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的大君高世成年老昏聩,他宠爱自己的小妃尔朱氏,这尔朱氏也给他争气,接连几年为他生下几个王子。这使得他的地位更见巩固了。因为这高世成虽然当了近二十年的皇帝,可是他却没有子嗣,这使得高句丽的王室渐渐的对他布满了。特别是高句丽的副王的长子高元,他是一心的向篡夺这高世成的王位。按照辈分这高元和着高世成同辈的,高句丽的王室有规定,若是正王,诶有子嗣,便可以从王室的其他成员中选出一位来继承者高句丽的王位。
高元也算是这王室中杰出的子弟了,他今年三十岁,曾经到过大隋的京师游过学。在大隋游学时,他额可是学到不少东西啊,就因为他,使得大隋的冶铁技术传到了着高句丽。高句丽的丞相支泉盖苏文及大将军乙支文德曾私底下商议等高世成百年之后,就立这高元为高句丽的王。
奈何现在这高世成有后了,这支泉盖苏文却改变了主意,可是这大将军乙支文德一直准备趁机拥立这高元为敌,那样他就可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了,本来这乙支文德和支泉盖苏文较好,只因为一件小事使得他们绝交。其实那件小事在别人眼里也没有什么,可是乙支文德觉得这支泉盖苏文不给他面子,从那以后,二人便是水火不容啊。尽管这高世成曾经为他们调解可是这二人表面上和,私底下还是相斗的。
时间过得真快,高世成的长子高成敏,此时已经十五岁了,按照高句丽王室的规定这高成敏此时可以从政了,在高世成的建议下这高成敏拜了支泉盖苏文为老师。并没有拜那大将军乙支文德为师,这使得乙支文德心里非常生气,可是他又不敢爆发出老,只好暂时隐忍。
随着大隋靠山王杨林的班师回朝,使得高句丽人认为这是一个攻打大隋的机会,于是高世成便让乙支文德带着十万军马气进攻大隋的幽州,并让那高成敏去做监军,以便他将来好掌握高句丽的军权。
乙支文德也是信誓旦旦的向高句丽的忠臣保证,说他这次一定能够拿下大隋的幽州。使得高句丽的领土扩展道大隋的边境。
结果谁知道杨林早已经猜到这高句丽肯定会趁机入侵大隋的,便让罗艺及薛世雄二人带人迎击这高句丽的军马,高句丽的军马虽然不弱于大隋,可是他们却没有大隋的军马狡猾,他们懂得利用地形,而且大隋军马中有罗艺父子及薛世雄父子这样的猛将在。一个乙支文德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啊,结果这次高句丽的十万军马尽损失在幽州,高句丽王闻到后,便让人撤了乙支文德的大将军职位,让他在家闭门思过,不仅如此,他还把乙支文德的家人所担任的官职全部消减,使得他们一家顿时败落。乙支文德心里非常生气,这还不算,那支泉盖苏文还落井下石,向高世成谗言道,这次若不是乙支文德的失误,我们高句丽的十万勇士也会在幽州丧生啊,臣等建议陛下斩杀这乙支文德,以儆效尤。
好在这高世成并没有听这支泉盖苏文的话,不仅没有听,还派人去安慰这乙支文德,就算这时,高世成对着乙支文德再好。他也不会感觉到这高世成的好,他心里已经准备拥立高元为王了。
乙支文德统帅军马数十年,在高句丽的威望非常高,只要他大手一挥,相信这高句丽的士卒还是比较拥护他的啊,可是他暂时去没有行动,他在等待机会,因为高句丽的王室的祖训,每年的二月份,高句丽的王,必须带着他的家人去那白头山祭奠先人,他准备等高世成带着人去祭天的时候,发动政变趁机拥立高元为帝。于是乙支文德表面上敷衍这高世成,私底下联系他的旧部,准备等到明年二月份,高世成去祭天的时候,发动政变拥立高元为帝。
对于乙支文德的动作,高句丽王高世成是浑然不知到的,他这段时间身体有点不舒服,国家大事全部交给这高成敏及支泉盖苏文处理。支泉盖苏文可能是感觉到什么了,他便想让自己的弟弟渊盖苏文回来统帅高句丽的军马,这渊盖苏文也不是一般人啊,若不是支泉盖苏文的压制,这渊盖苏文恐怕早就是这高句丽的大将军了。
自古以来君王害怕他的手下大臣都手握重权,以免他们到时造反,这支泉盖苏文便想到这一点,无论他弟弟立下多大的功劳,他都会让他让给别人的,以至于给随的手下大将个个都升值了,这渊盖苏文此时年过四旬还是一个校尉罢了,不过支泉盖苏文的这种做法使得渊盖苏文赢得众人你的尊敬,他们在暗地里,已经效忠渊盖苏文,渊盖苏文也不是那种甘于沉默之人啊,这次乙支文德被贬,他便想勃起,可是他知道此时不是时候,高世成虽然昏聩,可是他是不愿意他们盖苏文一家做大的啊。尽管支泉盖苏文让他回到平壤去统帅军马,但是却被他拒绝了,他明确的告诉支泉盖苏文的使者,这个时候。他不适合进京,若是他进京了,高世成是不会让他担任大将军一职的,而且他的属下大都在外面,他进平壤只是自投罗网啊,这平壤的军马可都是乙支文德的旧部啊。他最后向支泉盖苏文的使者道,你回去后告诉你家主公,就说我会带领大军驻扎在白头山,以免大王去祭天的时候,出现意外啊。
支泉盖苏文在听完自己的使者回报渊盖苏文的话后,思考一会道,看来渊盖苏文这些年却是长本事了,他考虑的却是不错啊,这高世成是不会让他担任大将军的,若是他进平壤了,就等于把我们盖苏文家给推上火坑了。自己差点害死自己一家啊。
高句丽的新年并不是和大隋一样的饿,他们是在二月二这日,过年,只不过是过年的东西及礼仪都是模仿大隋的。高世成在过年这天,突然病重,他便写下诏书立高成敏为大君。让他带着众臣去白头山祭天。
高句丽的王室中的副王及其他人不愿意,他们高句丽向来只有大君去世后,新君才能有资格去祭天啊,这次高世成大君却反常啊,他们当然不同意,一般作为高句丽副王的嫡长子高元应该是支持他自己的父王的,可是这次高元却支持高世成大君,他的理由就是,如今大君也没有几日活头了,而且这祭天迫在眉睫啊,若是不去祭天,上天肯定会怪罪我们的啊,你们难道忘了百年前的好太王了吗?他就是登基之时,没有按照祖训的时间祭天,结果引起上天的众怒,使得我们高句丽差点被汉人给消灭了啊。难道你们想着故事重演吗?如今大隋兵强马壮,说不定哪天就会派人来攻打我们呢?我们上次入侵大隋刚刚损失十万军马啊。若是这次延迟祭天,说不定好太王当年的事情会重演呢?
高元为什么这个时候,提起当年好太王的事呢?这也是他和乙支文德商议的而结果,乙支文德在得到高世成大君病重的消息后,便去见了高元,并对高元道,这次大君可能是听不过去了,大君肯定会让高成敏王子继承大君的位置,还有会让他去祭天的,可是高句丽王室有祖训啊,大君未死,新君不得去祭天啊。若是众人阻止,我们的计划就有可能泡汤啊。
高元听到这打断乙支文德的话询问道,大将军,那我们该如何做啊?本王对大君的位置期待已久了?若是因为这样失去了,岂不是可惜啊?
乙支文德笑道,王爷,也不要着急,高成敏去祭天还是有可能的啊。王爷可以以当年好太王的例子,说服王室众人啊,相信他们不会让当年的故事重演吧,还有他们也不想做高句丽的罪人吧。现在的大隋就像当年的曹魏一样啊。他们比当年的曹魏还要厉害啊。王爷只要把这个好太王当年的事情说出来。相信他们就不会反驳了。还有这件事,不不要给任何人提起啊。
于是,高元便按照乙支文德的吩咐,并没有向他自己的副王提起这件事。
对于高元说的好太王的事,他们每个高句丽王室的成员都是知道的,就是因为好太王的父亲病重,群臣确认为大君不死,新君不能去祭天,结果导致他们高句丽数百年来臣服于汉人及突厥人啊。他们现在听到高元提到此事,他们可不想成为高句丽的罪人啊。于是高成敏代替高世成大君去祭天的事,全部通过了。
支泉盖苏文听到王室众人全部同意高成敏王子代替高世成大君去祭天的事情,便赶紧让人去准备了。支泉盖苏文也知道平壤的军马大都是乙支文德的属下,他便以保护京师为由,并没有调动多少军马随着高成敏去祭天,为此高元专门去找了支泉盖苏文,他见到支泉盖苏文便道,丞相大人,难道想致新君于死地吗?若是被人得知新君只带有少量的军马去祭天,相信那些准备反叛高句丽的部落会带人去攻击新君的,到时新君的生命可就要受到威胁了啊。
支泉盖苏文听到后,笑道,王子殿下,多虑了,他们此刻并不知道新君是高成敏王子吗,再说了大君还在呢?这平壤可是我们高句丽的根本啊,若是丢失,你我可都付不起这个责任啊,况且通往白头山的路上还有我们其他的军马相送啊。他们暂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啊。
高元听到支泉盖苏文并不理他,而是一味的敷衍他,心里非常生气,况且他也不是大度之人。当场便怒道,支泉盖苏文,你想造反啊。若是新君的性命受到威胁,我看你倒是如何向大君交代啊。
支泉盖苏文并没有理他,虽然这高元是王子啊,可是他支泉盖苏文是高世成大君的心腹啊,在这高句丽,就是高成敏王子见了他也要行李啊,如今这高元一个小小的王子竟然敢发怒,要不是支泉盖苏文恐怕他提前造反,他早就让人拿下这高元了。
高元见到这支泉盖苏文不理他吗,也自知无趣,准备去向高世成大君告状,当他赶到高世成大君的卧房时,高世成大君已经昏迷不醒了,太医们正在抢救,他只好先把这口气忍了。
等他回到家中,乙支文德已经在等他了,他一见到乙支文德,便道,大将军,这支泉盖苏文不愿意从平壤调动军马去保护那高成敏去祭天,这可如何是好啊?
乙支文德听完后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让王爷动怒呢?原来是这件事啊。
高元听到乙支文德的话,奇怪的道,大将军,这难道不是大事吗?
乙支文德还是笑着道,不让去就不去了,反正我们还缺乏军马呢?现在就算不杀死这高成敏,王爷也照样可以继承大君的位置啊。我们只要控制住这平壤,其他的都好说了。某这些天来仔细算了一下,我们高句丽的军马大都聚集在这平壤,其他的地方不多,只要我们控制住这平壤的军马,其他的不足为据啊。既然他们祭天不要军马保护,我们可以传信给那些想造反的部落,让他们出兵去拦截这高成敏,最好能够杀死他,这样王爷继承王位,成为高句丽的大君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高元听到乙支文德的建议,眼睛一亮,于是,便开始写信给那些有造反趋势的部落了。
这日,高成敏新君带着五千军马直奔及支泉盖苏文等人去那白头上祭天了,留下这高元及他的父王主持朝政及照顾高世成大君。
高元等人亲自护送这高成敏新君出了平壤城,并目送他们离开平壤城,而后,便带人去处理高句丽的国事了。高元的举动,根本让人看不出来,他是准备造反的人了。这也许就是暴风雨来临的平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