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巴接到济噶活佛死去的消息是在半个月以后。那天中午,司马先生正在给基尔巴分析当前青海的情况。司马先生道:“大头领,您看,我们现在的位置昆仑山口,刘焕三路大军,一路正向我们这边而来,很有可能想从昆仑山口进入高原,所以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咽喉要地,只要我们能守住这里,再加上雅隆部落的援军,一定能将刘焕挡在高原一下,到那时我们在挥军南上,一举拿下整个高原,就有了与刘焕一绝的实力!”
基尔巴哈哈大笑道:“不岱贡杰这个傻瓜肯定想不到,我们在与他们一同击败汉人之后,会向盟友开火,哈哈,司马先生,你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喜欢。”
两人正聊得高兴,传令兵低头弯腰走进了大帐,将济噶活佛的死讯告诉了基尔巴和司马先生。基尔巴一听勃然大怒,就要马上领兵去为济噶活佛报仇,被司马先生和贴身侍卫拦下了。
司马先生道:“大头领,您可千万不要鲁莽,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让我们的整个计划毁于一旦,为了您和您的族人,您要冷静。”在司马先生等人的劝慰下,基尔巴逐渐冷静了下来。
司马先生接着道:“我知道你和济噶活佛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友情很深,要想为活佛报仇我倒有一个办法!”
基尔巴的眼睛立即就变亮了,拉着司马先生,让他快说。司马先生道:“害死活佛的就是那个他们的天师,我知道刘焕手中有一种东西,能够在百步之外取人性命,相信那天师就是用了这个东西,他们现在不是正四处招揽我们的百姓,信奉他们的教吗?我们就派人去,然后趁机……”
基尔巴二话不说,大喊道:“奇特、呵斥!”两个膀大腰圆的大汉马上就出现在了大帐口。两人都身高体壮,看上去和典韦又一拼,都是披头散发,样貌也极其酷似,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脸上有一道很长的刀疤,另一个是个独眼。
基尔巴对两人道:“我的朋友,我们子民的活佛被从中原来的一个天师给杀了,现在我就命你兄弟二人前去,将那天师的头给我拿来,要是拿不来就不要回来见我!”
奇特和呵斥两人转身出了打仗,一路朝着青海湖这边来。沿路之上,一队队的百姓扶老携幼与他们同行。虽然同行,但当人们看到这两位的相貌之后,都赶忙回避。
奇特抓住旁边的一个百姓问道:“你们是哪个部落的?”
“我是山鬼部落的。”那人战战兢兢的回答。
“你们去哪?不在你们部落呆着,不知道那边正在打仗吗?”
“我们是去青海湖朝圣的,听说到了那里有吃有住,比在这雪山深处强多了!”那人挣开奇特的手,一溜烟跑了。
呵斥道:“哥,山鬼部落的百姓一向不是丰衣足食嘛?怎么还有人去青海湖?”
奇特道:“那是以前,自从山鬼加入部落联盟之后,每一个部落都想从山鬼部落分到一点粮食,你想想,本来养活五千人的粮食,现在要养活几万甚至十几万人,还能丰衣足食嘛?”
呵斥道:“这件事我一定要告诉大头领,不能再让大部落欺凌小部落了!”
奇特道:“算了,兄弟,你以为大头领不知道,这些就是军事的计策,等个部落之间相互攻伐消耗以后,由我们部落来收拾残局,那个时候就能一同青海。”
兄弟两人从昆仑山口下来,经察尔汗盐湖,过托索湖,一路向东来到青海湖畔。以前的青海湖畔,除了杂草还是杂草,除了偶尔又一些渔民之外,什么都没有。最壮观的莫过于到了春秋季节,青海湖中心的小岛上成千上万的鸟飞来飞去。
如今的青海湖,与他们印象中的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本来杂草丛生的湖畔,被一圈圈的帐篷围了起来,来来往往的百姓就生活在期间,远处的空地上,一群群牛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从这些牧民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们在这里生活的很幸福,每个人脸上都有笑容。一些大的帐篷前,一群群衣着朴素的年轻人载歌载舞,为劳作一天的牧民表演。
奇特向一位挤奶回来的老阿娘询问天师的住处。老阿娘放下奶桶,笑呵呵的道:“你们都是新来的吧?”兄弟两人点点头。
老阿娘接着道:“一猜就是,告诉你们天师就住在湖心的岛上,每月的初一、十五才到岸上来说法,顺便为我们这些穷苦人治病,你们要是也想入教,不需要天师批准,看那边!”
两人顺着老阿娘的手指方向看去。在一片空地之上,一座稍微大一点的帐篷,在帐篷的门口摆了一张中原人用的桌子,两个身穿道袍的年轻人,一个正在往本子上记着什么,另一个向百姓们发放粮食。桌前已经排起了很长很长的队伍。
老阿娘道:“去哪里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天师,每月初一、十五天师一定会来的。”
奇特、呵斥转身向那个帐篷走去。他们没有排队,径直走到队伍的最前方,呵斥一把揪住那个发粮食的小道士的领口道:“老子要加入五斗米教,都说在你们这里就能办,赶紧给老子办完,然后领着老子去见天师,敢说半个不字,看老子一把捏死你。”呵斥一边说,一边将手上的力道加大几分。
那道士被捏的直翻白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另一个吓的躲到桌子底下动都不敢动。就在那小道士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喉咙中忽然一口新鲜空气让他感到无比的舒服。呵斥笑着看着那小道士道:“这一次老子就饶了你,赶紧给老子办,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谁在这里闹事?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一个闷雷般的声音从队伍最后传来过来。众人心中都在窃喜,这两个闹事的家伙要吃苦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