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俊兄弟离开之后,那些观众陆续离开了。这一战的精彩程度让他们相当的满足,不但过了眼瘾,还能从中探知了一些周天星斗大阵的奥秘。
在现时,周天星斗大阵是相当神秘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只是威力强大而已,那些神通者在上次大战之时就像一窥究竟了,可惜,当时是在洪荒星空,大阵威力太甚,众人连一点皮毛都没弄到,这一次总算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在其他人离开之时,十二祖巫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留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想和冥河结盟,共同对付巫族。
如果是以前,以十二祖巫的骄傲,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子做,但上次在周天星斗大阵里的遭遇,使他们彻底醒悟,他们也不是无敌的,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盟友,打败妖族只是妄想。
在众人离开之后,十二祖巫进到血海中一直过了两天才离去,离去之时一个个笑容满面,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
……
这一次战斗,虽然对于妖族来说,是一个大败笔,但冥河也不是胜利者。较真的来说,他亏大了,不但那用了几百万年的身体被爆掉了,元神受了不大不小的伤害,连血海的本源能量都消耗了那么一点,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补充完成,他恨不得立刻就出去,把帝俊的老窝给端了,可惜,他不得不等。
因为他没有了合身的身体,而他的身体本来就是有血海孕育的,要想再拥有一个完美的身体,他只能慢慢等,等血海再次孕育一个,当然,血海已经在他的掌控下了,孕育一个身体不再用数千数万年了,但没有八十年,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只能等。
其实血神子也不是不能做身体,但根本就不能发挥出他的修为,这不,在见十二祖巫的时候,就被祝融那鸟人狠狠地笑了一遍,差点就让他无地自容。
……
自大战结束后,李天和那些熟识的人一一告辞后,就离开了。
来得时候只有两人,离开的时候,却变成了四人,因为孔宣在大战的时候,偷偷地溜了上来,而伏羲居然也奇迹的出现在了观众现场。离开血海之后,四人都没有什么事,直接就向着青莲岛进发,他们离开青莲岛也有一段时间了,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一路无事,很快就回到了青莲岛。一回到青莲到,女娲三人就就相继闭关了,搞得李天莫名其妙。
伏羲是修炼狂人,闭关没什么奇怪,孔宣在大战中学到不少,需要闭关消化,他也不奇怪,他奇怪的是女娲。女娲一向都是很跳脱,识了她这么久,李天都很少见见他闭关,现在见他突然提出要闭关,李天不奇怪才怪呢。
不过李天在想不明白之后就不再想了。李天认为女人多变,突然搞怪一两次是正常的。
李天在了解了一下小岛上的一些情况后,就向着岛中心进发了,那里有着他精心培养的九品青莲和祖龙珠。
祖龙的九个儿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被封印着摆在小湖边,就像九个奇怪的石雕。
湖里的莲花长得很是喜人,六七品的莲花虽然没有增多,但新长出了很多一二品的花骨朵,相当的诱人。
湖中央的那朵九品莲花第十品已经长出了一点点,连合拢的花蕾都张开了一点点,九彩的光芒正从里面若隐若现的透出来,就像晨光中的睡莲,美丽而和谐。
如果再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就好了,莫名的李天忽然有着这么一种想法,还有着把孔宣抓来试试的冲动。
祖龙珠里的灵魂已经完全孕育完成了,一条九彩的小龙正在龙珠里游动,灵性十足,看来离化形也不远了。
……
自从从不周山见到那九妖之后,女娲就发现元神中的鸿蒙紫气与元神的融合速度快了很多,脑中还不时闪过一些巫族造巫时的片段,特别是那些把一个个生命从手中捏造出来时的片段,分外的清晰。
作为鸿钧的弟子之一,他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这意味着,她快要成圣了。对于成圣,她觉得自己应该快乐才是,但事实上,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有着莫名的恐惧,那些被她刻意忘却的记忆又一幕幕的翻了出来,突然之间,她觉得很害怕,害怕失去,失去哥哥,失去李天,失去现在的一切。
女娲的新开始变得很乱,甚至有点心不在弦了,以至于后来李天到底在干什么,她都有点迷迷糊糊,只会惯性的跟着,直到后来看冥河战斗之时,才清醒了过来。
如此状态,如果是一般人,早就走火入魔了,还好女娲有鸿蒙紫气护住心神。
女娲其实很想和李天说说的,但看着李天那张充满灵气的脸之后,他犹豫了,最终决定所有的的压力还是有她一个人承担。
也不只是巧合还是怎样,反正这段时间李天总是忙这忙那,有些疏忽了女娲的情况,所以,他虽然觉得女娲有点不同,但也没有放在心上。
有些事,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错过了。
回到青莲岛之后,女娲觉得有点知道怎么面对李天,所以随便找了个借口闭关了。
静静地坐在闭关所用的蒲团上,女娲的心一点都不平静,几百万年来所经历过的一切,一点点的在心里流过。
他们兄妹是有盘古开天时的第一缕先天阴阳之气交汇之后孕育而来的,开天之后,落在了不周山,百万年后终于化形而出。他们也算得天独厚,化形之时就有了大罗金仙修为,还有着山河社稷图相伴。
出于爱护,伏羲将山河社稷图让给了女娲,自己另外炼制了一把宝琴作为法宝。
他们兄妹就这样在不周山生活了下来,除了极少数的时间,因为必要出去一下外,他们几百万年来都留在了不周山,于山上的妖兽共宿,至多就是和一些闯到山里的神通者交流一下。
因为因为心思简单,心地又善良,有没有结下什么大因果,所以洪荒中的诸般劫难都与他们没什么联系,加上他们的资质也确实不错,他们很快就修到了上阶大罗金仙,不过,因为基础的不前面,也注定了他们的修为也止于如此。
其实,伏羲一直不知道,女娲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到精彩的洪荒世界里走一遭,可惜,她那个死板的哥哥每天除了闭关还是闭关,一点儿乐趣都没有。甚至于女娲都想偷偷的跑到洪荒世界里去转一圈,不过最终他都没有跑成,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她哥哥,更不舍得让他伤心。
对于洪荒世界的了解,女娲大部分都是听别人说的,虽然她也曾跟着哥哥去过,不过都是匆匆而过,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对女娲而言,不周山的日子既值得怀念,又无聊,无聊到有时候要捏泥人玩才能度日。直到那一天,他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李天的到来,给女娲带来了一片新天地,神奇的讲道,玄妙的神通,还有作弄别人时的快乐,让她的心充满了快乐,甚至不知什么时候,女娲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李天了,就像自己离不开伏羲,虽然这两者之间总是有着那么一点点不同。
直到鸿钧合道的那一刻,女娲忽然看到了一些让她恐慌的东西,他看到自己与哥哥与李天形同迫路。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她花了好一段时间才让自己把那些忘掉,谁知道,现在,那些让她恐慌的记忆又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她感到很无助。
逃避不是办法,经过十年的时间的“闭关”考虑,女娲决定去面对,她决定独自一个人面对。
所以,在十年之后,女娲独自出关,悄悄地离开了青莲岛,直奔不周山,因为她感觉到自己的机缘在那里!
这一切因为女娲对青莲岛实在太熟悉,所以没有人察觉。当李天终于察觉,再次见到女娲的时候,女娲已经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圣人,两者之间形同迫路!
……
也许是天道戏弄,三清本为一体,同为盘古灵魂所化,但偏偏所悟的道却绝不相同,老子无为,主张无为而治,原始讲究顺天顺势,认为一切都要讲究缘分,而通天却是讲究破而后立,认为求道就当如老师鸿钧一般,有教无类,只要心存一点向道之心,就应该有机会得道。
本来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即使道所悟之道各不相同,但只要心凭一点向道之心,就能明辨是非曲直,不为无谓之争,之多也就是在论到之时发表一下意见而已。
本来,三清三个也是如此,不过慢慢的,分歧就大了起来,原始越来越看通天不顺眼了,经常借故找通天的麻烦。矛盾慢慢的积累了起来,最终,矛盾终于在各自收徒的时候最后完全爆发了出来。
老子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收什么徒弟。原始讲究机缘,讲究品质,连记名弟子带关门弟子,一共收徒十二名,虽然少,但都是良才美玉,只要悉心教导,终成大才。通天即不同,讲究有教无类,只要有人来拜师,一律收下,即使是在看不上眼,也收为记名弟子,慢慢的,数千年下来,收下的弟子不下数千,除了大部分在金鳌岛,还有一部分在昆仑山,其中更是不乏奸诈狡猾之辈,不过一直都在通天三人的眼皮底下,不敢有什么动作。
不过,在三清全都去了看冥河战太一之后,整个昆仑山顿时乱成一片。通天的那些徒弟基本上都是一些零散的妖族,向来桀骜不驯,眼高于顶,无法无天之辈,现在没了通天的管制,还不是一个个蠢蠢欲动,加上在某些有心人的怂恿之下,把整个昆仑山搞得鸡飞狗走,一塌糊涂,只有西昆仑在天瑶的强力镇压之下,才保的一方安宁。
又因为原始的那些徒弟平时因为原始的撑腰,对他们很是看不起,甚至于欺负也不在少数,现在他们的靠山不在,立刻就被打得半死,遍体鳞伤。
当三清从血海回来之时,整个昆仑山已经完全变了样,再加上原始见自己那十四个徒弟被打得不成人样,心中那个痛,直接就拉着通天到老子那里理论。
“大师兄,你看通天收的这些好徒弟?全都是些羽毛鳞甲之辈,这不,我们只离开了多大一会儿,祸事就来了,不但将整个昆仑山搞得一塌糊涂,连同门师兄弟都肆意打成重伤,实在是些不忠不义之辈!,求大师兄责罚!”
“原始!你……”本来,见到自己的徒弟把昆仑山搞成这样,连原始的徒弟都打成重伤,通天心里很内疚,很过意不去,准备狠狠地责罚一下他们的,谁知道原始直接就给他们盖了一顶不忠不义的大帽子,这是将通天的那些徒弟往死里整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连通天都觉得有点喘不过起来。
“你什么你?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原始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
老子面无表情,可能也是认同了原始的话,说道:“通天,你那些徒弟,确实有些不是好人,还不如早点赶走了吧,免得以后是个祸害!”
“大师兄,你……”通天忽然有点心灰意冷,没想到自己一想尊敬的大师兄也这样认为。自己的徒弟虽然有着不少缺点,但他还是认为自己能把他们教好的,但经老子这么一说,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见到听天的脸色不对,原始虽然心里很高兴,但是却出奇的没有再出上讽刺。
沉默了很久,通天突然才起头,对着原始说:“二师兄,你是不是看到我,觉得很不舒服啊!我搬走就是,我再也不回来了!”
听到通天的话,原始很是惊讶,脸色变了又变,最终没有说话,看来算是默认了。
“通天!你……”听了通天的话,老子千古不变的脸色明显一变,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有些凄凉的说道:“三清!三清!终究还是要分的!”说完转身就走了。
“大师兄!”看到老子离开,原始和通天不约而同的叫了一声,但老子没有回头。
看到老子远去之后,通天也不说什么,带上他的那一帮徒弟离开了昆仑山,直奔金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