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洛阳城破(二)
家国天下2015-10-25 02:474,226

  张公瑾等人阻止住了杨逸的军马的第二次进攻,这使得杨逸非常生气,准备再次派人进攻洛阳呢?却被身旁的李靖给阻止了。杨逸冷静下来后,才知道今日他差点翻了兵家大忌啊。于是便鸣金收兵。

  洛阳城头的张公瑾等人看到城外的大军彻底的退去,他们心里的额那口气总算放下了。张公瑾等杨逸的军马彻底离开后,名人开始打扫战场,今日一战,洛阳的守军伤亡不少,不过相比杨逸的军马还是少了一点,但是杨逸可是有数十万军马啊,他们洛阳满打满算只有五万军马啊。

  张公瑾命令一校尉去清理战场,而他带着受伤的殷开山准备去见李渊,谁知道他们还是被告知李渊不愿意见他们,这次张公瑾怒了,他让自己的亲卫强行打开李渊的书房,结果发现里面竟是空无一人啊。书桌上的灰尘已经满了,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来了。张公瑾此时恍然大悟了,怪不得刘文静及刘政会也不见了呢?原来他们已经离开洛阳了,以前李渊从未把兵符交给他们过,这次竟然会那么大方的交给他们,原来是要让他们为他们掩护,好让他们离开这洛阳之地啊。

  殷开山此时也比较愤怒啊,他为李家奔劳那么多年,虽不说有功劳可是苦劳也不是啊。这李渊逃跑的时候,竟没有和他打招呼,他明白了他在李渊的心中不过是一条会咬人的狗吧了。

  张公瑾看向殷开山,殷开山看向张公瑾二人并没有说一句话,可是他们都明白对方心里所想的东西。张公瑾率先走出留守府,等回到大营,张公瑾道,不知道殷兄接下来想打算怎么办啊?如今这李渊已经逃跑了。我们没有必要给他在卖命了。我看不如我们降了吧,就算我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替洛阳的百姓考虑一下啊。今日死的人已经够多了的。

  殷开山听完后,道,不错,我们没有必要再给那李渊卖命了,不如由我去见那杨逸,若是他答应放过洛阳造反的士卒,我们就投降,若是•••••••••••••••••••••••••••••••••••张公瑾笑道,放心吧,这杨逸肯定会答应的,既然殷兄愿意去,那某就不和你争了,事不宜迟,殷兄,今晚就带人去见杨逸吧,以免夜长梦多啊。

  殷开山听完后,二人又商议一些细节,他便带着亲卫去杨逸了,等殷开山走后,张公瑾也开始收拾东西了,他是在等,若是杨逸值得他辅佐,他就留下来,若是杨逸不值得他张公瑾辅佐,那他就带着家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归隐。他已经看透了着乱世,要不是他从一些给随李渊从关中过来的士卒了解道这杨逸的事,他是不会考虑暂时留下来的。虽然杨逸的大名,已经在大隋已经人尽皆知,可是使人只是知道他带着五千羽林军火烧突厥牙帐的事,还有气死突厥的可汗的事,对于其他的百姓还是一无所知啊,只有行走大兴的百姓才有机会得知并肩王杨逸的其他的事情。不过若不是有人刻意留意这些事,还是没有人知道的。

  ••••••••••••••••••••••••••••••••••••••••••••••••••••••••••••••••••••••••••••••••••••••••••••••••••••••••••••••••••••••••••••••••••••••••••••••••••••••••••••••殷开山带着亲卫来见杨逸,杨逸一听洛阳的殷开山带人求见,对于殷开山他是知道的,这殷开山能够位居后世的凌烟,它本身实力不俗啊。他的祖父殷不害为南朝陈司农卿、光禄大夫,本居陈郡,陈亡后,徙关中雍州鄠县。父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在当时很有名气。殷开山年轻时以学问和才俊知名,尤善写作和书法,在隋代已出仕任太谷长,有治理之方而名于世。后来他攻长安破魏文升有功,赐爵陈郡公。平薛举浅水原之战兵败削职,旋从平薛仁杲,以复爵位,拜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从讨王世充,进爵国公,征刘黑闼时病卒。诏赠右仆射,谥曰节。

  杨逸心想既然让自己得知这个殷开山的才能一定要招降过来,于是命人吧殷开山带到大帐。殷开山虽然受伤,但是丝毫不惧大帐内的杨逸手下的诸将,程咬金看到殷开山见到杨逸竟不下跪,大怒道,逆贼,见了王爷,为何还不下跪啊?

  殷开山笑道,我是洛阳的使节,自由权利不贵,若是王爷能够回到某几个问题,某满意了,自会下跪。

  杨逸浑然不知道洛阳的情况,还以为李渊准备投降了呢?便大笑道,既然你有问题想问本王,就问吧,本王一定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

  殷开山听完后,便开始问道,若是王爷攻破这洛阳,不知道怎样对待洛阳那些造反的士卒啊?

  杨逸笑道,本王,不是让人通知洛阳城内的百姓了吗?本王只诛守将,其他的人一概不问。至于那些被蛊惑造反的百姓,他们若是想从军,本王会收留他们的,若是他们不愿意,本王会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去的。不知道本王的问答,你可满意?

  殷开山并没有回答杨逸的询问,而是继续询问道,那王爷怎样对待李大人的家眷啊。

  杨逸听到殷开山提到李渊的家眷,便道,本王的一个侧妃就是李渊的女儿,他的家人也算是本王的家人,本王会尽量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的。这下你可满意啊殷开山又问了几个问题,结果杨逸的回答都是的他满意,他便道,某此次来时是想王爷请降的,请王爷收留我等。说完后向杨逸开始行礼了。

  杨逸还没有说话,他旁边的李靖道,洛阳不是李渊做主吗?难道他愿意投降吗?我们可是接斩杀了他的两个儿子啊。他怎么可能会投降呢?而且看他前段时间的表现,他是想杀死我等啊。

  李靖不提李渊还好,一提李渊,这殷开山就是一肚子火,他便道,没想到那李渊竟是如此的卑鄙啊。一坑不胜的便带着他自己的心腹离开这洛阳了,只留下我和张公瑾将军留守这洛阳,要不是今日张公瑾将军带人去敲开了李渊的书房,我们还以为这李渊还在洛阳呢?没想到他早已经离开这洛阳了。我们替他卖命这么多年,连一条狗也不如啊。

  杨逸一听李渊跑了,看来这殷开山他们准备投降了。杨逸道,李渊这厮真是奸诈啊,他不值得你们卖命啊。本王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兑现的。

  随后杨逸准备为殷开山准备休息的地方,却被殷开山拒绝了,他想尽量快吧这个消息告诉洛阳的张公瑾,让他也能睡个安稳的觉啊。

  杨逸也没有多家挽留这殷开山,而是亲自把他送出大营,等殷开山走后,张须陀笑道,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睡懒觉了。明日就可以拿下这洛阳了,没想到这洛阳竟是那么容易的给拿下了。

  李靖听后询问杨逸道,王爷,难道不怕这是李渊的诡计吗?若是他们趁我们今晚不注意,趁机突袭我们,我们肯定会损失惨重的啊?

  杨逸笑道,放心吧,本王相信他们,你若是不放心,今晚的大营守护就交给你了。我们可是要好好的去休息了。

  杨逸说完便带人走了,程咬金等人也随着杨逸走了,只留下李靖一人在这里了,李靖无奈只好带人去安排一下大营的守护,以免真如他说的,李渊会派人突袭他们。

  一直到第二日也未见到洛阳的军马来突袭他们,杨逸醒来后见到李靖道,怎么样?本王说了他们是不会带人突袭我们的吧,你不信吧,不过你有这份心思却是为将着应该应有的。理应受到表扬,等我们拿下洛阳后,本王会重赏你的。

  李靖赶紧向杨逸道谢,这时,张须陀等人走了过来,杨逸训斥道,你们以后一定要向药师学习,否则怎么可能辅以重任呢?

  张须陀等人听完杨逸的话,默不作声,杨逸继续道,好了,你们赶紧下去准备吧,我们这就去接受他们的投降。

  杨逸的话说完后,张须陀等人便下去准备了,当他们带人赶到洛阳城下的时候,殷开山带着张公瑾已经在城下等着他们了。原来殷开山昨晚回去后,把杨逸的保证向着张公瑾一说,张公瑾决定暂时留下来看看这杨逸的表现了,若是杨逸的表现好了,他会考虑留下来辅佐这杨逸的。他经过这些天的思考,发现他们等人造反,白白的便宜了着靠山王父子,再加上他们在大隋的威望,日后大隋就是他们的天下了,而且据闻这靠山王父子爱民如子,自己不如投靠这杨逸,日后为百姓谋福利。

  殷开山看到杨逸带着军马过来了,赶紧带人上前去迎接,杨逸注意道了殷开山旁边还有一位男子,便道,公,莫非就是张公瑾张弘慎?

  对于张公瑾,杨逸并不陌生,虽然历史对张公瑾记载的很少,可是他却记得那上面这样写道: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瑾归国,后为尉迟敬德等人荐于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龟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龟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举事不疑,用得着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细想想。”李世民深然其言。其年六月四日,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门之外,成为李世民日后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瑾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突厥,擒颉利,屡有战功,封邹国公。贞观六年四月辛卯(初八)日,在襄州都督任上,张公瑾病死,时年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礼及当时风俗,辰日不能哭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改封郯国公。”

  张公瑾赶紧回答道,罪臣,张公瑾拜见并肩王。

  杨逸下马扶起张公瑾及殷开山道,本王,对于你们本王闻名已久矣,只是无缘见到啊,你们能够弃暗投明,本王甚是高兴啊,日后大隋又多了两元大将啊。走,随本王一起进城,杨逸便拉着这殷开山及张公瑾进了洛阳城,杨逸的亲卫害怕杨逸有失,寸步不离这杨逸的身旁,张公瑾突然问道,王爷,难道不怕我们二人趁机刺杀王爷吗?

  杨逸大笑道,本王,要是害怕。,就不会尽这洛阳城了,既然敢来,就不害怕,再说了,若是你们不考虑这洛阳数万士卒的性命,你们也不会去找本王商议条件的。本王既然答应你们的条件,就不会反悔了,你们去集合士卒吧,本王有话给他们说。

  张公瑾下去集合洛阳的士卒了,殷开山领着这杨逸去了洛阳的留守府,毕竟这留守府是洛阳最豪华的府邸,杨逸的身份尊贵,理应住这样的房子。虽然李渊把他的儿子及女儿。侍妾离开了,可是府中的丫鬟还在,杨逸并没有让人伺侯他,而是在留守府溜了一圈,便直接去了洛阳城中的大营了。他准备去训话,他清楚若是不给洛阳的士卒吃一颗定心丸,他们有可能会发生哗变的。

  殷开山还以为杨逸不满意这留守府地呢,便道,回禀王爷,这可是洛阳最好的府邸啊,洛阳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府邸了。

  杨逸打断殷开山的话,道,本王,可没有说不满意啊,本王是想去给洛阳的士卒吃一个定心丸,否则他们有可能会发生哗变的啊。殷将军,多心了。

  殷开山听完后,赶紧向杨逸道歉,杨逸并没有怪罪他,而是让他带着自己去洛阳的校场。殷开山听完会,便在前面带着杨逸去了洛阳城内的校场。

继续阅读:第126章 洛阳城破(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兴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