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起来了,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一个黑影慢慢的接近了117宿舍,黑影刚刚接近窗户,李乾猛地睁开了眼睛,黑影小声道:“小子倒警觉,跟我来吧。”
李乾听了,觉得声音很熟悉,穿上衣服轻轻的跳了出去,见前面站着一个人,瘦小身材,看不清面孔,原来是那天晚上告诉李乾‘暗黑世界,天魔独尊,月圆之时,明孝陵下’这句话的那个神秘人。
李乾道:“原来是你,你又来做什么。”
神秘人道:“你不是想知道我是谁吗,今天是月圆之夜,跟我走吧。”
“我凭什么跟你走。”李乾道。
“你可以不和我走,但是从T国来的那个降头师在我那里,你去不去。”
“好,我和你走。”
“这才对吗。”神秘人说了这句话已经向前走去,李乾担心古教授,而那降头师有在这神秘人这里,只好跟他走一趟了,只是不知道这神秘人怎么知道自己和降头师的事,难道他一直监视着自己,想到这李乾感到一阵寒意。
神秘人看着李倩走的很慢,道:“你不是速度很快嘛,今天怎么了。”
李乾道:“今天累了不行吗。”
“呵呵,那号,反正我有的是时间,慢着走也行,真好和你聊聊,你知道我为什么在明孝陵吗?”神秘人问道。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李乾在某一方面是很懒的人。
神秘人并不在意,讲起了明孝陵的来历:“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你知道我给你说这些的意思吗?”
李乾等了一眼神秘人,没有说话,这家伙也太烦人了。
神秘人一笑:“哦,我忘了,你不喜欢回答问题,我在明孝陵,就是喜欢上了这个孝字,不说了,到了你就知道了。”
李乾厌烦的走着,你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李乾渐渐的加快了脚步,神秘人摇着头跟在后面。
终于到了明孝陵,神秘人赶到前面,来到“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拿出一面镜子,对着月光反射出一道明朗的月光,奇怪的是反射出来的光竟然比月光明朗了许多,反射的光照在墓碑上,墓碑卡擦汗咔嚓的竟然开始向下翻转,慢慢的地下出现了一个地道,神秘人道:“请,这密道只有月圆之时借助月光和魔镜才能开启。”
李乾由于这是不是要进去,神秘人道:“不用担心,出来时可以随时开启,并不受时间限制,你不会害怕了吧。”
请将不如激将,一句话李乾大步的走进密道,神秘人也跟着进去了,又是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墓碑恢复原样,洞口也被关上,密道两旁日光灯照着,如同白昼,并不觉得阴森,但是密道很长,走了足足半个小时,李乾担心是不是走到了地心,最少一不小心会出现岩浆吧。
神秘人终于说了声:“到了。”前面忽然开朗了起来,见是一个宽敞的大厅,有点像皇宫的样子,前面是一个高高的台子,上面是已把龙椅,台下站了两排黑衣人,同样看不清面孔,见到神秘人到来,同时下跪道:“参见大护法。”
李乾听了:大护法?难道这是一个什么组织,不会吧,怎么像拍电影。
神秘人让众人不用多礼,回头对李乾道:“老弟,你看我这里怎么样啊。”
“不错,很有气派。”李乾心里却想:霸占了别人的坟墓,不知道羞耻,还有脸炫耀。
神秘人好像看出了李乾德想法,道:“一个小小的明朝皇帝的陵墓,我在这里是看的起他,想当年就是玉帝,哦呵呵,这里还不错。”
李乾可不管他是什么组织,他是因为降头师在这里才来这里的,于是道:“我说那个谁,降头师在那里,我要见他。”
“啊,你和我说话啊。”
“不和你说话我还能和鬼说话啊。”
“我有名字啊,叫我鬼见愁或者大护法都行。”
“行行,大护法,降头师在那里?”
“传降头师。”鬼见愁对手下道。
一个黑衣人走出大厅,鬼见愁道:“老弟,随便看看啊。降头师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