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在家门口打一仗。”十二路军司令关凤山神气十足,站起来激动地说:“如今小鬼子大举进攻,辽沈大地满目伤痕,遍地炮火,正是我们热血男儿立功劳、报国家、争富贵的好时候。我们家几代人就生长在这疙瘩,我们知道这个仗怎么打。我们部队有一千八百多人,主要是青年学生和当地农民组成,人人不怕死,保家卫国决心大,能打阵地阻击战,可以负责三百米的防守阵地。
李炳云脸色一变,急忙提醒说:“关司令,你的部队武器装备差,有一部份士兵还在使用大刀呐。你们可以在日军后方打游击战嘛。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呐!虽然目前日本军队在东北只有一万多人,可是他们的大批援兵随时可以来华参战。日本国有一亿多人口,有现役官兵三十多万,预备役七十多万,后备役八十多万,还有补充兵役大约是二百四十多万。如果两国真正开战,日本战时的总兵力,可以达到四百四十多万人。当年,张大帅让我到日本军事学校研习日本军事,使我对日本人的战略战术,教育训练,武器装备、战斗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国家虽然是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但是真正能拉出来参加对日军作战的兵力非常有限。尽管我们军事力量不强大,但是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的解放,我们中华好儿女、我们这些热血男儿,在祖国的危急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拼命搏杀,浴血奋战,实现我们报效祖国的愿望。我们与日军作战一定要慎重,决不能有轻敌思想,每一次战斗都集中优势兵力作战,否则是会吃亏的。”
刘振海听着这些人的发言,心里感到失望,有的人不过是酒囊饭袋而已,本来就没资格指挥作战。可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那些有几十条枪,有百儿八十个兵的司令们,今天可以大模大样地坐在那里空谈打仗,真是天大的笑话。
邓纯山两眼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干练和机警,正沉湎于自己心中描绘的战斗场景中。他想到目前我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经过一万多官兵的血战,我义勇军一定能打败进犯的鬼子,必将扬名于天下!他的报国豪情流露出脸上,一时苍白的面孔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对如何使用这些部队心里早有想法。他想到部队成份复杂,是有大小十八个司令组织的队伍:有东北军的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警察总队,有三个县的保安队。这些政府军武器装备好,战斗力比较强,是作战时的主要力量。那六支啸聚山林的绿林武装,多年来与官府作对,武器装备一般,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打打游击还可以应付。真要是摆开阵势与鬼子打阻击战,能不能顶住鬼子的进攻,还真是说不准。那些由爱国学生、当地农民武装组成的一些队伍,抗日热情高,武器装备差,真要打仗时,只能作为二线部队使用。别看这些部队人数不同,装备不同,战斗力不同,可负责人的职务却相同,都叫司令。邓纯山最大的担忧是这些武装是临时组织到一起的,一旦打起仗来能不能听指挥拼命作战,还很难说。
会场里议论纷纷,主张打阵地防御战的军官占多数,他们面对日军重兵,一个个都是拍打着胸脯慷慨表示,坚决同日军打一仗,决不后退当孬种。有的军官深知此仗自己生死未卜,可保卫祖国重整河山的决心,却油然升起。他们在发言中无限眷恋锦绣河山,有的高声给战友留下遗嘱,决心在战斗中以身许国,为战斗的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邓纯山瞧见众望所归,军官们意见基本一致,从心里掂量一下自己一万多兵力,觉得打一次阻击战还是有实力的。他神色轻松,眼睛一亮,顺水推舟地说:“士气高昂是打仗的关键。既然大家的意见是打阻击战,我们就制定阻击战的军事部署,请各位长官严格按照命令执行。李参谋长咱们就执行第二套作战方案吧,就是要采用关东阴阳阵,在正面阻击战斗展开的同时,我们还要部署两支机动兵团,从阻击战场的两侧出击,争取把日军全部包围住,一鼓作气地消灭日军进攻部队。”
年保国兴高采烈,惊喜地说:“邓司令,你又使用关东阴阳阵!太好了。当年你用这个阵法打败了吴大帅的队伍,今天也能打败日本关东军。”
众军官群情激奋,人人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神色。
邓纯山神采奕奕地说:“我老了,我还想在战场上再创辉煌,再次使用关东阴阳阵,为中国军人打出一个大胜仗。李参谋长,命令各部队今天下午进入阻击阵地,提前做好战斗准备。另外,我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辽北抗日自卫军司令唐占才也答应支援我们,他们的队伍明天也会来。如果他们七千多人队伍投入作战,我们胜利的把握就会更大,一定能将这伙鬼子全部歼灭光。”
众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连声叫好:“太好了,我们就等着抓俘虏,缴获鬼子的军火物资吧。”。
李炳云气度不凡地站起身来,铿锵有力地宣布了阻击作战部署,公布了采用关东阴阳阵后,各部队的防御位置,讲清了阻击作战的有关要求。他胸有成竹地指着作战沙盘说:“我们这次阻击战,是一次理想的歼灭战。当我们采取有利的地形对进攻的日军迎头痛击后,会打得他们丢盔卸甲,惊慌失措。然后我军就使用战役预备队从两侧包围他们,争取在明天晚上全部歼灭这批日军。”
邓纯山神态自若地站起来,心中有数地说:“这个方案很好,关键是我们要在阵地战斗中,大量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减少下一步包围作战时的困难。”
诸位军官瞅见总部决定打阻击战,会场里传出了轻松的笑声。特别是那些分到阻击作战任务的长官,一个个热血沸腾,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消灭前来进犯的日军。会场里气氛热烈,群情激昂,有的抽烟,有的喝水,有的交头结耳,言犹未尽。
邓纯山现在是兵多将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他欣喜若狂地瞧着身边的各位指挥官,尽管大战就要来临,这些久经沙场考验的司令们,个个显得沉着冷静,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紧张的神态。这些司令们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举杯喝水解渴,时而朝窗外战场眺望。从军官们脸上那种渴望战斗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战胜日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邓纯山瞅见这些部下,心里感到十分安逸,脸上浮现出胜利的微笑。
李炳云很快就安排了新阻击战斗方案,各部队按照防御计划,及时进入阵地,做好迎战准备。
中午,邓纯山心情很好,特意安排各部队主官们会餐喝酒。尽管是大战临近,可是军官们从容不迫,端起酒杯谈笑风生,纵论作战谋略,显示出了儒将们各自应有的风度。
邓纯山容光焕发,笑容满面,心情舒畅,挨个桌子与军官们碰杯,军官们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个个喝酒出力,人人喝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年保国喝得兴高采烈,与众军官们互相敬酒,越谈越投缘,嘴里胡乱地讲着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陈年往事。
酒席一直进行到下午三点,军官们喝得酣畅淋漓,兴致勃勃,仍然没有散席的意思。特别是那些绿林出身的军官们见到好酒,更是喜笑颜开,虔恭地相互敬酒,生怕自己喝得少,早就忘记了打仗的责任,赖坐在椅子上就是不愿走。
会餐大厅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情报处长周再保脸色惊慌,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他心急火燎地凑近邓纯山身旁,焦灼地报告说:“邓司令,日军又增兵了。刚才收到内线情报员的情报,关东军从关山站增派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的日军,估计有一千名鬼子,明天中午就能到达我们这个地区。邓司令,我们的军事形势严重了?”
邓纯山眉头一皱,浑身一怔,匆忙地放下酒杯,神色焦虑地说:“又来了一伙鬼子。这么快,他们是乘汽车来的?”
周再保心情沉重地回答说:“他们是乘坐火车来的,行军速度很快。”
众军官一听说日军增兵了,酒席厅内的喝酒喊叫声立即消失了。转眼间,大厅里鸦雀无声。刚才还在酒桌上,谁也不服气的军官们,这回都哑口无言了,谁也不说自己实力强,敢打任何硬仗了。过去中国的军队就有这个特点,你要是人多势力大时,谁都能跟着响应打。要是军情紧张了,军官们的胆量没有了。再说,以他们这些只有一千多人部队,去阻击日军近千人的进攻,则不啻是以卵击石?谁能干这个傻事?军官们忧心忡忡地放下手中的酒杯,全神贯注地瞅着邓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