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自从得知自己的兄弟纷纷起兵造反的时候,心里非常大怒,本来一个老表李渊造反就使得他非常伤心,而且此时并肩王杨逸下落不明,现在杨勇都后悔派人去巡查江南了,要不是杨达有替身,杨达也可能身死江南啊。再加上杨勇这些年荒*无度已经掏空了身子,突然一病不起了,太医院的太医束手无策,就是孙思邈去了,也是摇头,说只能为他续几个月的命啊。
靠山王杨林闻到后,并没有让人告诉杨勇,害怕他一怒,会有许多人倒霉啊。由于也只是以为自己是小病,也没有在意,可是时间一长,杨勇觉得不对了,自己这个小病怎么还不好啊。奈何太医接到靠山王杨林的命令隐瞒杨勇的病情,并不说实话,无论杨勇怎样询问,他们就是不说,最后杨勇要诛他们九族的时候,他们终于说实话了。
杨勇在得知自己没有几天活头的时候,便想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了。可能是因为大病,杨勇此时并不相信任何人了。他总感觉到任何人都对他有敌意,每个人都想他早点死,以至于宫中的宫女及太监都害怕伺候这杨勇了。
靠山王杨林无奈只好把自己的住所搬到皇宫城外的六部尚书办公的地方,这样方便照顾宫中的杨勇及东宫的皇长孙杨侑。
可是就在杨勇重病的期间,皇长孙杨侑的了一种怪病,使得众人束手无策啊。杨林此时真的慌了,现在大隋所有的事虽然有六部尚书在做,可是事事都要向他汇报啊。杨勇已经让杨林监国了,幸好,杨逸在失踪之前给杨林留下了几个有用的人才。要不然非得把杨林累倒不可。
杨勇闻到皇长孙杨侑重病的消息心里在滴血,他这一脉可这剩下这杨侑了,如今这杨侑又病重,这使得杨勇觉得死去之后无法去见自己的父皇啊,这日,杨勇命人把国舅元严及柳述给交到自己的卧房,他此时已经不清楚柳述已经在徐州遇刺身亡了。还不知道的是柳述是被他贬为徐州大都督的,若是柳述不去徐州此时估计已经是大隋的一部尚书了。
侍候杨勇的太监赶紧向杨勇回报柳述已经去世的消息,杨勇听后大哭道:“都是朕害死了柳述驸马啊?若不是朕派他去徐州,也不会至于此啊?朕如今快要入土之人了,竟然••••••••••••••••••••••••••••••••••”
杨勇身旁的太监赶紧劝杨勇,奈何这杨勇根本不理,这时,国舅元严从外面走了进来,听到杨勇在那痛苦,便赶紧劝道:“陛下,何事如此伤心啊?”
杨勇听到是国舅元严的声音,停止哭声,而后道:“来人,给国舅赐坐。”
元严赶紧谢恩,杨勇摆摆手道:“不用了,朕已经没有多少活头了,今日找国舅来,是商议这皇位的继承人的问题。本来朕还以为朕能够等到皇长孙登基的那一天呢?可是朕看不到了,还有就是如今皇长孙病重,也许早一步离朕而去啊。若是皇长孙离世,朕,真是•••••••••”
话还未说完,已经泣不成声了。
元严也能够体会杨勇的伤心,他父亲元放在世时,就曾说过,陛下虽然得到了天下,可是也失去很多啊,他还不如秦王那个一样当一个闲散的王爷呢?天伦之乐,似乎就和这陛下没有关联啊,陛下子嗣虽多大都夭折了啊,这太子也是名不太好啊。果然如元放所言,太子杨昊不久就病逝了。现在皇长孙杨侑又重病。怎么使得重病的杨勇不心急呢?
元严赶紧劝道:“陛下,放心,皇长孙只不过是小病,有先皇保佑,相信皇长孙会挺过此关的啊。”
杨勇并不信皇长孙杨侑能够挺过去啊,便询问道:“若是皇长孙及朕皆殁,你认为谁可继承大隋的衣钵啊?”
元严思考一会道:“若是晋王不造反,他是合适的人选啊,可是如今他造反了,众臣是不会让他入住大兴的。像汉王、蜀王也起兵造反了,他们也不适合啊。陛下的兄弟中也只有秦王了,可是秦王已经不问世事多年啊。,他也没有子嗣。就算真的让这秦王继承大隋的皇位,他也是迟早会把大隋给丢掉的。”
杨勇打断元严的话,道:“那按照你这样说,大隋难道后继无人吗?你是想让朕死去无言见先皇吗?”
元严赶紧道:“陛下,息怒,眼下还有一人更合适啊?”
杨勇好奇的道:“国舅,说的这个人是谁啊?”
元严赶紧跪下道:“臣说的是靠山王,靠山王是先帝的其弟弟,而且对大隋忠心耿耿,是大隋皇位继承者的不二人选啊。”
杨勇一听到元严说道靠山王,便道:“靠山王叔可是朕的王叔啊,他怎样能够继承朕的皇位啊,这岂不是让人笑话死啊”
元严听到杨勇不同意靠山王杨林继承大隋的皇位。便道:“陛下,难道忘了并肩王吗?他可是陛下的弟弟,继承陛下的皇位,与情与礼都合适啊?”
杨勇一听元严提到并肩王杨逸,他笑了,这杨逸确实是大隋的最好的继承者,他杨勇不得不承认这杨逸在某些方面可是超过他的,而且当年先帝还曾开玩笑道:“若是,朕没有子嗣,就会立这杨逸为太子的。”现在没有想到先皇的话,竟然梦想成真了,先皇没有绝后,他杨勇绝后了,自己的弟弟们又纷纷造反,现在也只有立这杨逸为合法的继承人了。
元严看到杨勇没有说话,而是在那里傻笑,他不知道怎样去劝说杨勇了,顿时杨勇的卧房一片安静。那些宫女及太监看到杨勇及元严不说话,他们更是不敢出声了。
这时,突然有内侍来报,陛下,大事不好了。
杨勇怒道:“何事使得你这样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啊,待会自己去尚山监去令十滚的责罚。”
那人赶紧道,:“多谢陛下,奴才知错了。。”
杨勇道:“说说,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杨勇此时好像什么都不关心一样了,只听那内侍道,启禀陛下,皇长孙刚刚薨了。
杨勇听完那内侍的话,突然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对元严道,赶紧去给朕拟旨,立那并肩王杨逸为新帝,快快。
元严不敢不写,一会便写好了,杨勇亲自过目一遍,而后亲自盖上玉玺,等盖完玉玺后,杨勇道:“这也许是朕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吧。朕也好去见父皇及母后了。”
元严赶紧劝道:“陛下,洪福齐天,一定能够挺过此关的,况且陛下今年不过天明之年啊。先皇可是活了六十又五啊。陛下肯定比先皇长寿啊。”
杨勇好像已经听不到元严再说了什么了?只是在静静的喘息着,元严不忍心打扰杨勇休息,便准备向杨勇告辞,可是他说了半天的话,杨勇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杨勇身旁的内饰上前试了杨勇的鼻息,大哭着道:“陛下,驾崩了。”
靠山王杨林很快便从东宫赶到了杨勇的行宫,赶紧命令给杨勇传寿衣,而后命令百官来拜祭杨勇。
这时,国舅元严拉住靠山王杨林道:“靠山王爷,陛下,有意旨让并肩王回来继承皇位,不知道并肩王现在何方啊?”
一听到国舅元严询问杨逸的下落,杨林可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他已经让人写信给杨逸了,但是始终不见回信啊。
“可能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吧。大概几日后便能够来到京师了吧,国舅勿急,我在命人去催催。”
“靠山王爷,这事可不能够再拖了,大隋不可一日无主啊,如今陛下驾崩,皇长孙薨了。若是并肩王再不回来,大隋可真的乱了啊。”
“国舅放心吧,有本王在这押着,谅他们也不敢翻天啊。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能处理陛下驾崩的事情,汉王、蜀王的军马皆被本王派人给阻在关中之外了,晋王还在扬州,暂时京师的百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元严见到靠山王杨林这样说,也就放心了,只要晋王他们进不了关中只好,现在朝中有靠山王坐镇,谅那些百官也不敢造反的。
••••••••••••••••••••••••••••••••••••••••••••••••••••••••••••••••••••••••••••••••••••••••••••••••••••••••••••••••••••••••••••••••••••••••••••••••••••••••••••杨勇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大兴城,大兴城的百官赶紧纷纷从东宫赶往太极宫去拜祭杨勇,起初他们闻到皇长孙薨,便一起去拜祭皇长孙,谁知道这皇长孙刚刚病逝,大隋的第二代皇帝杨勇驾崩了,现在大隋真是多事之秋啊。
最为震惊的则是六部尚书,他们可是大隋柱石啊,如今先是皇长孙薨,使得他们手忙脚乱的。当他们听到皇长孙薨的时候,便聚集道一起商议大隋的皇储的问题。兵部尚书观德王首先道:“如今陛下子嗣全部已殁,本应该从其他亲王选出以为合法的继承人的,奈何他们早就等不及了,纷纷起兵造反,还打着”清君侧、诛逆臣“的口号啊,没想到他们口中的“逆臣“竟是靠山王父子啊。靠山王父子可是大隋的柱石啊,相比在做都是清楚的。如今他们已经是反贼了,自然不能够继承大隋的天下啊,那排除他们三人及后代,京师生下的人就不多了,按照‘父死子立,兄终弟继’的说法,先皇的儿子当中只有秦王了,奈何这秦王迷信佛教,不知道到哪里去云游去了,现在只能够从靠山王这一脉选继承人了,先皇有兄弟五人,除了靠山王叔意外,其他三人早没。他们的后代大都是碌碌无为之人,怎可继承大隋的天下呢?所以本王建议立靠山王叔继承大隋的天下,不知道诸位以为何啊?”
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尚书杨约、礼部尚书裴矩、工部尚书宇文士及、兵部尚书杨雄、民部尚书苏威、刑部尚书房彦直(房玄龄的父亲,因为有才能,再加上靠山王杨林及并肩王杨逸的举荐,被杨勇破格提拔为刑部尚书。由于此人担任刑部尚书,此人刚正不阿,使得杨勇废除不少酷刑)。这六部尚书中有五人和杨逸有关系,杨逸在暗中写信告诉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吧靠山王杨林推上王位。五人非常奇怪杨逸的做法,要不是徐世绩给他们解惑,他么还蒙在鼓中呢?原来这杨逸不喜欢被束缚的生活啊。
杨雄的话说完,民部尚苏威、礼部尚书裴矩、刑部尚书房彦直、工部尚书宇文士及四人没有什么意见,全部支持杨雄的想法,唯独这吏部尚书杨约不同意,杨约其实是有私心的,他已经派人去通知晋王了,希望晋王能够带兵出现在大兴城下,那样晋王就有可能会被他们立为大隋的继承人,可是如今晋王迟迟不来,杨约给自己的理由就是晋王的军马还在路上,要不了多久就会来到大兴了,他要给晋王争取一段时间。
杨约还没有说出他的理由呢?就有内侍来报,陛下杨勇驾崩了,靠山王宣百官去拜祭陛下。
六人听后再次震惊啊,他们一直在这讨论皇长孙薨后,谁可继承大隋的事,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大隋的第二代君主,就这样驾崩了。六部尚书里面,最为震惊的是杨约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杨勇会在这个时候驾崩了。晋王若是不能够赶到大兴,其他几部尚书真的可能会把靠山王推上王位的。这可是他不想看到的啊。
吏部尚书作为百官之首,当然要做表率了,便当下道:“各位,走吧,我们去送陛下最后一程吧,”
众人听完杨约的话,便随着杨约一起给随那内侍去太极宫去拜祭杨勇了。
‘