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川眉头微微一皱,异常冷静地说:“我们打日军容易,是因为我们巧妙地使用了兵法,以智谋取胜。这次咱们在车站打败吉村大队,是因为我们使用了上屋抽梯的好兵法。如果没有这个优势,我们也很难取得胜利。”杨大川指着远处炮声隆隆的阻击阵地,叹气地说:“兄弟部队打的就很苦,日军进攻很猛烈,他们伤亡严重,可能要守不住阵地了。”
“怎么?他们打的不顺利?”张铁龙浑身一怔,惊异地问道。
刘振海气愤地说:“我们刚才接到总部的电报,说已经有一支队伍公开投降日军,二支队伍打散了。这些部队的指挥官在作战会议上,一个个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吹得天花乱坠。可是真正同鬼子刚交手了,就露出了软骨头的原形了。”
张铁龙急忙问:“有正规军部队投降没有?”
杨大川愤慨地说:“有,正面主要阵地的守军孙得高的那个团已经投降日军。清晨日军就是从那里冲进来了,摧毁了总部的炮兵营阵地,听说全部大炮都被日军炸毁了。”
张铁龙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轻轻叹气说:“没有了炮兵营,这阵地战可怎么打呀。这个孙得高昨天在作战会议上,兴风作浪,叫喊得最厉害,说要打出义勇军的威风来。这刚一开仗,他就投降了。真是人心隔肚皮噢。”
“张队长,我们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咱们下一步准备干什么?”刘振海心事重重地问道。
张铁龙舒展眉头,满怀信心地看着杨大川,兴致勃勃地说:“大川兄弟,你的意见呢?”
“我们可以等等看,不能急着出兵帮忙。现在日军、友军的情况复杂,昨天的友军,今天就会是敌军。”
张铁龙微蹙浓眉,坦率地说:“大川兄弟,我们这些抗日部队是一个整体,在危急时刻应该相互帮助。可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哟。别忘了,唇齿相依的道理。”
杨大川心情舒畅,双眼闪动着激动的光彩,赞同地说:“张队长,你打仗巧妙,我相信你还会打胜仗。我听你的,你就下命令吧。”
张铁龙笑容可掬,神态自若地说:“好,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当别人有困难时,特别是打仗危急时,我们更应该去出手相助。”
郑长江求胜心切,匆忙问:“张队长,咱们这回用什么兵法啊?”
“就用隔岸观火吧。”张铁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说道。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是:阳乖序乱,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这个计谋是说指挥员在敌军内部发生变化时,要乘机出手,就能制服敌军。”郑长江胸中有数地解释说。
杨大川雄姿英发,慷慨激昂,喃喃自语:“我觉得这次使用隔岸观火之计,不能站在旁边观望,是要善于掌握火候。当时机对我军十分有利时,我们就及时出手,以收到乱中取胜的效果。”
张铁龙脸上闪着踌躇满志的神情,兴奋地拍了拍杨大川的肩膀,气冲霄汉地说:“好兄弟,你说的对。我完全赞成。现在我们部队装备强大,士气旺盛,正是打仗的好时候。”
刘振海欣喜地点点头,提醒说:“在胜利时更要提高警惕,打仗前更要巧妙计划,咱们千万不能大意,不能作亏本的买卖呀。”
张铁龙沉思着说:“说实话,靠我们这些兵力,是不能全部消灭小鬼子的。但是,经过我们的火力打击,可以在局部消灭一部份鬼子。我的意见先回司令部汇报战斗情况,趁机提出作战请求,咱们可以帮助他们。”
杨大川神采飞扬地命令通讯员,通知各连队集合,向阻击战场方向前进。战士们眉飞色舞,斗志昂扬,携带着精良的武器装备,乘坐汽车威武地向前线开去。天空飞来的一群又一群的雁阵,好像是在同战士们进行队列比赛。它们在长空排列成人字形,不断地在战士们的头顶上咕咕呱呱地呼叫着,一队过去了,又来一队,勇敢地向远方飞去。它们是在追寻自己的生活希望。
部队到达离司令部二公里的孙家庄附近停车,张铁龙命令各连队休息待命。他和参谋长刘振海带一个侦察班,匆忙去司令部汇报情况。同时带着缴获的部份日军用品:军刀、手枪、步枪、作战地图、指南针、手表、罐头、糖果和两门山炮和两门野炮。
辽南民众救国军作战室,空气中好像汇聚着寒风,失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失败的情绪渐渐充满着人们的心头。军官们忧心忡忡地瞧着远处的炮火,担心小鬼子一旦攻克阻击阵地,考虑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逃窜。
天刚有点亮,义勇军各部队官兵们迅速进入阵地,手握钢枪站在战壕里。年保国伫立在山头工事里,望着远方群山,脸上流露出兴奋的表情。清晨的阵地上,曙光映照在阵地上,微风徐徐吹来,给官兵们以安谧清新的感觉。官兵们呼吸着从辽河水面上飘来的沁人肺腑的空气,按捺不住临战前激动的情绪,等待着那场激战开始的时刻。
担任巡逻任务的两名哨兵,手持长枪在山坡上慢悠悠地溜达,观察日军阵地的动静,尽情地呼吸这战地清新的空气。哨兵走到一片草丛附近,突然听到前方一阵杂乱的声音。他们定睛一瞧,发现远处有一支黄压压的队伍,向山坡阵地凶狠地扑过来。他们浑身一震,大吃一惊,举枪对空鸣枪报警。哨兵匆忙撒腿往回跑,边跑边喊:“小鬼子来了,快开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