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完成采访任务
“是不是像电视里演的反谍片那样,想象的出来,肯定惊心动魄。”我忍不住插嘴,很是向往道。
“社会部是我们的情报部门,李克农就是中央社会部的一号首长,怎么说呢?电视里的情节,有些被艺术化了,看起来过瘾,实际上很残酷。”首长复又进入忆往昔的状态。
这名从事谍报与反敌特工作的干事,通过何种方式排查出潜在远东药行当伙计的敌特,如何诱其显身,又如何抓捕的,善于行军打仗的庞大德,写的完全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惊心动魄,就是简单的叙述了一下因果。
两天后,正常在通报时间与南苑保持联系的侦查电台,向新七师发出最新报告:今日下午15时许,共军四五九旅旅长刘立远被狙重伤,政委陈凤芹现身沽口,无法实施狙杀行动;沽口、状元渡有共军设置的步兵滩头阵地,沽口另有炮兵阵地设防。
几十分钟后,电台接到指令:侦查核实共军沽口、状元渡炮兵阵地,速报。
一番电文周折后,国军的电台进入静默状态。第二天,几只游弋在沽口附近的军舰,若无其事的慢慢向状元渡靠近。
“看来国军上钩了。”刘立远从隐蔽的观察所向海上观望。
“攻击咱们一个旅,他们犯得着这么大动静吗?”胡柱子对国军此举很是费解,拿刘立远笑话道:“你当年那些上司太草鸡了,被一个小排长耍的团团转。”
刘立远白了他一眼,没搭理他,问旁边的炮团长:“这个距离,你的大炮能打得着吗?”
“远了点。”炮团长用臂长法测距,说:“要想快速登陆,他们的军舰还得往前靠,再有一里路不到,一打一个准。”
“军舰上的火炮也很要命,一旦跑出咱们的射程,它的舰炮射程远,对咱们的炮阵地就是天大的威胁,就是打不沉它,也务必要重创狗日的,叫它无力还击。”
“放心旅长,咱们的岸炮在高处,炮弹弧度大,只要进入射程,一轮就叫它尝到厉害,我心里有数。”占继虎信誓旦旦。
“还有,告诉你的炮兵,火炮伪装不能提前拆,阵地上不能见丁点烟火灯光,登陆艇下水后再拆伪装不迟,这些家伙都被打惊了,有点风吹草动就溜了,一定要留神。”
离开观察所,刘立远想起刚才胡柱子拿自己开涮一事,正色警告他以后少拿他的过去说事儿,威胁说:“你这没把门的破嘴,要是护士长知道了,就你那点小恩小惠,哼哼,全是白搭。”
“咱们哥俩斗斗嘴,不用往外传吧?再说了,我提醒你也是爱护你,就是让你时刻绷紧革命这根弦。”胡柱子心虚,狡辩道。
刘立远被他的说道逗笑,一脚踢在胡柱子屁股上,笑骂:“照你这么说,老子成后进分子了?姥姥的,别看你比老子入党早,轮对革命的认识,你没我有深度。”
“行,行,你比我深刻行了吧?”胡柱子知道万一说急眼了,刘立远这翻脸不认人的东西,真敢在背后跟护士长说他的坏话,赶紧摆出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他暗自喜欢护士长的事儿,别人不知道,刘立远是早早就瞧出苗头来了,惹不起先躲着吧。
两天后的黎明时分,海上的军舰突然向状元渡发起猛烈的炮击,黑压压一片的登陆艇离舰,一艘接着一艘,快速的冲击状元渡滩头阵地。
侦查说没有设置炮兵阵地的状元渡,突然间炮火连天,停留在近海的海上军舰,率先遭到打击,一只舰艇被重创,拖着黑烟,歪歪斜斜的撤出共军的火炮射程;已经接近状元渡海面的登陆艇,被随后倾泻而来的炮弹击沉半数,损伤不计其数,少部分挣扎上岸的国军士兵,在滩头前试图负隅顽抗,尽数被歼。
状元渡打的酣畅淋漓的同时,四五九旅数个整编团亦推进至距南苑城不到两公里的阔地。决战态势显而易见。
首长跟我讲了两个多小时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那次状元渡战斗后,奉野司命令前来支援的两个纵队,与四五九旅将南苑城围困长达60天,国军新七师终于放弃南苑,与接应他们的陆一师,拼了命撕开一道口子,撤到丰度。
我听的发呆。
首长说,抗美援朝结束后,刘立远和陈政委没有返回南苑,被点名去了北京:“回忆录里都写着了,有什么弄不明白的,来家也行,打电话给我也行,小伙子,有一点你可不能食言啊,纪念活动上,我们得真真切切看到这些历史。”
我模仿军人,敬礼:“首长——刘流保证完成任务。”告辞。
首长写的回忆录,基本上是以叙事的手法形成的,年代和人物以及所记载的事件,流水似的明快。或许是时间久远的缘故,书里刊印的许多照片,都比较模糊,解放战争时期的照片居多。
书里有我需要的三个答案。
刘立远于一九三八年清平沦陷后随象山游击队作战,一九三九年底正式加入游击队,一九四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象山游击大队长、八路军象山独立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苑野战军四五九旅旅长,抗美援朝返国后,授少将军衔。
关于刘立远在抗战时期,具体毙敌的数字,书上交代的不明确,只是有一小段文字一笔带过,大意是:他组织的伏击战、游击战还有阵地战,不论战事大小,不论毙敌多少,均以歼敌为目的。书里引用了常胜将军的字眼。是以,鬼子闻其名,丧胆。
回忆录证实,四五九旅是第一批赴朝作战的志愿军,旅长刘立远参战。获朝鲜人民军银质勋章。陈凤芹政委之所以未能赴朝参战,书上说,是因为她正在哺乳期。
庞大德首长告诉我说,刘立远赴朝作战回国后,和时任南苑军分区副政委的陈凤芹,奉调北京,之后再没回来过。
曲冰洁跑了一趟北京回来,她说的惊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她在清平寻访到当年四五九旅两个故人,其中之一是原平的外孙,另一个是张青的长女(因人出差在外,没见着)。收集到部分照片和一些零散的故事,按照原平外孙的指引,她风尘仆仆的跑北京去拜见女政委,结果空欢喜一场,原平外孙特别强调靠谱的那个地址,不是女政委的家,邻居们也不知道这个陈凤芹何许人也。无果而返。
“我们是不是先把抗战时期的内容整理出来,这是活动的主题,光是这些东西,就够咱俩受的了,解放战争以后的事儿,条件允许的话,咱们能补多少就补多少,你说呢?”
曲冰洁可能觉得我说的话有道理,没反驳,于是分工,我主刀刘立远的部分,她以政委陈凤芹为编撰对象。在组委会担任主席一职的省委乔副书记听完我们的汇报后,特许我们两个月全职整理编写采集来的材料。国庆长假前交稿。
由国军的少尉排长,本末倒置的成为共产党一名优秀的游击队员;凭个人意志信马由缰的去狙杀日寇的复仇行为,到一个指挥数千之众抗击倭寇的集体指挥员中心成员;从几个人的核心,成长为数千人队伍的核心。刘立远的个人轨迹,仅从这几条简洁的线条,便能连贯起来。半个月不到,我手头上的图文材料便对照成型。图片部分只有几张来自资料馆,大多是我在采访座谈过程中随意补拍的,采集的老照片非常少,尤其缺乏抗战时期的照片。
重新审视我的图文作品,我突然发现,这些充其量能布展10块展板的图片和文字,竟然很空洞,刻板的解说词,缺乏使人感悟那个血雨腥风年代的魂魄,一个血肉丰满的英雄人物和一群征战沙场的骁勇团队,在这些图文中,显得干巴巴的苍白。
和曲冰洁完成的部分揉在一起,她也有同感。我们采集到的抗战史实,以图文的形式,无法表达充分。
“现在是八月底,到明年纪念抗战活动,还有一年时间,你说,我们要是以纪实的方式写出来,来不来得及?”
“来是来得及,不过,图片展还是必要的,这样吧,我们先把图片展这一部分整理好,然后再去请示才有说服力。”
说干就干,我和曲冰洁游刃有余的着手进行展板图文的重新编撰。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兴奋感,经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的工作。同步进行的,还有我已经构思成熟、关于刘立远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行笔流畅。
我不擅长在电脑上写作,还是习惯于以笔书写,写成的部分章节,由曲冰洁代劳输入电脑。十一长假来临之际,我们设计的展板,在省委会堂小范围接受组委会领导检查,我同时提交了纪实性文学作品较为明细的写作大纲。
领导批准我们提前休假。加上十一长假,我们等于有10天的假期可以供自己安排。曲冰洁的家就在省城,但她想借着难得的10天假期,再去一趟开元。我得回北京看看去,一来我有点想北京了,想那些发小和我那个野蛮的妹妹;二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写出几个章节来,我相信这个纪实性作品的可读性,能再次出版自己的作品,明年职称评定,我板上钉钉能拿下副研究员职称了。
我和曲冰洁约定电话联系后,特意跑风华街李记在省城开的那家分店,买了几斤酱牛肉,回北京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