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前面就到淮河了,我们不如在这里扎营?”赵云指着前面的滚滚大河道。
张越拿着望远镜看了一阵,对赵云道:“就在此安营扎寨吧?子龙,小乔,你们随我到对面山顶走一趟。”
“是!”赵云和小乔朗声回答。早有士兵传命下去,就地安营。
太史慈接到命令,十五万人马一字展开,在淮河一带沿河扎营。连绵数十里,声势浩大,兵强马壮。冷苞,吴兰分别把守营头和营尾。
此时张越和赵云,小乔已经爬到了光州城附近的山岗上,从望远镜里看去,淮河流域一马平川。其中光州,固始,安丰三县构成了一个犄角之势,三个县城虽小,但不容易攻克。再加上汝南夏侯惇随时都可以增援,无疑让此三城成了阻止张越大军的屏障。
淮河一战,是张越北伐中原第一战,不容有失,否则军心涣散,将士们多有怨言。看好这里的位置,张越心中有数了。
既然这是夏侯惇的地盘,那就拿他第一个祭旗吧?这个号称曹魏军中第一将才的夏侯惇,老子今天就盯上你了。
论兵力而言,太史慈的烈火兵团跟夏侯惇兵团实力相比,两者不相上下。但己方主攻,对方主守,夏侯惇兵团以逸待劳,自然张越这边吃了暗亏。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烈火兵团声势浩大,气势汹汹而来,势必给镇守的曹兵一咱心理压力。被别人打,总的来说,心里多少有些胆怯,气势上便输了一筹。
张越回到军营,差人将太史慈传到军师大帐,然后针对整个淮河地区展开了分析。张越作战,虽然是古战场,但他喜欢用现代战术来打这场仗。个人英雄主义通常不被他看好,因为用最少的兵力,去战胜对方,这才是用兵之道。这是他与古战场中所有谋士不一样的地方,众将士到齐之后,张越开始宣布他的战略计划。十五万人,分为四个支队,分别由太史慈,赵云,冷苞,吴兰四人带领。赵云,冷苞和吴兰各三万,太史慈五万。剩下的一万主要互责粮草和后勤补给,以及伤员护送。
分布完兵力之后,张越开始战略计划布防,由太史慈率五万精兵主攻光州,声势越大越好,围而不打,给守城曹兵一种心理压力,造成他们的因挠和恐慌。一旦有人突围出去,假装追击一阵,然后放过,任其出城。
五天之内,势必攻下此城。这是张越给太史慈的任务。太史慈不解,为什么前四天要围而不打,虚张声势?
张越笑笑,并不言破,“你只需照办就是,多一天少一天,我都要罚你。”
太史慈嘟哝道,其实我一天就够了,哪用得五天来破城。
赵云捅捅他,悄声道:“军师是在给你节省兵力,难道你想以疲惫之兵,去迎接夏侯惇的大军?让人家一鼓作气,打你个措手不及?
太史慈不说话了,张越接着道:“子龙,你率三万精兵,渡过淮河,在葛坡下寨,不得有误?如果夏侯惇领兵来救光州,任其通过,等对岸火起,你再掩兵杀来,你我于淮河北岸会合。”
赵云大声应道:“末将遵命!”
张越又抽出一支领箭,“冷苞听令!”
冷苞立刻起身而立,恭敬地道:“末将在!”
“你令本部三万人马,于光州以北五十里扎营,待固始有人出来接应,半路可击,趁机夺取固始。”
“末将遵命!”冷苞大声应道。
“吴兰听令,命你令本部三万人马,于光州东城五十里安营下寨,只等安丰曹兵出城,半路可击,趁机夺取安丰。”
“末将遵命!”吴兰应道。
张越站起来,摇摇手中的乾坤扇,“五日之内,我将夺取三城,劫杀夏侯,成不与成,诸在诸位将军身上,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众将起立,纷纷抱拳应道。
交待了作战计划,众人散尽,小乔跟在张越身后,“先生,我看以夏侯惇的性子,他未必会来救援光州这一介小城。”
张越笑道:“以前不会,现在他却不得不来。”
“为什么?”小乔不解。
“如今曹孟德已死,曹丕即位。夏侯家的势力远远不如从前,再加上司马懿左右了曹丕,夏侯惇为了不让他们这些人说闲话,不得不前来救援。而夏侯惇自许英雄盖世,平生仅与关羽,张飞视为敌手,如今关张不到,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必轻装而来。”
“果真如此,那先生真是神算了。淮河三城尽归后汉矣!”小乔佩服道。
“当然,最好是能杀了夏侯,这对北伐又少了一大阻碍。”
两个人聊了一阵,各自回房休息。第二天三更不到,除太史慈外的三路人马早已出发,张越睡到太慢升起的时候,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叫太史慈大军压进,直奔光州。
光州守将杨阜正在与妻小嘻戏,突然一士兵惊慌而来,大叫道,“将军,将军,太史慈大军已到城楼之下,请将军速速定夺。”
“什么?”杨阜丢下妻小,急急向城楼而去。
果然,城外白帐茫茫也不知来了多少人马,杨阜顿时大惊,立刻派心腹之士悄悄潜出城去,趁太史慈大军立足不稳,找个空隙溜出去求救。四匹快马,分别从四门而出,很快没入在雾色之中。
第一天过去了,杨阜在城楼上急得不停地来回奔走,一个副将告诉他,“将军,你有没有发现,对方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见动静,他们这样围城有什么阴谋不成?”
“咦?对啊!为什么太史慈围住光州,迟迟不见动静?莫非他们在等后面的援军到来?”两人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端倪来。
半晌之后,杨阜拍着大退叫道:“惨了,他们肯定是奔淮河去了。”
第二天,仍然不见太史慈有任何动静。第三天,还是如此,太史慈营中倒有些将士在外面晒太阳,那感觉,好象他们不是来攻城,而是游山玩水似的。搞得杨阜更是糊涂了。
被太史慈的烈火兵团围困了四天,城内的百姓产生了恐慌,士兵们也有些坠坠不安,因为对方的人数差不多是城内兵力的二倍。只是每个人都不知道,太史慈一直围而不攻,越是这样,他们的心里越不安宁。
连那些当初大不了一死,大家同归于尽的想法的人,都开始怀疑,并逐渐失去了勇气。他们的神经崩得太紧了,到第四天,差不多已经支持不下去。
光州城内看似平静,但杨阜他们不知道的是,离城五十里之处,正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阻击战。固始守将杜几接到光州被围的消息,率本部人马二万余众前来救援,不想被伏击在城外五十里处的冷苞截住。
双方杀了个天昏地暗,杜几技不如人,被冷苞一刀劈下马来。冷苞尽降杜几余部,命自己的将士换了曹兵的盔甲和旗帜,浩浩荡荡往固始而去。
固始守城将士不知真假,放冷苞入城,冷苞趁机杀了守将,夺了固始。
与此同时,安丰守将丁仪也碰到了同样的情况,但他识时务,见曹魏天下大势已去,主动投降了吴兰。吴兰因此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安丰。同时将丁仪押解到张越帐中,听候张越发落。
一举之下得了两城,光州已是囊中之物。远在汝南的夏侯惇接到消息,他一看就知道是张越诡计,并不理会。只是他身边的谋士道:“将军若是不去救援光州,万一情报是真的,丢了光州是小,被司马老贼抓了将军把柄可是失之大焉。”
夏侯惇听了这谋士的话,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引兵二万,前来搭救光州。
只是夏侯惇一来一返,已经是第五天了,光州守将杨阜实在经不起这气压抑的气氛,于第五天一早率全城将士降汉。刚好五天,三城尽得,张越叫人给杨阜和丁仪松了绑,然后将两人家小送往荆州,并把他们编入了赵云兵团。
夏侯惇在途中得到光州失陷的消息,正要回兵,突然山岗上杀出一队人马,赵云手持龙胆枪横立于马上。
“夏侯老贼,赵云在此,快快下马受死。”赵云大喝道。
夏侯惇见是赵云,倒也不惊慌,举起风云刀,拍马上前就要大战赵云。赵云哪里肯跟他逞匹夫之勇,看看夏侯惇快快追近,掉转马头飞奔而去。夏侯惇哪里肯放过他,大吼着追了上去。
PS:这本书写到这里,已经彻底扑街了,更新只是为了一个承诺不太监。其实,我觉得很对不起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们,真的很抱歉,以后虽然还会更,但不会很快,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