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尘进入石门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一处极宽极大的石洞的高台之上。他忽然觉得身后很是空旷,于是下意识的向身后看去。
他的身后早已不见那写着太虚幻境的石门。但是一切景物和前面都是一般无二的模样。就好像一面镜子反照出来似的。元尘看在眼里心中想到莫非这仍是环境不成?
他再次运起剑诀,剑气所到之处,但见石屑纷飞,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大石洞。
元尘不禁有些好奇这处所在又有什么玄机巧妙。他再次细心看去还真让他看出一些端倪。原来,那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被他剑气划过的地方竟然是一模一样的痕迹。
他着实是被搞的有些迷惑了。突然,他想到了镜子。但是他不知道到底哪面才会是那个镜子或者哪面不是那个镜子。这倒也没什么,他越想这是镜子越是转不过来弯,最后他竟然看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出现在了自己的对面。
元尘暗道这定是相由心生所致,他迅速摄念归一,返本还原。待感觉神识极为清醒之后才缓缓睁开眼睛。可是那个“自己”竟然和自己做着一模一样的动作。
元尘犹自不信的挥动了一下手中的“秋水”,另他惊奇的是,那对面的“自己”也是整齐一致的做着同一个动作。元尘眉头一皱,再次的挥剑挽了个剑花。如此反反复复,那个“自己”竟然做的丝毫没有什么不同。
元尘突发奇想的虚虚向着那个“自己”刺去。那个“自己”也是如此。
元尘剑递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加速刺了过去。就在两柄剑尖即将碰上之际,对面的那柄剑突然剑锋一转,同时那个“元尘”移形换步就已经踏入了元尘中宫所站之位。
元尘见状似乎早有准备。只见他执剑的腕子一垂就已将那来的剑粘了上,那剑被他的剑粘上随即出了外圈,也是立即变式再次向他腕子斩去。元尘见招拆招,他那剑始终不急不缓,不紧不慢的与那剑来来往往。虽然他这是守式,可那个“元尘”却始终无法碰着元尘一丝半毫。
元尘使开“大须弥剑典”当中的沾粘连随四字妙法与之周旋了一会。虽然那“元尘”破不了自己的四字妙法,但是在元尘近距离的细瞧之下,元尘发现这个“自己”除了没有丝毫的生气儿之外,简直就是和自己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而且“他”剑法所走的也纯粹是他武当派剑仙门一脉。
元尘百思不得其解也是没有办法,于是他窥准对方一个变式的空当,剑锋一转,用了一个敷盖对吞的法诀,不仅将那个“自己”的剑崩飞绞碎,同时剑锋再转已经将剑压在了那个“自己”的脖子之上。
谁知那个“自己”浑如不觉一般依然揉身而上,于此同时,他手中竟然又多出了一把假的“秋水”向元尘刺来。
元尘还未开过杀戒,本就没有杀他之意,但是事出突然,元尘脚下急忙倒踩天罡,移形换影之下反手就是一式“丹凤朝阳”时机正好的在那“元尘”握剑的腕子上扫了一下。元尘本意是让他不能再持剑攻来。不成想,一阵钻心之痛下他竟然保持不住“秋水”松了开来。
元尘吃惊的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腕子上竟然和那个“自己”一样出现了一道血槽。元尘见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对刚才自己没有痛下杀手斩了对方的脖子大感庆幸。
那假元尘也没有疼痛之感,立即另一手握着剑接连的找着元尘的要害所在,完全是一副欲杀之而后快的表现。
元尘心想自己是杀不得他的。若杀了他自己可能也就活不成了。元尘想及到此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老子说过的一句话:“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既然是太虚幻境,一切总归是假的。那楹联不是写的明明白白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想到这里,元尘心中已是有了算计。于是他卖了一个破绽给了那个假元尘一个得手的机会。那个假元尘见有机可趁却喜怒不见行之于色,只是一剑向元尘的心窝刺去。元尘垂帘闭目,元神内守,凛凛之色真是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英雄一去不复返的气势。
那剑眼瞅着直直的就刺进了元尘的心口当中,但是元尘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疼痛,也没有任何的血迹呈现。此时元尘嘴角含笑,用手一拍那个“自己”轻轻的说道:“尘归尘,土归土,哪里生,哪里灭。你就散了吧!”
那假元尘也真听话。只见他的身体突然出现了无数个裂纹,然后一点点的分解,最后渐渐的化成微小的颗粒散落于天地之间。
元尘如此手段虽是见效,但是其中又是需要多少的智慧与勇气才能敢于去做。
这太虚幻境的假元尘被破了去,真元尘却是因祸得福。那一剑看似是刺到了他的心窝,实则是再一次考验了他的道果。这人身难得,大道难修。谁又敢真的蔑视生死,不在意这个修道的身体呢!
元尘见自己又过了一关也不敢耽误时辰,于是他剑气舞动再次的向那四周劈去。剑之所到,镜碎景换。只见那山洞之外繁花似锦。放眼处尽是一片花的海洋……
元尘见状略微的苦笑了一下,心说这太虚幻境又要搞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出来?他心中想着,脚下却不怠慢。
他将那“秋水”驭在脚下就又到了漫无边际的花海上空。
这个时候他才彻底看清,远方竟然有一轮大大的紫色圆月正自花海的尽头渐渐的探出头来。空气之中更是弥漫着无数的花香色味。此情此景给人以一种心旷神怡的不尽美感。
这当真是:风拂花海举明月,月映芳菲香沁来。疑是仙家万花冢,散落人间做尘埃。
元尘正在此处一番感慨,忽然耳闻花海当中若隐若现的传来古筝之声。
元尘自小在武当山玄一真人处耳熏目染,而玄一真人又是闲来无事,极为爱弹古筝,所以,元尘对这宫、徵、商、羽、角自是通晓不过的了。
他细细听之,这弹筝之人演奏的却是一首古曲:“葬花吟”。而听这筝音当中并无诱逗杀伐之气。这倒反而让他暗暗奇怪太虚幻境怎会有人弹筝诉愁。无论真假倒是很有必要去探视一番,若是碰巧,也许能够知道出这太虚幻境的方法。
于是他寻着那个筝音传来的方向飞去。
他离那弹筝之人渐渐近了的时候忽闻一阵清香在空中弥漫开来,随之大地之上五颜六色的花朵竟然全都轻柔的漂浮了起来。到了半空之后花儿们又很默契的一起旋转。不一时就将元尘包围在了中间。这万花齐动的景象倒是蔚为壮观!
元尘见此异状立刻停住身形,冷静沉着的看着周围这美丽而又透着诡异的景象。并信手捻住了身边的一片花瓣 他将那花瓣用神识感受了一下,未成想这花瓣却是真的。他此时突然想到,太虚幻境真的有真实的东西存在吗?
他再略一思索心中有了算计。只见他用无量指的神通一屈一弹,那花瓣就划了一个美丽的弧线然后绕着元尘身体的四周转动起来。
花瓣虽然柔弱,但是上面被元尘加持了元力,所以它就犹若一把锋利的小刀一般,所到之处花殒香飞。不一时就将周遭几丈许清扫出一个诺大的方圆来。
到了这时,花瓣却不再游走,只是立于元尘的身前轻颤。既好似谩笑众花的弱小,又好似向元尘轻轻的做着讨好。
元尘面色平静的又是一指遥遥的轻弹,那片花瓣再次毫无花俏的直直射出。它所过之处,竟然使得群花激荡,沟壑成形。元尘不急不缓的跟在后面飘飞,倒是甚为安逸。他这去的方向正是前方不远弹筝之人的所在。
正当此时,那半空漂浮的花海好像受到了什么控制似的,被元尘那片花瓣分开后就如一只巨大的彩色的凤凰煽动着一双翅膀缓缓的动了起来。而后那片花瓣却再也无法进得半步。只是在原地旋转不已的打起了转儿!
元尘知道这必是下方弹筝之人使的手段,于是他再次停下身形大声说道:“晚辈这厢有礼了。打扰前辈清修实在是过意不去。今误入太虚幻境却不知前辈能否告知出境之法。”
“贵客驾临,不胜荣幸,还请屈尊移驾寒舍,听我与你慢慢道来。”那筝音未断,伴随着幽幽的古筝之声却有一音色甜美清脆的女子低声如此说道。
元尘对筝是犹为喜爱的,他虽然不清楚此处又有何玄妙,但是对方这么说了,自己也是不好再于空中问话。想到这里,他按下“秋水”落于地面之上。没有了万千花瓣的遮掩,他此时才看清前方不远有一四四方方的草庐,庐内正有一个轻纱遮面的女子聚精会神的弹奏着一架古筝。
那弹筝的女子似乎感应到了元尘的到来。她筝音一停,曼声说道:“你既然来了,为何却止步不前?”其音色真的是尤为甜美,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口气就好像两人极为熟稔一般。
“晚辈初来乍到,打扰前辈清修已是不敬,怎好再行叨扰。只是想知道如何才能出得这太虚幻境的法子。”元尘有些歉意的说道。
听元尘说完那女子却是沉默了下来。元尘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一时间也是不好再开口相问。氛围顿时显得有些尴尬。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晏殊大哥的“蝶恋花”你可还曾记得?”
沉默良久,这轻纱遮面的女子有些幽怨的问道。
这……
元尘听的有些糊涂,暗道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这女子倒好像和我认识似的。想必这又是太虚幻境的玄妙在作怪。我只是见怪不怪,紧守灵台,奇怪自败好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收视反听,也不答那女子的问话。
那女子见她沉默不语已经明白原因。但听她幽幽的一叹,随即从草庐当中身形一闪就出现在了元尘的身前。
此时,她看眼含深情的定定看着元尘,然后一边用手解去那遮面的轻纱一边曼声的说道:“夫君,紫若的声音你记不得了,难道紫若的样子你还记不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