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道,刘子清带着玄玄子进了凤霞洞。来到洞府之中,刘子清与玄玄道人相对而坐。
“洞府简陋,怠慢了道兄,还望道兄勿怪”刘子清有些惭愧的道。原来他见四周空旷旷的,连壶茶水也没有,以前刘子清自己一人,倒也没觉得有甚不妥。如今来了客人确只能干干的坐着,怎不叫他惭愧,心想以后定要注意一下这方面。
玄玄子对此倒不在意,反而有些称赞的道;“贤弟乃真修士也,我等追求大道之人岂会在乎这些,有个栖身之所已是不错,不然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也是平常”。
“道兄缪赞了,既然道兄也不在意这些,那就算了。小弟一孤修,也没与什么同道交流过,正有很多的疑问希望道兄能不吝赐教”刘子清见玄玄子如此说,知他是有道之士,不会在意这些,也不再提,转而向其问道。
“贤弟有何疑问尽管道来,为兄定会知无不言,一解贤弟之惑”玄玄子痛快的应了下来。
随即刘子清便将自己积累已久的许多修道上的疑问一一道了出来,玄玄子逐一解答,两人便聊开了,聊得越久,玄玄子心中的惊讶越甚。刘子清的问题有的很是简单,即使是初入道途的修道界菜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而有的问题却深到连玄玄子也只能摇头,然后两人一起探讨。
玄玄子心中对刘子清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刘子清仅是自修,如此年纪便有内丹境,而且对道的理解也是很深,甚至连玄玄子也只能与其相论道,共同探讨,其有些观点,更是令玄玄子耳目一新,略一参悟便有所得。特别是刘子清有意无意讲出的关于三元大道的部分,让玄玄子觉得与其玉清三宝妙气甚是相通,遂也将出不少其此方面的心得,两相印证,刘子清也是大有所获。原来玄玄子的玉清三宝妙气乃是根据原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演化而来,也是这玄玄子聪慧,仅凭一些记载知道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乃是凝天地人三才精华而成,与元始天尊的道气,玉清元始洞真妙气甚是相合,遂为其贴身法宝。
玄玄子便试着凝天地人三才精华融入己之玉清道气之中,想形成己之道气。不想还真被其成功,凝练出了玉清三宝妙气,这并不是说其将玉清之气中的原始天尊的道意全部抹去,他只是将不和其道的弃之,只保留下合其道的,这也是许多修炼前人功法的人的做法,乃是以前人之道气为雏形塑造出自己的道气,讲究的是一个求同摒异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修功法的人必须与前人之功法有相合之处,否者很难有所成就。
刘子清修炼的三元之道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天地的三之道,玄玄子的三才三宝之道也在其中,这并不是说刘子清的道就高上一筹,道不分高低,殊途同归,都是寻求超脱之道,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刘子清讲的是全面发展,是宏观;而玄玄子却专精一道,是微观。二者虽侧重不同,但亦有许多互补印证之处,是以两人一谈开来均是大有所获,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只见两人聊得是眉飞色舞,不时还手舞足蹈,拍手称快,聊到高兴之处,更是起身拍案叫绝,当真是其乐无穷,两人已然忘却了一切。
如此论道,两人已是不眠不休的论到了第二天天明之时。随着论道的不断深入,两人已经毫无保留,均默契的将自己所修之道和对道的理解观点都和盘托出,以便相互印证。二人心中都生出一了种惺惺相惜之感,都把对方视作至交,甚至道侣,倾心相交,真挚无瑕。当然此中所说道侣非是指男女之间的阴阳双修,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修道之士结为道侣,相互交流,相互扶持。古人言修道当财,地,法,侣四者兼备,其中的侣就是指这种同道之士,抑或是所修之功法互补相济,相互促进的修道之人相互结为道侣同修大道。
“贤弟大才,竟悟出此等大道,真乃奇才也,与贤弟一比,为兄不及甚多”玄玄子赞叹的道。
“兄长过谦了,兄长已是凝出道气,小弟我还早着呢,怎能与兄长相比”刘子清谦虚地道,经过一番论道,两人的感情那是呈直线飞涨,甚是亲近。有时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一旦对眼了,仅仅是一夜,甚至是一瞬间的对视,都可能使两人间感情迅速飞升,同性之间就好似多年老友一般,异性之间就似几世恋人般,一见钟情。
“据贤弟先前所讲,想要凝聚道气,还需玉清练气之术,不知可有头绪”玄玄子听得刘子清的话,关心的问道。
“没有呢,不过小弟略通演算之术,算得有机缘获得此法,也就没有太着急,一直安心修炼根基法力,只等机缘来临”刘子清洒脱的一笑,语气淡然的解释着。
“哈哈!哈哈!贤弟机缘至矣”玄玄子大笑着对着刘子清道。
“兄长此话怎讲,难道……”刘子清听得此言,先是一愣,随后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满脸笑意的玄玄子。
“贤弟想的不错”玄玄子好似知道刘子清的想法,肯定得道。随后大袖一挥,一道白光自袖口涌出,然后倒卷而回,便见刘子清面前原本空空如也的地面上多了一卷竹简,竹简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刘子清见了却无法保持平静,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色,但随即便不再看竹简,转而望向玄玄子,一脸的感激之色,也不多说,其身边深深做了一揖。
见得刘子清的前后行为,玄玄子便知没有看错人,他知道此卷竹简对刘子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但刘子清却只是看了一眼便恢复常态,转而向自己行礼,可知为人十分重情义。此种念头只是在心中一闪而过,连一个呼吸的时间都不到,玄玄子便起身扶住还要行礼的刘子清道:“贤弟无需多礼,此卷《玉清真解》内中主要是玉清练气术流传很广,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况且贤弟要得此法也不是没条件的”。“什么条件,兄长尽管道来便是”刘子清可是知道此法并不像玄玄子所说的那么不重要,毕竟是玉虚宫的修炼法门,其他地方虽有流传,但也是凤毛麟角,想要获得也是不易。是以听得有条件,刘子清也没什么不快,痛快的回应着。
“是这样的,我想请贤弟为我玉虚宫中客,毕竟传你此法,我也要向派中诸位师兄弟有个交代,不过是多了个身份而已,没有什么限制”玄玄子向刘子清解释道。
这玉虚宫刘子清明白是一种客卿的身份,的确没什么限制,而且可以休习玉清各种秘法,玉虚宫倒是有这一说,比如封神时阐教的燃灯道人就是这一身份,这对刘子清不但没什么坏处,反而给了其一个靠山,毕竟修道界也是充满了各种争斗的,这身份可以说是对刘子清的一种变相保护,可见玄玄子用心良苦。
“好没问题”想通其中关节的刘子清毫不犹豫的答应道。
“哈哈!哈哈!为兄这次可是赚大了,用一件死物,便换来贤弟此等天才人物,当真是赚大了”玄玄子大笑着调侃道,显得异常的高兴。
“兄长过誉了”刘子清也淡淡的笑着,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
“贤弟不必谦虚,从此你我就是一家人了”玄玄子语气亲切的说道。
随即两人重新坐定,刘子清拾起了地上的竹简,也不细看随手便收入了乾坤锦囊之中。忽的刘子清身子一顿,他想到了散静轩的机缘,他算过自己获得玉清之法的机缘与散静轩入道的机缘相关联。想到这里他顿时恍然,引散静轩入道之人定是玄玄子。随他便和玄玄子提了一下,希望玄玄子能收散静轩为徒。哪知玄玄子一听收徒之言,忽的脸色大变,大叫一声“不好”,便向府外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