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裳征求出使人选问题一出,武官皆静立以待,而文官则等待赵恒的答复。
赵恒思索一阵,回复道:“此次出访乌泽国,臣推举大夫孙薜为专使。孙薜大夫为人沉稳,处事不惊,灵活多变,善于外交之事,此次出访乌泽理应派他前去。”
妲裳闻言,见殿中百官无一反对,点头道:“宣我王令,命大夫孙薜为专使,携国书出访乌泽国,即日起程。”
一中年文官从赵恒身后队列中走出,叩拜领旨,接过国书而去。
这厢乌泽国原本的军事力量,在泽氏回归后就已经重归泽氏手中。泽氏历来管辖军方,虽隐匿二百余年,但交接后乌泽国军方上下莫不信服。
今次三蚀击杀毕鹏,夺取王位之后,军方在泽氏的领导下全部默认新任国君。而文官集团已经被三蚀亲自施展神通,呼风唤雨全部收服。因此,乌泽国上下稳定如常,并未出现东山国所预测的混乱。
如今三蚀刚从巫教总坛返回王宫,此次行动一去一返,用去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回来时刚好快到百官上朝的时间。三蚀早非凡人,吩咐过圣姑领着黑璎先回宫内住处休息后,自己就直接去王宫正殿准备早朝。
待百官到齐后,三蚀换上王服,在宫官的宣告声中,昂首阔步从一边宫门走入,高坐在王座之上。
三蚀方坐稳,百官中礼部大臣王兴出列,手持玉笏道:“启禀国君,东山国使节大夫孙薜在宫外求见。”
三蚀闻言,淡然道:“宣他入殿。”
宫官听旨,朗声传旨道:“宣东山国使节大夫孙薜进殿。”
不多时,殿外走进一中年文官,手捧国书,昂首向前,停立于王座高台之前,微微屈膝施礼道:“东山国使节大夫孙薜,奉我王妲裳之命,特此前来交送国书,恭贺乌泽国新王登基。”
三蚀对宫官一使眼色,一旁宫官碎步上前,将孙薜手中国书接过后,上台递交给三蚀。
三蚀打开东山国国书一看,只见上面写到:“乌泽王泽三蚀:今闻乌泽泽氏三蚀初登王位,孤特此恭贺。泽氏一族良将辈出,历来乃是乌泽国之栋梁,今日泽氏能一统乌泽国着实可喜可贺。孤此次欲约乌泽王三日后,共会于寒水谷。孤将在谷中设宴与乌泽王一谈两国国事,重新划定两国国界边境。孤先行一步,在寒水谷恭候乌泽王大驾,还望乌泽王按时前来。落款人:东山国女王妲裳。”
三蚀阅毕,看着两手空空的孙薜,面露冷笑道:“你王此次命你前来祝贺本王登基,可曾有何贺礼相送?”
孙薜神情不变,淡然道:“我王正在寒水谷设宴恭候乌泽王前去,亲自为乌泽王登基宴贺。”
三蚀对王兴道:“礼部大臣,本王问你,两国相交,出使他国有何礼数?”
王兴闻言,看着三蚀眼中露出的丝丝寒光,当即会意,朗声道:“出使他国,按礼应自带国书、贡礼。若是像如今恭贺他国国君登基之事,理应备齐重礼前往相贺。”
三蚀听罢点头,唤来宫官,令其高声朗读东山国国书。当宫官念道:‘孤将在谷中设宴与乌泽王一谈两国国事,重新划定两国国界边境’时,在场百官无不愤怒地看向孙薜。
等到宫官将东山国国书念完,不等三蚀示意,泽天就已经从武官队列之首站出,瞪着孙薜喝道:“尔等东山小国,国王不过一介女流。今次竟趁我王登基,下此国书,实在是欺人太甚。我泽氏一脉,良将辈出,男女老幼皆能弯弓提枪。我泽家军与你东山国交战不知多少回,斩杀你东山国中将士不知多少人。历来两国交战,我泽家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今次我乌泽国虽新王登基,但泽家军的刀剑却不是初使之物。若是妲裳想与我王相会,就请你转告,我王欲与其共猎于山谷之中。到时究竟是谁北狩他国,我等拭目以待。”
此话一出,孙薜面上惊容一闪即逝,随后镇静道:“泽老将军言重了。我王一番好意,宴请贵国王上,故写此国书相邀。我东山国崇尚妖神,我王本就生性坦荡,豪爽不羁,因此直话直说,还望乌泽王与泽老将军不要多想,引申出他意。若是有何礼数不周,乌泽国王与我王相会时,我王自当补齐,还望乌泽王见谅。”
三蚀闻言,淡然笑道:“依照孙大夫所说,倒是我等多想了。既然如此,你即刻归国回禀你王,就说本王自会如约前往赴会。”
孙薜闻言,施礼而去,归国转告三蚀的答复。
待孙薜走后,三蚀对泽天道:“泽长老,前番你向我所说的泽玉、泽豹何在?”
泽天闻言,回头示意。从文武百官队伍中各走出一人,为文官的相貌堂堂,身形挺拔,儒雅不凡;为武官一脸正气,朗目剑眉,魁梧壮实,颇有大将之风。二人出列后,对三蚀施礼后,先后各报姓名。
三蚀观此二人仪表后,连连点头,和声道:“今命泽豹为前驱将军,泽玉为随军司马,即刻率泽氏亲兵三千,北部军五万,穿越北部茂林,绕道突袭东山国都白虎城。”
泽豹、泽玉领旨而去,收拾行装,调兵遣将,开赴北疆。
泽天闻言,点头暗笑道三蚀用兵果然不凡,声东击西,指南打北。
三蚀接着朗声道:“镇西将军陈石,命你分兵三万开赴北疆,填补王国北部边防空缺。镇南将军徐晖,命你分兵三万,回防国都。镇东将军葛虹率领东部军十万,先行开赴寒水谷,依山扎营,埋伏于国境边界。本王与泽老将军亲率泽家军团,随后就到。此次赴会,葛虹部以安守为主。若是我发令攻打东山国军,葛虹部当随我军后,扫清一切途中所遇残留敌部。”
乌泽国方圆万里,国中大城不过五座。东南西北常年驻军十万,国都驻军十五万,其中有泽家亲军一万。此次三蚀倾举国兵力前往,所图再明显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