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了八旗兵的兵权的后,醇亲王立刻依照龙飞扬的嘱咐,大量撤换了原本的将领,而安插了自己手下心腹进去,彻底控制了这些军马。这样一来,乙亥之变后醇亲王所组建的政府基本牢不可破了。
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的势力彻底崩溃后,由于醇亲王和恭亲王都致力于推动洋务运动,这引起了朝廷上的巨变。洋务派在朝堂之上,马上压下了保守派,一时间洋务运动之风盛行,这也是龙飞扬所希望看到的。
另外龙飞扬也急切希望大清能早日变法图强,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还紧紧是四岁,虽然看上去很早熟,已经有五、六岁模样,但是依然没到可以自己亲自出面的时候。
无奈之下,龙飞扬只能继续依靠自己的父亲醇亲王了。紧锣密鼓的,龙飞扬已经制定了一套在自己亲政前的大清改良方案,即后世所说的光绪新政,当然这个功劳史书基本都归功于醇亲王了。
在醇亲王颁布新政之前,一个人回来了,这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召回左宗棠是乙亥之变后,龙飞扬立刻做出的决定。
左宗棠原本是被安排在陕西督办军务,准备出兵收复新疆。此事是两宫太后当政时下达的命令,但是现在她们都过世了,而且如今朝中洋务派横行,花钱就想流水一样。如此一来,朝中反战的呼声马上高涨起来,其中就包括恭亲王和李鸿章等一众当朝大臣。朝中只有老臣文祥等少数人坚定支持左宗棠。
而这时对此事表现得模棱两可的醇亲王突然召回左宗棠的确耐人寻味,很多人都在揣测是否会取消西征。而且更为让人疑惑的是被召回来的左宗棠,也表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此事的用意只有醇亲王和龙飞扬两人知道。
当左宗棠来到之后,醇亲王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地点在醇亲王府,史称醇亲王府密议,又称新政密议。
与会的只有六个人,当朝辅政大臣,被成为‘太上军机’的醇亲王奕譞;领班军机大臣,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洋务派最高首领,恭亲王奕;东阁大学士,现任陕甘总督,湘军头领左宗棠;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淮军头领李鸿章;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以及水师提督兼兵部左侍郎彭玉麟。
恭亲王首先问道:“老七,这次密议要谈什么内容?”他的话语很生硬,明显还在为上次处理亲贵的事耿耿于怀。不过恭亲王这话虽然是对醇亲王说的,但是眼神却是朝向了左宗棠。因为此时他还不知道这次恭亲王要说的事情,心中想到的是醇亲王听从自己的劝说,为了洋务自强求富,要停止西北用兵。
“今天我们不是来谈西北的事的。”醇亲王轻笑道,还带着一点挑衅的望了一眼恭亲王。而包括恭亲王和周围的人听到他的话,都是一怔,因为他们都以为那是醇亲王召集他们来这的目的,是为收复新疆之事。现在听到醇亲王如此说,众人都不解起来。
“新疆的事,本王已经有主意了,所以我们今天不谈。本王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醇亲王不管他们满是不解的神情,继续说道,“我们大清的现状,想来各位都应该清楚,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诩天朝上国,但是说实在的,大清如今已是积弱多年,闻泰西大国而色变。我大清落至如此田地,着实让本王心痛啊。”他的话,直白的说了出来,如果常人听了定觉得惊世骇俗。但是这里的人都非泛泛之辈,怎会不知道这是实情,所以也没有插口,静等醇亲王继续,把话说完。
“近日本王看到文祥所奏的《密陈大计疏》之后,更思绪万千,每每思虑到大清的未来,都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清如此之困境?为此难题,本王常常彻夜难眠,昨夜却是突然梦见圣祖皇帝(康熙),他所语当今是我大清所逢之千古大变,如欲改变我大清困状,必要大毅力,大决心,行非常之新政。他口述之事,本王已经默默记住,抄于纸上。”醇亲王说完,一人给了一份新政的大纲,“这事虽说圣祖托梦,但是我们也必须商量一下它的可行性,你们尽管给本王提意见。”醇亲王一口气把话说完,没有给他们插话的余地。众人只听得面面相觑,但是很快就恢复了。他们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醇亲王说了这么多,连死人都抬出来,不就是想所他执意要实行新政嘛。他们对托梦也没有妄下定论,拿起那份新政大纲就看了起来。
在他们看大纲的时候,我在此提提那《密陈大计疏》。《密陈大计疏》是文祥所写的,其中指出:“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认为这样的制度,清帝国“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根据袁伟时先生的考证,“这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第一次议论吸取民主宪政制度的精神,改进本国的施政。”龙飞扬正是因为这份奏疏的特殊地位,以及文祥才能的确非凡,才让其参加这次会议的。
这时众人都已经看完了那份大纲,眼中存在的是一丝震撼,这除了龙飞扬写的这份大纲的确了得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难以相信,这份大纲竟然是出自醇亲王之手,因为他们素来知道这个王爷除了搞洋务,管理工厂以外,真的是没什么本领,即使是这次政变成功,都没有让众人对他改观,现在这次事情,可真是让他们大跌眼镜了。
但是他们都不是什么等闲之人,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更重要的是,这里众人都是洋务派中的佼佼者,对新事物和新措施都很容易接受,所以这份大纲,除了某些细节,还要仔细酌商外,其余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新政之事,毕竟非同小可,而且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还是有很多事情要讨论的。
首先说话的是文祥,“下官在其中未有看到提及议院之事,不知醇亲王对议院之事有什么看法呢?”他上奏的不就是要设立议会嘛,但是他那老眼把大纲看了又看,但是也没有看到议院二字。
“议院之事,的确如文大人在奏疏中所说,此事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现在大清的体质弊端太多,朝中对这事还是初次提及,而现在我们大清民智未开,国人对议院之事一窍不通,根本无从施行,所以这事只有押后再议。”醇亲王对着这个大臣可是非常尊敬的。龙飞扬不说,他还在真的不会留意那份《密陈大计疏》。
文祥听了微微点头,他也清楚开议会这事,并不是所办就办的,现在手中的新政大纲对大清而言,已经是很超前的了,所以也就不再做声。这里说说文祥的一件琐事,就是历史他是在明年,公元1876年去世的,当然在这本书中,龙飞扬是会对这些重要人物,多为照顾,让他们延年益寿的。
这时李鸿章开口了,“上面所著要建立我们大清海军,但是组建海军所要购买的军舰花费颇大,不知道王爷对在西北军事紧张,洋务热火如潮的情况,我们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李鸿章是坚定的海防派,在年初的廷议上就极力提议不收复新疆而专注于海防,这时他似乎又想破坏收复新疆的事宜了。
“收复新疆之事早就议定,是不会更改的。至于购舰事宜,我们也会加紧进行,而且除了购舰外,我们还要自造军舰,不然我们是无法于英法等大国抗衡的。对于各种费用,本王自当尽力而为。”醇亲王当然不会让李鸿章得逞。反而心中暗道:收复新疆可是龙飞扬关心的头等大事,我也挡不了,你想阻止,发梦也没有那么早。
李鸿章知道依然要出兵新疆后,心中有点失落。但是知道要购舰,并且还有建舰的事情后,也是相当高兴的。大清海防有望,自己这个海防派人士,还得多多帮忙,事实上后来的一段时间,海军的事情都是李鸿章一手包办的。只不过,到最后他一手办起来的海军,却没有被他所推荐的丁汝昌担任统帅,而由龙飞扬所选定另一位人选作为大清海军统帅。
这时左宗棠心中暗喜,忍不住问道:“不知道恭亲王在文中写的,要在兵部外设军部主持军事决策,而兵部以后只是注重于武器上的改良,军舰的购买,军事设施的建造等其他事宜,不知道下官这次出兵新疆,部队是否能配件那些改良武器呢?”他听到醇亲王话,知道朝廷不会放弃西征,马上将注意力集中在出兵新疆的事宜上。
“我们现在的军工厂大多都设立在江南和京津一带,那些改良武器主要是仿德制71毛瑟步枪和仿克虏伯炮。本王会尽量运往西北,帮助武装西征军的。除此之外,本王还知道你在甘肃建立的兰州制造局,局中的枪炮都造得不错,但是还没有江南的好,所以本王已经决定派些此方面的人才去帮你,而且本王还会在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里也建造军火厂,那样一来,如果西北的仗拖久了的话,那里就可以更快的支援前线的军备了。”醇亲王轻轻一笑,答应了左宗棠的要求。
左宗棠一听,心中暗喜。他知道醇亲王在这方面的本事,现在他手下的主力军都配备了醇亲王所管辖的军工厂所造的枪炮,这可是大清军火制造中的精品啊!
这时恭亲王见到没有人再说了,于是开口道:“老七,你写的我基本都赞成,我想在商量一下,尽快修订完毕,好能早点颁布下去让我大清富强起来。”醇亲王就是在等恭亲王的话,当今两大权臣的都赞成,这事也算是顺利通过了。
再在细节上商量了一番后,会议才结束。而醇亲王则留下一个人在府中,那就是没有怎么做声的彭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