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义成公主
家国天下2015-10-25 02:474,189

  这日,兵部尚书观德王的府邸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子,那人自称是杨雄的亲戚,起初家仆还以为是杨雄在外面的小妾呢?赶紧让那人进了屋,毕竟这杨雄刚刚丧妻不久,若是眼前的这位貌美的女子被扶正,她可就是王府中的王妃了,自己这个时候若是不能侍候好她,到时肯定会找自己的算账的,那时自己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杨雄接到家仆的传信后,赶紧来到大厅,他只看到大厅有一个大概年纪三十的女子,好像自己没有见过,谁知道那女子见到杨雄跪倒道:“隋。宗室女子义成拜见观德王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杨雄在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是谁?他这些年的粮食就白吃了,当年文帝和突厥的默哆和亲,自己可是和亲大使啊,自己在这之前做了一次,那次也是迁往突厥和亲,谁知道那安义公主竟是短命之人,和亲不到三年便死了,文帝当时为了积聚力量评定南陈,只好又从宗室中选出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女子封为义成公主,迁往突厥和亲。自己又当了一次和亲大使啊,不过自己这次和亲非常奇怪,这义成公主并不像那安义公主哭闹,这也使得他们一路上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便感到了。

  “你不是在突厥吗?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杨雄询问道。

  义成公主听完这句话,心里非常伤痛,她虽然被封为公主,可是却没有享受道一点公主的权利啊。到时自己的家人因为自己的缘故,成了大富大贵之家啊。

  “突厥被并肩王用计给一分为三之后,我便趁机带人逃了出来,转战半年才逃到京城,这次来是向王爷求救的。”

  义成公主非常清楚,她之所以没有回家,她知道若是自己回家,要是被陛下得知了,肯定会让人吧她再次送往突厥的。毕竟现在大隋和突厥是盟友啊。因此,她便带人转战京师了,来找观德王杨雄求救。

  杨雄经历大隋三朝,对义成公主想的那些事情还是了如指掌的,他知道现在大隋富强了,陛下不一定会派人把义成公主送往突厥,可是这也不排除啊。高宗皇帝新立,眼下大隋大乱,听闻突厥已经走向统一了,若是突厥单方面撕毁盟约,出兵大隋,高宗皇帝肯定会让人把这义成公主送回去。当下便道:“这件事,本王做不了主,这需要圣上点头,等会我带你去觐见陛下吧,相信他老人家也不希望我们宗室女子流落他乡吧。”

  听到杨雄的话,义成公主思考了一会道:“仅凭王爷吩咐。”

  “不要担心,相信公主以前也知道陛下的,陛下宅心仁厚,肯定是不会让宗室女子在此和亲的,况且我们大隋如今虽然各地有造反的,那那不过是跳梁小丑吧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平乱的,到时等我们大隋的国力恢复了,陛下肯定会亲自对突厥用兵的,文帝及世宗皇帝最大的梦想就是牧马贺兰山。他们虽然没有完成,陛下作为他们的继承人,曾豪情壮志道‘有朝一日牧马贺兰山’”

  听到杨雄的解释,义成公主便放心了,当初要是她不按照那默哆的意思去贺兰山替他祈福,兴许三年前,她就会随并肩王杨逸一起转道会大隋的,可惜那次机会失去之后,使得她失去了对外界的联系,要不是突厥突然一分为三,她还不能逃离虎口呢?

  •••••••••••••••••••••••••••••••••••••••••••••••••••••••••••••••••••••••••••••••••••••••••••••••••••••••••••••••••••••••••••••••••••••••••••••••••••••••••••••••••••••••“你说什么?义成公主回来了?”高宗杨林听到杨雄的汇报。

  “是的,陛下,臣也是今日才得知的,那义成公主从突厥逃回来了。”杨雄小心翼翼的道。

  “回来就好,朕以前可是在突厥发生动乱的时候,派人去突厥寻找过她,可是每次都是杳无音信,朕还以为她在逸儿带人突袭突厥牙帐的时候,被杀了呢?没想到竟然回来了,回来了就好。文帝曾有言,他对不起的就是‘安义公主’、‘义成公主’二位宗室女子啊,虽然这样显的他有点懦弱,其实朕知道不是那样的,他是不想我们宗室女子嫁给蛮夷啊。当时和突厥和亲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对了观德王。那义成公主现在在那里啊?”

  “启禀陛下,那义成公主现在臣的附上,若是陛下想要召见她,臣这就派人去吧带来。”

  “不必了,既然回来了,就不要让人得知了,否则这有有人趁机上书,饭都烦死了,对了观德王,朕问你。并肩王何时才能回来啊?朕可是发出数道命令,他就是不回啊?”

  “陛下,如今并肩王正在前线督战呢?陛下若是召回他,必会使得军心动摇啊,再说了。京师现在也没有大事,还是等平定了江南的叛乱在召回并肩王吧。”

  “朕,就知道你会那样说,朕召他回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立储君的事情,朕只有一个儿子,这皇位迟早是他,朕是想朕现在还年轻。想带皇后出去体验一下生活啊。”

  对于杨林的话,杨雄那个震惊啊,晋王几个兄弟对着位置可是蓄谋已久,结果他们没有得到先帝驾崩,就开始起兵造反了,现在你老坐上了这个位置,才几天就厌了。果然不出并肩王所料啊。可惜的是这并肩王•••••••••••••••••••••••••••••••••••••••••••••••••••••••••••••••••••••••••这个时候,内侍来报,观惠王杨达从江南回来了,杨林及杨雄那个激动啊,他们都以为这杨达在扬州之地被人给杀了呢?哪晓得现在竟然回来了。杨林赶紧让人杨达给招进后花园。

  “臣、杨达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观惠王,免礼,朕及众臣自从得知晋王造反之后,还以为见不到你了?没想到你还活着啊。,朕看到你非常欣慰。”

  “多谢陛下的挂心,臣之所以折算时间没有和朝廷联系,是那叛贼晋王切断了一切回京的道路,臣不敢露面,以至于这么久才回到京城,不过臣这次回来,给陛下带来了一份东西。相信陛下会喜欢的,不过这东西是并肩王让臣给献给陛下的。”

  “什么东西?赶紧呈上来给朕看一下,什么东西,他自己不能送来啊?来人去给观惠王一起取来,让朕看看。”

  “回禀陛下。这东西不大,在臣身上带着呢?请陛下先恕臣冒渎治罪?”

  “到底是什么?朕恕你无罪,这下可以拿出来了吧?”杨林有点生气的道。

  杨雄也非常好奇,这杨达进来可是没有拿什么东西啊?还有什么东西还要皇帝恕他冒渎之罪呢?杨达看到杨雄的疑问的眼神。便从身上拿出一块用黄色的袋子装着的东西拿给杨雄,让他转交给杨林。

  “打开看看吧,观德王,朕恕你无罪。一个小东西高的那么神密啊。”

  在听到杨林的保证后,杨雄从布袋里面把那个东西拿了出来。起初他到没有觉得什么?不就是一个印玺吗?值得那么大惊小怪的吗?可是当他把印玺反过来看时,震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见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古体字。这可是传国玉玺啊?

  杨达看到杨雄的表情,并没有觉得什么?他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也是这样的。可是杨林看了就很奇怪了,他上前拿过印玺看了一眼道:“不就是一个印玺吗?有什么号大惊小怪的啊?你们好歹也是大隋的三朝元老啊?这点•••••••••••••••••••••••••••••••••••••”

  杨林本来读书就少,他一生之所以能够打胜仗都是靠着士卒用命及那他的经验。所以他怎么会认得玉玺上面的字呢?不过等他看了一会道:“奇怪了,这怎么和传国玉玺上的字迹一样啊?观惠王,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啊?现在的人越来越大胆了,连玉玺也敢仿制啊?”他虽然不知道玉玺上的字,可是他能够感觉到这些字迹和他用的传国玉玺伤的很像,故有值么一说。

  “陛下,这东西是真是假,找人验证一番不就知道了吗?”杨林身旁的内侍张德峰道。

  由于杨林登基以来,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内侍头子,便让这张德峰继续担任,这张德峰知道杨林的脾气,才敢说了这么一句。

  “不错,朕也是这呢想的,现在朕是问着东西从那立出来的?”

  “老奴该死,老奴,不该插嘴,不该插手朝政。请陛下责罚。”张德峰赶紧跪下道。

  “好了,你也是无心之过,朕难道不清楚吗?你起来吧,还是听听观惠王的答案吧。”张德峰听玩杨林的话,赶紧向杨林谢恩,而后便站了起来,“回禀,陛下,这东西是并肩王无意间得到了。据臣及并肩王推测,这东西已经被弃数百年了,捡到这个东西的人是一个时代居住在洛阳的老农,他为了感谢并肩王驱逐出李渊那个叛贼,使得他们重回家园,献给并肩王的。此事事干重大,并肩王才让臣带着这东西连夜往京师敢来。”杨达听到杨林的询问,解释道。

  经过杨达这样一说,杨林知道此事事干重大,若是这玉玺真是的传国玉玺打得话,那高祖皇帝一向自吹他用的玉玺是朕的,这岂不是有点•••••••••••••••••••••••••••••••••••••••••••••••••••••••••••••••••便当下道:“这件事,你们暂时不要向外说,等到找人鉴证后,才说。记住了,若是则件事传出去之后,朕绝对不会轻饶。对了观惠王这件事吗,出了你及并肩王知道意外,还有谁知道啊?““没有了,现在加上陛下及观德王兄、张内饰,也就是我们五人知道吧了。”杨达出言道。

  “那就好,若是这东西是真的,朕,会重赏你的。朕,本来想留你在宫中吃饭的,奈何你刚从洛阳回来,还没有回家吧,朕就不打扰你和家人团聚了。”

  “臣,多谢,陛下,臣这就告辞。”说完向杨林行了一礼。

  “张内侍,你代朕把观惠王送出皇宫。”杨林吩咐道。

  “是。陛下。”张德峰道。“王爷,请。”说完向杨达做个个请的姿势。

  杨雄看到杨达告辞了,便也想告辞,谁知道杨林道:“观德王,你还有事要做呢?首先那义成公主不能留在你观德王府,以免有人说闲话,我看你让人把她送到靠山王府吧,记住,不要暴漏她的身份,最近突厥好像有点不安分啊。朕害怕那处罗趁机入侵我们大隋边境啊,若是再让他得知义成公主在大隋,肯定会遣使来索要的。毕竟这义成公主按照他们突厥的风俗,算是他的阏氏吧。还有就是这件小东西,你拿去找人验证一番,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记住要能找可靠的人,就算是真的,也不能传出去知道吗?”

  “微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办妥这两件事的,陛下,要是没有什么事了?臣就告辞了。”

  杨林把玉玺交给杨雄后,道:“去吧,朕,就不耽误你们两兄弟团聚了。”

  杨雄便携带者玉玺向杨林告辞了。

  杨林等到杨雄走后,便去了祖庙,他准备去向杨坚诉说这件事情,虽然杨坚听不到,他只是想找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聊聊天而已。

继续阅读:第152章 祥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兴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