只有亲自出马,这两个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此外,一战结束的时候,也是欧洲最混乱的时候,也许可以趁乱谋取更多的好处,所谓混水摸鱼,不趁这个时机,更待何时?
雷天云估计,这一去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国内的事情必须安排好。
军事上的事情交给王廷山,他在这次剿匪的战斗中,有勇有谋,作战部署和节奏控制都掌握得比较好,自身的伤亡极少,成效非常显著。俘获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还巧妙地获得了日照和岚山两个县保卫团团长的职位。
这大半年,王廷山跟着雷天云学到了很多,从猎豹突击队排长、副队长,到“互助会”所属的联合护卫队指挥,再到现在的鲁南山区游击队副队长,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极为迅速。
在部队里,王廷山作为总教官,拥有仅次于雷天云的威望,从部队的管理到作战指挥都逐渐成熟,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将队伍交给他,雷天云很放心。
以后的一段时间之内,王廷山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日照和岚山的根据地,完成新兵的训练,与李秋明一道,保证所有的建设项目不受其他势力的干扰。
这支部队的中下级军官几乎都是雷天云一手提拔的,很多人还是原来猎豹突击队的队员,即使雷天云不在,其他人也休想染指。
李秋明将成为临时负责人,统筹安排淄川和这边的大小事务、资金和人员的调动,同时负责与地方各派势力周旋。
他原来是张怀芝的首席幕僚,为张怀芝飞黄腾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华夏国官场的法则非常熟悉,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足智多谋,对这些工作轻车熟路,胜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