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收复和清英联合的时候,大清还发生了一件撼动朝野的大事。那就是有清流党人审理的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在历史上就闹得朝野耸动、家喻户晓,但是与现在龙飞扬办起来相比真是显得小巫见大巫了。此次查办官员之多,牵涉人员之广,世所未见,被后世称为全球第一反腐案。
而此案起因大概是这样的。
杨乃武,余杭人氏,为人耿直,好管不平之事,与余杭知县刘锡彤积怨颇深。而当时,镇上有一漂亮姑娘名叫毕秀姑,外号“小白菜”。她18岁那年与葛品连成亲,租住杨乃武家的后屋一间,两家相处和谐,毕秀姑常到杨家聊天吃饭,杨乃武教毕秀姑识字经。街坊中好事之徒便传言“羊(杨)吃小白菜”。葛品连心中怀疑,遂搬出杨家,移住太平弄口。
1873年十月初七日,葛品连身发寒热,膝上红肿,毕秀姑劝他在家休息,葛品连不听,又去豆腐店帮工。初九日早晨回家时,畏寒发抖,喉中痰响,口吐白沫,至晚身死。至初十日夜间,尸身发变,口鼻有淡血水流出。其义母冯许氏怀疑他中毒。其母葛喻氏遂以其子死因不明,告之县衙,恳求相验。
知县刘锡彤素与杨乃武有隙,闻告后,怀疑杨乃武与毕秀姑谋毒,亲率衙役,仵作前往验尸。时正午刻,死者皮色淡青,肚腹有浮皮疹疱。仵作沈祥见口鼻内存血水流入眼耳,认作“七窍流血”,用银针探入咽喉有青黑物,认为服毒致死。刘锡彤将毕秀姑带回县署审问,供不知情。次日动刑*供,一连三拶(挟手指的刑具),毕秀姑受刑不过,诬称与杨乃武私通,初五日授与砒毒,谋杀亲夫。
刘锡彤即传杨乃武对质。杨乃武不认,怒斥知县诬陷。因杨乃武是新科举人,不便动刑。刘锡彤遂申请上司将其举人斥革,然后对杨乃武动刑,杨被迫诬服。刘锡彤认为案情已明,就将验尸结果和审讯情况详报杭州府。
杭州知府陈鲁听信知县之言,对杨乃武滥施酷刑。杨被迫胡乱找供。说是初三日以毒鼠为名,在仓前钱宝生药铺买红砒四十文,交葛毕氏。为补齐钱宝生卖砒的旁证材料,刘锡彤回余杭传讯钱宝生核查,钱宝生供称自己名唤钱坦,没有用过钱宝生的名字,爱仁堂是小药铺,没有卖过砒霜。县衙师爷陈湖对钱宝生威胁利诱,又请任县衙训导的仓前人章浚致函钱宝生,嘱其大胆承认,决不拖累,如不承认,有杨乃武供词为凭,要加重治罪。钱宝生才作了伪证,出具卖砒文书。
杭州知府陈鲁见三证已齐,上报浙江巡抚杨昌睿。杨昌睿认为案情确实,依原拟“谋夫夺妇”罪断结,上报刑部批复执行。
杨乃武在狱中写下诉状,由胞姐杨淑英带出,会同其妻詹彩凤,上京向都察院控告,结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第一次京控失败,杨淑英去找杨乃武在杭州的同学吴以同。当时吴以同在胡雪岩家任西席,正巧兵部右侍郎夏同善丁忧期满回京,途经杭州,胡雪岩为他饯行。席间,吴以同说及杨乃武之冤案,夏同善答应回京相机进言。
1874年九月,杨淑英与詹彩凤二上京师,夏同善介绍他们遍叩浙籍在京官员30余人,并向刑部投递冤状。夏同善又联络军机大臣翁同龢,把本案内情面陈两太后。清廷下谕,派礼部侍郎胡瑞澜(时兼任浙江学政)为钦差,在杭州复审。浙江巡抚扬昌睿调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随同审理。审讯时,杨乃武与毕秀姑翻供,即用大刑,把杨乃武两腿夹折、毕秀姑十指拶脱。杨、毕两人在重刑之下,再度诬服。
十月十八日,胡瑞澜将案情报刑部,刑部详细研究,发现情节多存不合,奏请朝廷。又令胡瑞澜重审,谕明不得用刑。杨乃武拼死翻供。证人钱宝生已病故,无法定之谳。
十二月,浙江士绅吴以同、汪树屏等三十余人联合上告,请求将人犯解京审讯,以释群疑。夏同善等京官多次在慈禧太后前为此案说话。朝廷下旨,责令杨昌睿将此案所有卷宗、人犯、证人、连同葛品连尸棺押运到京。刘锡彤也解任同行。
但是正在慈禧想彻查此事的时候,乙亥之变发生了。两宫太后都被被龙飞扬父子所杀,之后就是进行对慈禧一党的大清洗,刑部官员为剿除慈禧一党不遗余力,忙得不可开交。刘锡彤等趁机收买刑部的官员,于是这事又不了了知,而后来光绪新政的实施,以及收复新疆的开始,在官官相护之下,这件事情又是一拖再拖。
直到北疆收复之后,龙飞扬才得知这件事。他前世连这件案件为原型拍成电视剧都看过,哪里会不知道当中的一些情况。这样一件冤案竟然被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看来其中的文章可不小。
他对这事十分关心,责令此案马上以夏同善、翁同龢主持刑部大审,都察院、大理寺会审,并嘱咐绝不用刑。于是在审查中杨乃武剖辩案发经过,否认通奸谋毒之事,毕秀姑口呼冤枉,照实直说。然后又审问尸亲及证人,提审门丁沈彩泉、仵作沈祥、爱仁堂药铺伙计等人,都供出真情。接着,开棺验尸,确属病死,并非中毒。蒙冤两年多的案件终于在龙飞扬的一声令下真相大白。
而这件小案,原本就能这样了结了。但是这件案件,牵涉人员众多,处理起来可大可小,龙飞扬最后选择的是极度扩大打击面。不要说刘锡彤这个主犯,连滥用私刑,胡乱断案的巡抚杨昌睿、侍郎胡瑞澜,都被判死刑。
而且龙飞扬还把事情进一步扩大,那些被被收买的各级官员,以及知情不报,助纣为虐的官僚一并处理。这还远远没有停止,查抄的各个官吏家产,大多富得流油,有几个更是富可敌国,龙飞扬立刻将那些官员关押提审,把那些赃款的来龙去脉,给弄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事情就开始严重了,三司的官员几乎全部都调动起来,根据各官员提供证据,大肆搜捕,一批贪官污吏和行贿商人纷纷落网。如是这一批贪官牵连一批贪官,事情越闹越大,人数越来越多。
龙飞扬对这些人,已经一律奉行不株连亲属的原则,但是所牵涉的人是在太多了,龙飞扬而后三司之人,被迫一批一批的处理。而且实施杀大放小的原则,对那些贪污较少的都是罚款了事,但是那些大贪官他就不那么客气了,无论是什么背景,他都是照杀无误,而稍微轻一点的则是进行抄家。
如是这,前前后后牵涉进来的官员就将近三万人,大多都是在职官员,而其中判处死刑的有三百余人,而抄家者更有近千,至于其余的都是罚款了事。这样一件民间小案,就牵涉到如此众多的官员,甚至连会审的三司官员,有一半也成了牵连对象,他们中更有七人更是惨遭处决,又一件小案变成一件连锁大案,这让龙飞扬深思不已。
贪赃枉法,官官相护的事情,即使到了后世也未能幸免,看来反贪之路任重而道远。刚钢才清洗了慈禧一党,如此大规模的牵连,也几乎让朝廷吃不消,其中有的涉案官员,是在乙亥之变后才上任的,可以说连屁股都没有坐稳,就被迫下台了。上千的官吏要重新任命,几乎就是一样大换血。
经此一案,龙飞扬也算是明白为何后世政府不敢对那些贪官斩尽杀绝,一个冤案从引发的人员,胡乱审案的官员,到助纣为虐的同僚,包庇这些恶徒的上司,查案不利的司法人员。他们中贪赃枉法时牵涉的一大批官员,然后一批揭发一批,到时一连十,十连百,百连千,千连万,贪官污吏无穷尽也。最糟糕的是牵连来牵连去,到了最后还极有可能牵连到自己的头上。
而这件案件对无数的贪官来说,是一场噩梦,但是因此事获利的也不再少数,其中出头的醇亲王(他也罚了不少款),虽然成了全天下贪官污吏的众矢之的,但是却让他获得了全国上下的赞誉,一时之间声势盛隆,随后又任用对自己忠心之人,实力进一步提高,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终于巩固下来,同时也为后面龙飞扬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经过这一连环大案后,一大群官员落马,但是同样的有一伙人却水涨船高,并迅速形成了一个小集团——清流派。
事实上清流派在历史上又称为清流党,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们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最多只能算是志同道合的清官之间的一种明面上的联合而已。
此次由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引发的大举查办贪官的风暴,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些清流之士推泼助澜,其中夏同善和翁同龢更是作为主审,不然这件案件可能还会一拖再拖。而另外一些两袖清风,但是平时郁郁不得志的清官,还有许多墨守成规的腐儒,和毫无施展才华的地方学子,都有了一个大肆发展的绝好机会。他们有的三三两两的联合起来,有的则各自为政,通过自己在地方的影响,以各地报纸为武器,不断的揭发那些贪官无力的恶行,以此增加自己在案后的升迁和上任资本。
他们的这种做法是这一案件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这次他们也算押宝押对了。因为案后过数千官员先后被撤职,朝廷对官员的需求量大增,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升迁和提拔。
由于这些清流之事大多都是进入减员最为严重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和那些油水最为丰盛的部门(这些部门贪污最为严重)。自这一案后,大清那原本暗无天日的吏治,终于出现一片清明之景。而清流派也因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后来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成为了龙飞扬的心腹。并以清流派为核心组成了帝党,在龙飞扬亲政前就和醇亲王、恭亲王两派并立而存。兵在龙飞扬统治期间,发展成帝国的一大支柱,为帝国后来的繁荣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而清流派的作为都是后话,这一案给龙飞扬带来的直接利益,就是从那些贪官污吏中得来的两亿多两白银。他把这些都归入国库,主要用于军火制造,交通通讯的建设,以及全国各地各级学校的建立。从而进一步促进大清的经济发展,并成为造福后世无数代人的好事。
此后,朝廷还陆续修改了大清律例,增设了不少的反贪条文,其中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为惊世骇俗。这是唯一一件会让龙飞扬动灭族之念的罪名。这其中当然有其道理,一个贪官家里凭空有数千万两的钱财,说不出来源,问题的严重性可就大了。这不是说你单单是贪污了这么简单,和你勾结的那些人会由于你不揭发而逍遥法外,那样百姓会遭到那些贪官奸商无休止的祸害,这对人们的伤害,根本不是杀人放火可以相提并论的。
大清律例的修改,为促进了后来大清宪法的创立,提供不少的经验,也算是为宪政的一枚催化剂吧。
而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所造成的扩大牵连,是直到两年后才真正停止的。因为其涉案人员远超历朝历代,而且历时甚广,对后世更是影响巨大,成为帝国一年中继光绪登基、乙亥之变、光绪新政、收复新疆和清英联合后的第六件大事,被载入《光绪帝国史》当中。由于后来龙飞扬严刑执法,防患于未然,全球再也没有超过此案的反腐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