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意禅境
如水2022-06-22 12:163,146

  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金秋的武当山,秋风飒爽,气候正佳。

  这一日,坐在武当山玉虚宫玄天大殿后山的叩仙石上,元尘又是感触良多的望着镌刻在石壁之上的这首谒语。

  忽然,一阵清风拂面而来,撩拨得他的道袍飘摆起来。他顽皮的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向拂面的清风夹去。入手际,让人难以置信的竟然在他的两指之间真的能够看到有一圈风旋缭绕不停的转着,却是始终没有消失散去。

  元尘定定的注视着指尖上的风旋,回想起自己机缘巧合之下,被大师父玄玄真人张三丰带到武当山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三个春秋了。

  这三年来他因常在二师父玄一真人谭万古的左右而能常听道德之玄,总闻黄庭之妙,方始渐知这人生虽有百年光景,但终归弹指不过一挥之间,覆手只在顷刻之际,一百多年看似很久,但是说过去也就很快就过去了!

  而且,这天地间世事无常,性命难料。世间的一切对于众生凡人终究是富贵如梦,命难主宰!

  所幸自己有缘修习那无上道法,还有那超脱生死的机会,少了轮回颠倒的困苦。只是那道途渺渺,却不知这业报之身受那三灾加注有无福德登得彼岸,证得与道合真!

  元尘再思及以二位师父及师叔们的大修为到了今日尚且与那证道之事若即若离,不一而齐,这星目当中就时而清明,时而迷惘起来。

  待过了良久,元尘紧锁的双眉忽然舒展,随之乍然一笑的自语道:“大道自然,只须一路做去便是,又何必在意他日是何境地呢?所谓有心修炼,无心求功。可矣!否则,求就能求个圆满,想就能想个解脱吗?”

  此时,他好像明白、通透了一般,脸上满是畅怀的笑意向着垂于崖边脚下的万丈深渊看去。

  那深渊之中,云雾飘渺,目难见底,实在是深不可测。但是元尘的眼神当中却是没有丝毫的畏惧,甚至反而有着一丝蔑视。他内心深深的知道,即使现在让自己跳下去,他也不会感到那是一种痛苦。

  古语有云:“朝闻道,夕可死矣!”于大道面前,生与死的区别有那么重要,那么分明吗?学道,修道之人本就是为了求得怎样死,才来到这个世上怎样生的啊!

  想到此处,元尘那夹着风旋的两指略屈一弹,随即那风旋好像是得了什么大赦一般低啸着就跑的不见了踪影。

  “谁说草木无情!奇哉,妙哉!这天地间的万物竟然都或多或少的具足灵性。”元尘一边感慨一边站起身来顺着下崖的小路向着山下的修炼所在——玉虚宫玄天大殿走去。

  不长时间,元尘就到了玄天大殿的殿门口。他整理了一下衣着后,进入殿中看到神农大帝神像前的香灯即将燃尽,就在他刚要弯下腰来打算再添些灯油的这当,突然自外面跑进来一个年龄相仿的小道士。

  “尘师兄,师父他老人家让你马上去后山一趟。”

  元尘一听马上直起腰笑着对进来的小道士说道:“元鼎师弟,你可知道师父找我有什么事吗?”

  叫元鼎的小道士一楞,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的说道:“这个我可不知道。我等修炼之人只问当问之事,因此怎可于这上多费那份心机!”

  “哦?呵呵,你这个小臭虫还挺能跟师兄我打机锋!罢了罢了,我且与你一同过去,到时自知。”说着,元尘在前,元鼎跟在后面就迈步出了正殿。

  “呦!等等。我得告诉元风师兄一声。”元尘似乎想起了什么,边说边转身向地处偏殿的东跨院急速行去。

  东跨院面积不是很大。只见小院儿典雅四致,青石做墙,碧瓦为盖。在院子的正南、正西、正北三个方向极为规矩的坐落着三间静室。

  进入小院儿的拱形门正好在西静室和北静室的中间入眼处就是一片药圃。一个背影消瘦,头挽高髻的道人正拿着一个小药锄蹲在那里摆弄着一些草药。

  元尘迈步进入小院看到蹲着的道人轻声的说道:“无量天尊,元尘这里打扰大师兄了。正殿香灯的灯油快要燃尽了,师父他老人家唤元鼎师弟过来叫我去‘道意禅境’一趟。实在不敢耽搁,还烦师兄代劳一下。”

  此时只见那个道人已经缓缓的站立起来,可忽然间却又让让人不可思议的突兀的出现在了元尘的身前。

  元尘见状却并无慌乱之色,因为他对这位掌门大师兄的道行法境早已司空见惯。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只见他顺势随即左脚撤步做身,右脚掌虚以点地,同时右手立掌向元风推去。

  此时,元风见状和善的一笑说了声:“好一式‘倒撵猴’。你且去吧!大殿之事由其他弟子去做就是。”随即就见他身形如御清风一般的向后飘然而去。这电光石火间的兔起鹞落足见他的道行法境对火候分寸的拿捏真是炉火纯青,恰到好处。

  元尘听毕也不多语便转身向院外行去。

  玉虚宫的后山曲径通幽,风光无限。碗口粗的高大青竹林林立立。山风拂来,竹叶发出唰啦刷啦的声音。不仅不给人烦躁的感觉,反而能够增添一种空灵的意境。“道意禅境”就坐落在群竹密布的环绕之中。

  远看“道意禅境”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座雅致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院子当中正对着院门面南背北的有一个草庐。从山上绵延连接下来的竹筒将山泉引入院中一汪不大的石塘之中。而石塘又有一个出水口。每当泉水汲过水口就会顺着水口处的竹筒流向院外。可谓天工巧巧,别致含韵。

  院子四周用大片的竹子编排围成院墙。整体虽和前面正殿的高檐阔宇难以相提并论,但是清幽雅趣却是另有一番景致。

  走到近前,入眼看到的首先是大门上方挂着一幅横匾。上书四个苍劲有力而又不失灵巧的大篆:道意禅境。再看大门的两旁各有一联。上联是:翠竹苍柏太古意,下联是:孤云野鹤老道心。

  进得院中只见有一相貌清癯的老道坐在庐舍前用古筝弹奏着一曲“高山流水”。

  但见他右手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的不断变化,左手时而滑按、时而小颤、时而滑颤、时而大颤。真可谓: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一张古筝在他的弹奏下灵气无比,顿时好象活了一般。

  而叮咚清脆的悠扬曲调好就像诉说着久别老友见面的兴奋雀跃,又好似低吟着君子之交的高远淡然。

  左近不远处立着一位丰姿魁伟的单衫道人。只见他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虽然武当山深秋的十月还不算多么的寒冷,但是这道人一身上下仅用一衲蔽寒再搭配着他那与众不同的奇表,无形中却给人以神明般的敬畏。

  这不是别人,正是横跨宋元明三朝的道家大修士玄玄真人张三丰!

  元尘和元鼎两人来到门前,整理了一下衣容,然后迈步向院中走去。刚一进入院中,一曲“高山流水”也同时弹奏完毕。耸立在那的魁伟道人听到脚步声,不待余音还缭绕未绝,就收回了望向天方许久的目光看向了元尘。

  元尘也是带着满腹疑问的看向道人,随即全身一震就愣住了。

  元尘愣神片刻随即醒悟过来,立即小跑几步上前,兴奋的唱了一诺道:“无量天尊!大师父,三载不见,您可让元尘日思夜想的紧呢!”他边说边要跪下行长幼大礼。但张三丰此时施以妙法,让他只感觉轻轻柔柔的却怎么也无法跪拜下去。

  当张真人看到元尘后旋即豪迈爽朗的大笑道:“元尘我徒,个子长的可够快的喽!想当年为师我从山外将你带回武当山的时候才一十二岁吧?逝水流年,岁月看似漫漫实又如过隙之驹啊!”

  “回大师父的话,的确如您所记,今年我已一十五岁了。”元尘真是难抑兴奋的答道。

  玄一真人和玄玄真人见状相视一笑不语,随即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这时元鼎刚好从内室把煮好的碧螺春端了上来。分别在两位道人的茶杯里倒上一杯碧螺春后伶俐的口呼:“师父,师伯请用茶。”

  张真人含笑着端起茶杯放在嘴边呷了一口后含笑点头默赞,旋即仰头一口喝下了剩余的碧螺春。那么热的一杯茶就在真人元气的包裹下吞进了腹中。这也就是玄玄真人张三丰的道家功夫了得!换做常人如此这帮必然会伤着内里的脏腑!

  “师兄有些年不回山了,这茶喝着是否顺口?”玄一真人谭万古殷切的望着玄玄真人张三丰笑问道。

  玄玄真人张三丰回望玄一真人谭万古眼中饱含深情的说道:“同样的碧螺春,可用我们这武当山的水煮泡出来的却是:只可此山品,天下哪得尝啊!而且故土难离,道脉难忘呀!这三载春秋我料理了一些身后之事,也算是尘缘将尽,只等羽化飞升,合身赴道了。只是我这心里还记挂着元尘这孩子!”

  说到这儿,玄玄真人转过头来看着站在身侧的元尘不禁又想起过往的陈年旧事来……

继续阅读:第2章 妙法元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道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